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布局全球科技赛道!景顺长城汪洋: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资需求

布局全球科技赛道!景顺长城汪洋: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资需求

时间:2023-09-29 09:08:18 作者:
摘要:在ETF领域,景顺长城如何破局?

在ETF领域,景顺长城如何破局?随着国内ETF战场竞争日渐白热化,而景顺长城通过结合自身禀赋,锚定境内外优质投资标的,推出不少独具特色的ETF产品。

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汪洋坦言,要在竞争激烈的ETF领域获得发展,需要结合公司战略进行布局,虽然不是从0到1,但要获得数量级突破并非易事。

而近年来,景顺长城的ETF业务发展亮点频出,业务版图沿着从全球化、组合化的思路不断前行。

布局全球科技赛道

近期正在发行的景顺长城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股票(QDII-LOF)(基金代码:A类:501225 ,C类:016668,美元现汇:016667),可谓是景顺长城跨境创新路径下的又一次落地。

从产业周期来看,全球芯片产业长期投资价值明显。而短周期下去库存接近尾声,周期拐点已至;长周期下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推动芯片产业新产品周期。作为全市场为数不多可以布局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的基金,在提供产业布局机会的同时,也能分散地域性风险。此外,在运作形式上,这是一只LOF基金,意味着基金成立后,投资者既可以在场外申赎,也能在场内交易,相比普通QDII基金,操作更加灵活。

事实上,围绕全球科技的赛道,景顺长城已陆续推出聚焦不同市场科技赛道的产品。年初推出的“ETFboys”科技产品系列令投资者印象深刻:A股的科技投资担当创业50ETF(159682),港股科技担当港股科技50ETF(513980)以及美股科技担当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指数(A017091/C017093)。这些特征鲜明的产品,锚定的核心都是不同市场中科技赛道更具优势的标的,为投资者投资全球科技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产品选择。

汪洋表示,通过提供各类不同的底层资产和投资策略,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而围绕全球科技,在相对明确的赛道上进行优选,希望通过更好的产品,给客户更好的投资性价比。“我相信,有市场生命力的产品自然会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也助推规模增长,”汪洋补充道。

持续创新,差异化入局

对于景顺长城ETF未来的业务发展,汪洋表示,“布局ETF,要跳脱出常规思维,并不是什么火我们就跟风布局什么,而需要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在他看来,景顺长城在ETF布局上,将与公司优势结合,走出自己的道路。

如何持续创新?汪洋提出了“两条腿走路”:一是在热门赛道做升级,比如在创业板赛道已较为拥挤的背景下,公司在去年底发布了创业50ETF,该基金跟踪的指数是从创业板指数的100只样本股中,选取考察期内流动性优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且科技行业占比更高;二是尝试从全球视野布局,走国际化的道路,汪洋表示,跨境领域还有很多空白可以去填充和完善。

汪洋认为景顺长城ETF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全球视野对指数产品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二是对于ETF组合和策略的深入理解和实践。ETF已经逐渐从单品走向组合,不光是机构投资者,对于任何个人投资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需要通过组合来分散投资风险。

共建ETF生态圈

在汪洋看来,国内ETF行业的未来,依旧是星辰大海。过去一年的市场数据,也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与勇气。2022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为低迷,但以权益型产品为主的ETF规模不减反增,持续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权益型ETF市场规模已达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13%,总规模再创新高。“ETF的前景值得期待,但基金公司想要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除了围绕产品线深耕不同投资者需求, ETF生态圈的建立也非常重要,”汪洋指出。

作为一名ETF行业老兵,海外ETF的生态圈和销售模式带给了汪洋很大的感触与思考。汪洋表示,期待投顾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我曾在海外做过不少中国ETF的路演和推介,庞大而成熟的投顾群体能够将管理人从繁杂的个人投资者教育中解脱出来,更加聚焦产品研发和投资方案升级,这也是ETF市场发展阶段不同最大的差异所在,若中国投顾体系发展起来,ETF未来会迎来高速发展期。”

汪洋预计,按照海外市场这种模式,ETF市场规模将有望随着投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场内外模式的打通,以及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逐步增配而得到持续的增长。“未来如果中国的投顾机制建立,通过投顾撬动更大的投资者群体,从而实现ETF投资者群体的扩容。”这是汪洋最想看到的生态圈,基金经理可以用更少更精的路演,通过投顾层实现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的联动,让基金经理回到业务本身。

全球科技格局_全球科技格局_全球科技格局

注:本文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充分考虑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