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农村60-70岁的农村老人,无力种地后,该如何生活?

农村60-70岁的农村老人,无力种地后,该如何生活?

时间:2024-06-05 22:04:37 作者:
摘要:现状:农村仍有不少老龄人在种地如今,回到农村,田间劳作的农村老人五六十岁的,在地里干活是很普遍的,甚至70岁的仍有不少坚持种那几亩薄田。虽然国家有每月100左右的农村养老金

现状:农村仍有不少老龄人在种地

如今,回到农村,田间劳作的农村老人五六十岁的,在地里干活是很普遍的,甚至70岁的仍有不少坚持种那几亩薄田。虽然国家有每月100左右的农村养老金,但他们仍然闲不住。

小编的老家,到处是这样的农村老人,甚至说,大部分农田都是60多岁以上的人在耕种。近日,听闻村里要成立农村合作社,把地收回统一耕种,甚是欢喜,农村老人们离放手享清福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农村老人60,70岁了 ,为何要种地

从心理上来讲,虽然现在农村日子过的都很不错了,不缺衣少食,但是还是希望儿女们和自己将来的生活能更好,还希望自己能够劳作,发光发热,找到自己的价值,生活的更有尊严也更有存在感。

每每10.1回家,村里年老的叔叔大爷,总会和我炫耀,我们东南那块地的庄稼长的可好了,玉米掰了5大拖拉机,棉花卖了2车,自己家吃的红薯什么的无公害粮食更是收了多少袋子。即使这些收入可能都不如我们在城里一个月的工资,但是处处洋溢着自豪与满足。

从能力上来讲,目前,我们的农业逐渐机械化了,种地比之前变得更简单一些,以华北平原为例,大田作物基本上都可以实现机器耕地 播种 收割 ,除了施肥和天气干旱浇地之外,重力劳动比较少了。虽然年过60,可还能种的动。据说,在南方的很多长寿村的老人,始终不离干活。90多岁的老人,还要帮助干些家中农活,这是能干的了。干不了的也不会勉强去干。

当年龄更大些,农村老人何去何从?

首先 ,国家补贴。国家对农村老人不断加大补贴的力度,一个安定和谐的农村养老制度,必将呈现,能让所有农村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农村老人也将生活的更幸福。从之前的60元的养老金,逐年递增,如今也都有100多。

其次,土地收益。随着机器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土地确权,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趋势越来越强,农村老人无力耕种后,可将土地流转给土地大户,或者流转给农业合作社,获得土地租金收益或者入股分红收益。

再者,子女照顾。70岁后的老人的子女大多都已成家立业,在城里买车买房,子女经济稳定,也会孝敬父母一些养老费用。

另外,农村医疗制度也更有保障。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也提出,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均达到100%。看病问题,将不用过于担心。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