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间生物 > 珊瑚礁生态系统知识.docx

珊瑚礁生态系统知识.docx

时间:2024-07-12 20:07:38 作者:
摘要: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以前听周杰伦的那首珊瑚海,曾激起我对海底珊瑚世界的无限想象,身在烟台的我虽没有机会见到热带地区美丽的珊瑚礁岛,却也见到了不少深海的冷水珊

珊瑚礁生态系统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珊瑚礁生态系统知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点石文库上搜索。

1、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 以前听周杰伦的那首珊瑚海,曾激起我对海底珊瑚世界的无限想象,身在烟台的我虽没有机会见到热带地区美丽的珊瑚礁岛,却也见到了不少深海的冷水珊,它们已经够多姿多样美丽无比了,但我相信西沙群岛的珊瑚礁应该更加瑰丽多彩。今年学习海洋生态学的时候,我对珊瑚特别感兴趣,通过阅读文献和小组讨论,终于对大自然中这一美丽的海洋生态系统有了浅薄的了解。(一)、什么是珊瑚礁珊瑚礁是生长在热带海洋中的石珊瑚以及生活于其间的其他造礁生物、附礁生物、藻类等经历了长期生活、死亡的骨骼堆积建造而成的,它有着极高的生物多样性,是美丽的水下景观。珊瑚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造礁珊瑚由于有

2、单细胞的虫黄藻与之共生,钙化生长速度快,所以能造礁。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们世代交替增长,最终生长到低潮线,从而形成具有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被称为珊瑚礁。根据礁体与岸线的关系,划分出岸礁、堡礁和环礁。(二)珊瑚礁的生境特征全世界珊瑚礁生物群落明显地可以分为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印度洋-太平洋两个分布区影响珊瑚礁形成的自然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自然因素对珊瑚礁形成影响水温造礁珊瑚在平均水温约为23-27的水域中生长最为旺盛 ;在低于18的水域只能生活,而不能成礁。因此,珊瑚礁通常只分布在低纬度的热带及邻近海域。此外,在有强大暖流经过的海域 ,例如中国台湾东北的钓鱼岛和日本的琉球

3、群岛,虽纬度较高,但 也有珊瑚礁存在。与此相反,在属于热带的非洲和南美洲西岸海 域,由于低温上升流的存在,则没有珊瑚礁。光照光线的强弱、海水透明度和盐度的大小,也会影响珊瑚礁的分布。在造礁珊瑚的体内,生有大量的虫黄藻。虫黄藻需要充足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它一面制造养料,一面为造礁珊瑚清除代谢废物并提供氧气。高透明度和清澈的高盐度海水,能加速上述的光合过程。因此,造礁珊瑚一般在水深10-20米处生长最为旺盛,水深超过50-60米则停止造礁。这是因为与造礁珊瑚及附礁生物共生的虫黄藻需要足够的辐照度以进行光合作用。盐度造礁珊瑚是典型的海洋种类,盐度大约为34左右的海区最宜造礁珊瑚的生存,所以在河口区和

4、陆地径流较大输入的海区,由于盐度的降低,并无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存在。 其他因素造礁珊瑚要求水质清洁和水流畅通的环境,一般波浪和海流有利于造礁珊瑚的生长,但大浪会折断珊瑚的躯干和肢体,或将生长珊 瑚的砾石翻动,使珊瑚体被碾碎或反扣砾下,或被碎屑物覆盖而死亡。潮汐限制了其生长空间的上限,而具有特殊温盐结构的上升流经常出现的地方对珊瑚的生长一般也有良好的影响(三)生态系统多样性及能流特征珊瑚礁为海洋中一类极为特殊的生态系统,保持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被誉为“ 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们是所有已知海洋栖息地中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全世界的海洋生物中有1/4生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珊瑚礁生

5、物群落是物种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这是因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有着复杂的空间异质性,几乎所有的门类的海洋生物都有代表生活在珊瑚礁复杂的小生境中,生物群落的高度多样性也导致了珊瑚礁中种间食物和空间竞争的加剧,使得每个种占据的生态位都很狭窄。珊瑚礁的初级生产者组成很特殊,除了浮游植物和底栖藻类外,还有珊瑚体内的虫黄藻,礁区海水的无机营养盐含量很低,但珊瑚礁却有着自然系统中最高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这是由于礁区营养盐的供应主要来自系统内的高效再循环机制。在理想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能量流通效率的环境因素是由居于其内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活动所决定的,而大量的底栖大型水生植物 、海草、

6、同种生物和微型底栖植物高水平的光合作用、水生固着微型植物群对通过的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的利用、底栖滤食者对悬浮有机物的利用等都对维持高水平的生产量有重要意义。(四)珊瑚目前的现状和保护 尽管珊瑚礁有着很高的生物量、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水平,但它却是一个十分敏感而脆弱的生态系统,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损害。目前全球的珊瑚数量剧减,主要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污染捕捞等威胁在我国表现较为突出,我国珊瑚礁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有: 陆源和海上污染; 不适当的渔业方式。我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海南和西沙群岛,由于渔民过度捕捞、炸鱼、毒鱼、滥挖贝类等破坏生物资源的现象。昔日龟、鸟、鱼、贝、珊瑚等资源丰富的西沙群岛已经

7、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物种日趋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这就直接影响到西沙群岛具有最高生产力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使其面临巨大威胁或彻底毁灭的可能。除此之外,频繁发生的珊瑚礁白化也导致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并已经影响到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我国已设立自然保护区并立法以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的巨大观赏价值使得旅游开发成为大势所趋,这里,应当着重强调的是,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珊瑚礁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着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在旅游业开发以前,建设初具规模的国家级珊瑚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科学合理划分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规划好旅游区域和内容,对于珊瑚礁的保护是十分重要和必

8、要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珊瑚的重要生态价值,积极保护利用它,不要让大自然的神奇的造物在人类的贪欲下消失毁灭。参考文献:(1) Coral bleaching in Arrecifes de Cozumel national park after tropical strom rina in October 2011(2) Coral Reff Recovery Status in South Andaman Islands after the Bleaching Event 2010(3) 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与研究展望(4) 论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5) 珊瑚礁白化研究进展(6) 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的特征(7) 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8) 珊瑚礁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9) 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10)涠洲岛珊瑚礁海域氮磷比值季节变化与浮游生物结构的关系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