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关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理论素质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理论素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6-04 16:22:48 作者:
摘要:[摘 要]:辅导员的理论素质,包括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理论素质,是辅导员素质的基础和灵魂。

[摘 要]:辅导员的理论素质,包括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理论素质,是辅导员素质的基础和灵魂。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其工作对象的需要,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需要。辅导员应将加强理论学习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提高理论素质的根本方法;高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积极鼓励辅导员结合实践开展理论研究作为提高辅导员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理论素质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①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顺利实现。一般来说,辅导员的素质,包括理论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等若干方面,其中,理论素质是基础和灵魂。只有着眼于理论素质的提高,才能使辅导员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一 、 辅导员的理论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理论素质两方面:

1、政治理论素质;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精神实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灵活地融会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辅导员政治理论素质的基本体现。更重要的是,辅导员应有不断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只有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才会自觉学习和钻研其科学内涵,才能把他自己的理解准确的传达给周围的人,并影响他们。

2、业务理论素质;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由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也不例外。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成为其下独立的二级学科,与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名称上取得了一致,这标志着经过20多年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初具规模、基本成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是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与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对这些学科理论,辅导员不需要掌握得非常专深,但是必须完整地了解其理论体系。再次,高校学生的专业是千差万别的,想完全掌握自己的学生所学专业的理论是不可能的,也不必要,但是,对他们所学专业理论的大致了解,有助于与学生的交流和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二、高校辅导员必须提高理论素质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1、辅导员必须提高理论素质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世界观的层面上看,理论作为解释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解释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掌握一种理论就是掌握它的思维方式;从价值观的层面上看,理论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意义世界,是规范人们立身行事的价值尺度,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一种理论也就认同了一种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从人生观的层面上看,理论作为一种人生指南,为生命提供支撑,为生活提供依据,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一种理论就接受了一种生活态度与方式。” ②

总之,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理论素质,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有始终不渝的信念,才能完成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重要任务。

2、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是由其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都会对大学生大量渗透和影响。今天的大学生思想的活跃程度、自主性,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占有量都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了。辅导员如果仍然试图仅仅凭借教师的权威和制度的约束来左右学生的思想,一定会在现实面前碰壁。那么靠什么?只能靠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③要掌握21世纪的大学生,辅导员必须首先掌握彻底的理论。

3、辅导员必须提高理论素质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职业的专业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趋势和时代特征,这种趋势必然也会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创造性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科学化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迫切需要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

三、当前,提高高校辅导员理论素质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从辅导员自身来说,

1、应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提高理论素质的根本前提。把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作为自己人生的不懈追求,真正做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学习理论,这是辅导员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根本前提。

2、应坚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提高理论素质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辅导员应坚持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升华认识、深化认识、发展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实现理论素质与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从高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

1、必须把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作为提高辅导员理论素质的基本方法。近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具有相关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等)背景的并不多,因此,一方面应依托学科建设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要通过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出国深造等方式进行理论培训,同时,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外出考察、 挂职锻炼等方式开展实践能力训练。

2、必须把积极鼓励辅导员结合实践开展理论研究作为提高辅导员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学习理论是研究理论的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是更高层次的学习。高校辅导员承担着繁杂的日常工作任务,如果不从制度上规定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不从政策上鼓励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的积极性,辅导员更可能走经验型而不是专家型的发展道路。通过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成熟程度,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注释]:

①光明日报,2006年4月29日,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建设高水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②大众日报电子版,田建国,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