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 慧
在日前举行的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每秒能降1℃的制冷压缩机、能为血管全景扫描的超细“内窥镜”、0.1秒生成模型的便携3D人脸扫描仪……一大波硬科技产品来袭,诠释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原创技术难以被复制
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到底什么是硬科技?概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将科技比喻成一个“金字塔”:最尖端的是科幻,往下依次是黑科技、硬科技、高科技,最底部是科技。简单点说,硬科技在科技金字塔中承上启下,起到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
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黑科技,硬科技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而黑科技,是指远超越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目前缺乏科学根据的科学技术或者产品,同时也泛指生活中一切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比如,纳米机器人可以钻到人体内,帮助医生做手术;纳米鱼可以在人体血液中游动,能直接注射到人体内,帮助我们治疗疾病;通过基因编辑,即使不用去健身房也能让身体变得强壮,未来甚至可以通过编辑DNA设计出自己的孩子。”硅谷顶尖投资人斯蒂夫·霍夫曼举例。
“过去30年,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模式创新,风口来的时候,企业成长特别快,但一个突出弊病是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在米磊看来,中国科技发展经历跟踪、模仿、集成创新阶段,已经到了需要掌握核心科技的时候。硬科技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8个领域,是未来30年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虽然起步艰难,需要长期投入,但是到了一定拐点,爆发力很强,有望成为未来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与发力点。
助推制造企业实现逆袭
中国制造曾经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许多企业打好硬科技这张“王牌”,赢得发展主动权,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只要将手放在仪器下,借助红外光就能识别出血管位置和深度,一款被誉为“扎针神器”的红外投影血管显像仪近年来备受护士们推崇,并出口德国、奥地利、韩国等十几个国家。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一重大转变背后,硬科技功不可没。
“过去,中国制造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不仅其他国家不认同,就连国人也不怎么认同。究其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及匠人精神。”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空调业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因为核心技术只能靠买,昔日的空调严重同质化。加大研发力度,以硬科技赢得发展主动权,如今的格力实现华丽转身。
不只是格力。“如果说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中的‘皇冠’,那么发动机叶片就是‘皇冠’上的‘明珠’。”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杨小君告诉记者,叶片寿命直接影响到整个发动机的寿命,对加工工艺的要求极高,传统的电加工方法无法满足要求。利用超快激光极端制造技术,中科微精解决了困扰我国10多年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难题。加工出来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寿命从原来的几百小时提升到几千小时,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军用、民用飞机上得到应用。
打好硬科技这张“王牌”,许多企业成功逆袭。据统计,2015年,西安市47家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中,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有5家,产值在2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有8家,产值2亿元以上的有13家。前不久发布的《2016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131家独角兽企业中,硬科技企业有14家,占比11%,总估值368亿美元。
抓住智能化时代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硬科技已成为推动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中国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当前,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硬科技已成为推动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介绍,“十二五”以来,中科院30多个科研机构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在陕西累计开展科技合作200多项,共建20多个转移转化平台、联合实验室和工程示范中心等创新平台。2013年,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创立,截至目前,已投资孵化200余家硬科技企业,新增就业5000多人。
“硬科技是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其所涵盖的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一致。”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说,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将努力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
天宫、蛟龙、悟空、墨子、大飞机……这些人们熟悉的科技成果,其魅力正源自难以被复制的核心技术。“硬科技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强大内生驱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的高精尖技术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说。
“投资硬科技”已经成为风潮。以谷歌为代表的美国科技界巨头全面布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基因检测等硬科技行业。“硬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标尺,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以人工智能和工业4.0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人类将进入智能化时代,中国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米磊告诉记者。
相关阅读
-
行业深度!2022年全球种子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市场集中度较高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种子行业主要公司为拜耳、科迪华、先正达、巴斯夫、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全球种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Kynetec统计的市场规模以及各公司公报数据,202......
-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 中企上榜数量位居全球之首(锐财经)
今年,中国海油居世界500强企业榜单第42位,首次跻身榜单前50名,较2022年跃升23位,创下自2007年上榜以来的最好成绩。“今年,中国平安以1815...
-
古人道:“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
现在很多上班族实际工资并不算高,养活自己可以,想要存钱,或者养家却不容易,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成家之后,尤其迫切多一分收入用以支撑家庭支出,所以,下班之后的时间,就被充分应......
-
【时政】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完成进驻根据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统一部署,截至4月17日,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进驻工作全部完成。15个巡视组将对34家...
-
行业深度!2022年全球种子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市场集中度较高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种子行业主要公司为拜耳、科迪华、先正达、巴斯夫、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全球种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Kynetec统计的市场规模以及各公司公报数据,202......
-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 中企上榜数量位居全球之首(锐财经)
今年,中国海油居世界500强企业榜单第42位,首次跻身榜单前50名,较2022年跃升23位,创下自2007年上榜以来的最好成绩。“今年,中国平安以1815...
-
古人道:“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
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揭晓,青岛13家企业上榜,居全国第五
6月28日,2024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在青岛市举行,会上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中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为51...
-
步入新时代,工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不断交出亮点纷呈的精彩答卷:仅用短短四年的时间,托管规模实现了由5.8万亿元到16万亿元的巨大跨越,......
-
2023瑞士全球品牌500强排名揭晓 2023年瑞士500强企业有多少家
英国品牌评估咨询公司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了“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其中全球500强美国企业名单也已新鲜出炉...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