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与紫外线辐射强度有关
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造成了约81%的海洋物种和89%的陆地物种灭绝。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全球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及海洋酸化可能是引起这次大灭绝事件的主要诱因,但对于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还有很多争论。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国外科研团队合作,通过对植物花粉化石中功能类似于“防晒霜”的化合物研究,发现紫外线辐射增强是导致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该研究成果1月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研究团队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自我国西藏南部二叠到三叠纪过渡剖面的1千多粒阿里型花粉中的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量,通过对这些花粉产出的红外光谱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在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地层中花粉外壁的香豆酸和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灭绝前后化石花粉中这些化合物的含量,证明了二叠纪末期大灭绝期间存在全球紫外线辐射增加的现象。另外,研究团队也对剖面地层的有机碳同位素和汞的浓度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确认二叠纪末期全球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当时剧烈的火山活动引起的。
据了解,为了适应陆地辐射环境,陆生植物演化出了一些调控机制,以减少紫外线对植物体的伤害。在植物体的生殖细胞中这种机制表现为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的外壁中含有大量功能与“防晒霜”十分相似的化合物,也就是香豆酸和阿魏酸,这些化合物可抵抗紫外线引起的氧化作用。为了抵御紫外线,植物体会相应减少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导致植物体光合作用的减弱,进而使得植物体对于温室气体吸收能力减弱,进一步加重了二叠纪末期火山喷发引起的全球温室气体增加的负面效果。同时,植物叶片中的香豆酸和阿魏酸是动物很难消化吸收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增加间接影响了陆地食物链,可能是导致二叠纪末陆地食草动物以及昆虫大灭绝的主要原因。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相关阅读
-
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迎来高光时刻 一加手机模拟5G云游戏的未来场景 为期四天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
DTing万磁王手控制无人机手环,让你可以像万磁王哪样(意念操纵)无人机!!每个男孩都会有一个飞翔的梦,因此遥控飞机成为了每个男孩不可或缺的童年玩具。...
-
当我们看到那些似乎毫无经济回报的知识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有多少知识是对普通人来说无用的呢?历史、地理、文学、音乐、电影、新闻等领域的知识是否真...
-
聚焦制造强省 第五期全球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扬子江国际论坛(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暨产业人才对接交流活动在无锡市成功举办
为加快制造强省建设,3月24日上午,省人社厅会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
-
章敏等-CEE:环境磁学研究揭示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前奏: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改变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在极短时间内(6.1±4.8万年),高达81%的海洋物种遭受灭顶之灾。...
-
章敏等-CEE:环境磁学研究揭示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前奏: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改变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在极短时间内(6.1±4.8万年),高达81%的海洋物种遭受灭顶之灾。...
-
来咯~...
-
科普中国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科普信息内容和相关资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
-
研究团队的新发现揭示了生物能否在二叠纪末期幸存下来最重要的4个因素:它们生活在水中的位置、贝壳的矿化程度、它们属内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它们对酸化的敏感性。使用新的博弈论方法...
-
金坦公司乙肝疫苗车间职工正在生产长城网讯 节日期间,华北制药
金坦公司乙肝疫苗车间职工正在生产长城网讯 节日期间,华北制药生物产业化基地金坦公司EPO原液车间、乙肝疫苗原液车间如往常一般正常生产。...
-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国外科研团队合作,通过对植物花粉化石中功能类似于“防晒霜”的化合物研究,发现紫外线辐射增强是导致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