新中国60年科学技术进化历程
导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60年筚路蓝缕,上下求索。从两弹一星到太空行走,从首条国产地铁到动车组飞驰……60年弹指一挥,中国盛世变迁,从粗放到精尖,一次次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限蔓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推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使过去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变为现实。
腾讯科技讯 1949新中国成立,政府把科学技术事业纳入到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科学研究、科技教育和经济产业在发展中有计划的配合,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初步形成一个大体配套的近代工业技术体系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又及时地向“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1956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向现代科学技术大进军”的号召,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宣布繁荣文学艺术和发展科学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个规划所确定的57项重点研究任务、616个中心课题和12个重点项目,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起来的新科学技术涵盖其中。
尽管有1957年“反右运动”的挫折,这个规划还是提前5年于1963年完成。1962年研究机构已增加到1296个,专门从事研究的科技人员达20万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800人。原子核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空气动力学、控制论、自动学、技算数学、基本有机合成、稀有元素化学、地球化学、沉积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新学科在科学院系统被重点发展,国防科技部门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研究和工交系统技术开发得以初步发展。
建国初期国防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由于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国防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形势严峻,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7舰队游弋台湾峡,美国协防条约国从海上形成对中国的包围态势,接着又加中印边界上的武装冲突和中苏边界上兵戎相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不以巨大的开支用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即使在三年经济困难和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都没有放松国防科学技术的研究,终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制造出原子弹、火箭和导弹。
通过这些科学尖端武器的研制,国防科技系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掌握了一批尖端技术,但是民用工业的设备和技术直到1970年代末还基本停留在苏联援建项目及其更新的水平上。
中国科学家自主创业
19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科学家在基本被封锁的条件下取得过一批重要的成果。例如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在“陆相生油”的理论指导下发现并开发了大庆油田,首创优选法并大规模地推广这种计算方法的工业应用,特别是成功地实现了原子弹爆炸、导弹发射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中国科学家以及工程师在整个科研过程中,经受了思想改造的困惑、反右扩大化的伤害、三年自然灾害的困苦、苏联反目的艰难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但他们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实现了国家和人民的宏愿。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科学事业创业者们不可磨灭的奠基性贡献。
科学技术转向以经济建设为发展主要目标
在中国发生的那场史无前例“文化大革命”,不仅由于十年停顿而使中国科学落后至少20年,而且丧失了一代青年科学家。
文化大革命后,由于国际环境趋于和平,国家工作重点也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自然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中美复交和中苏和解使得国际孤立的境状基本改变,“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使得国内政治稳定下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决定把国家的战略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适应新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适时地被提出来。
中国科学技术事业重新恢复生机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重新恢复生机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确立又为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国际间的合作和竟争也随着开放的扩大而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1984年开始中国科技界进入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探索时期,利用社会的需求引入竞争和流动的机制,以多种形式为社会和经济服务,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以加快中国科技自身发展的步伐,追赶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潮流。
中国科学家力争能独立地研究和解决一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农业、能源、自然资源、环境、自然灾害和人口与医疗保健中提出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在跟踪、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同时,通过基础性研究对其中一些单元技术做出重大突破,填补一些重要前沿领域和边缘学科空白或加强其薄弱部分,并发展若干重要的边缘交叉科学科;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的某些优势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面向新的世纪,当代中国科学家正在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造就一个中国科学事业的创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为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应当对自己科学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中国目前还少有开拓新领域和与国际同行并驾齐驱的研究工作。
863计划
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
实践证明,谁掌握了高技术,抢占到科技的“制高点”和前沿阵地,谁就可以在经济上更加繁荣,政治上更加独立,战略上更加主动。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惜花费巨额投资,组织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随后出现的欧洲的“尤里卡”计划,当时的经互会成员国的“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和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都是着眼于21世纪的战略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对世界高技术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震动。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迫切需要高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应当适应世界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适当集中力量,在有限的高技术领域部署工作,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工业、企业技术升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计划,根据国情出发,863计划确定了相当有限的领域和目标,而且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部署;在高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虚心学习国际上的一切有效的经验和先进技术,积极倡导国际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交流和合作。
863计划的组织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增强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实力,而且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乃至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未来将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这些科技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0世纪是世界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人类科学理性走向成熟的世纪。近百年来的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转变:从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启蒙到中央研究院的建立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心态转变,从中央研究院建立到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实现了从自由研究到规划科学的模式转变,十二年科学规划以来的实践和探索导致从国防到经济的动力转变。今天的中国的科技界已形成一种共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的科技体制必须尽快进行新的整合,加速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步伐。(邹波/整理)
参考文献:
董光璧著《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大家好,听说了吗?苹果手机遇到了麻烦,让我为您详细解读一下这则新闻。据法新社15日报道,苹果公司宣布将为法国的IPHONE12手机发布软件更新,...
-
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赢得未来■国防科技大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
让每个个体释放改变人生的最大力量。...
-
新浪新闻app汽车频道作为用户与车企之间的黄金枢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全流程资讯服务。...
-
#时事热点头条说#国际有时事,乌战为首热。国内有热点,国人应关注。疫情管控结束以来,国内经济面临走低,投资,外贸,消费难以提振,企业裁员倒闭情况...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工程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