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认识》名师教案.doc

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认识》名师教案.doc

时间:2024-06-19 16:07:12 作者:
摘要:《梯形的认识》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6做。教材例3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出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与实践活动深入的认识梯形

《梯形的认识》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6做。教材例3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出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与实践活动深入的认识梯形,了解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并认识梯形的高。例4重在梳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渗透了分类与集合的数学思想。(二)核心能力经历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培养动手操作、总结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分类比较梳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渗透分类与集合的数学思想。(三)学习目标1.利用知识迁移发现梯形的特征,总结概括出定义,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梯形的高。2.通过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的过程,加深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3.了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掌握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四)学习重点梯形的特征,画梯形的高。(五)学习难点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梯形的认识》名师课件、《梯形的认识》课时作业、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自学完成,小组课前交流)(1)你能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梯形?(2)梯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二)课堂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游戏激趣:猜图游戏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是它被数学书盖住了。

(1)能猜出来吗?不可能是哪个四边形?(2)现在呢?不可能是哪个图形?(3)到底是什么图形?这个四边形大家认识吗?2.引入课题梯形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前面认识的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在猜一猜的游戏中既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有意识地渗透了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整体建构四边形知识网络,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做了铺垫。】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认识梯形的特征。(1)感知梯形。你在生活中见过梯形吗?让学生先说一说。课件出示图形,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隐去情境图,抽象出梯形几何图形。(2)探究梯形的特征。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梯形,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出示准备好的小练习。要求:根据第一组图独立研究梯形有哪些共同特征?根据你们的发现找出第二组图中具备上述特征的图形。学生独立研究探讨。汇报交流。小结:梯形的特征:是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三、归纳总结梯形的概念。问题:你能用一句比较简练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梯形吗?小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设计意图:梯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而且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梯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感知,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图形的基本方法。本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图形的方法自己独立探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2.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1)介绍梯形的底和腰。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通常情况下较短的那条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2)介绍梯形的高。问题1:什么是梯形的高?课件出示:从上底的一个点出发向下底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问题2:梯形有多少条高?梯形的高有无数条,两底之间的垂直线段,都是梯形的高。【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同时又要通过关键处的设问有意识地促进知识内化,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四、内化理解,沟通联系活动:准备学具袋,里面没有梯形,利用这些平面图形制作一个梯形。要求:每个图形只沿直线剪一下,使之变成梯形。四人一组,合作完成。1.内化理解。(1)用长方形剪出直角梯形。

问题1:谁是用长方形材料剪的?你是怎么剪的?学生汇报。小结: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问题2:在剪裁的过程中,你发现哪几个图形在剪裁的方法上与长方形有共同之处?同样是四边形为什么任意四边形的裁剪方法不同?小结: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所以只需要破坏一组对边的平行关系;而任意四边形则需要创造出一组具有平行关系的对边。(2)用不规则图形剪出等腰梯形。问题:这个不规则的图形你会剪成梯形吗?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对折后再剪。小结: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设计意图:学生建立梯形的概念后,头脑中已经有了梯形的表象(即模型)。老师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梯形,学生会根据头脑中梯形的模型来寻找,这是将概念内化的过程。但是学具袋中恰恰没有梯形,这时,老师设计了动手操作自己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梯形。但每个图形只许剪一下。这个操作过程把学生已建立的梯形模型外化,再次展示出来。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2.沟通联系。(1)现在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哪些四边形?(2)如果用一个椭圆形的大圈表示所有的四边形,这个小椭圆形的圈就表示所有的长方形,以此类推分别表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相互说一说应该怎样表示出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让学生两人一组适当交流,在本上画一画。(4)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善关系图,课件呈现。【设计意图:通过用图形表示关系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梯形与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四边形之间的异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所学四边形的整体认识,为学生梳理四边形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打下基础。】五、巩固练习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分别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腰。六、课堂总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知识延伸:我们已经知道,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会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梯形。现在老师提供给你两个这样的梯形,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设计一件产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吧。(三)课时作业1.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答案:第一、二、四个解析:充分理解梯形的特征。【考查目标1、2】2.选择: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够拼成(A.长方形B.梯形C.平行四边形答案:C解析: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考查目标2、3】3.在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答案:(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2)两个梯形。(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解析:掌握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考查目标2、3】【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梯形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