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山西教师招聘知识点: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

山西教师招聘知识点: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

时间:2024-07-31 05:52:27 作者:
摘要:从历年的教师招聘笔试考试来看,元认知策略在考试中经常以概念型或例子型的选择题出现,也会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元认知策略的分类。那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从历年的教师招聘笔试考试来看,元认知策略在考试中经常以概念型或例子型的选择题出现,也会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元认知策略的分类。那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今天将结合概念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大家理解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威尔提出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如果说认知指向客观外界,那元认知指向人自身的认知过程,它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为对象。元认知知识是认知主体在认知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包括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关于策略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所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绪体验。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自觉的监控、调节的过程。

二、元认知策略

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用于调控个体的认知过程的,它与元认知也具有内在关系,策略性知识是元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

元认知知识中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都属于陈述性知识,但是关于策略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今天就来具体学习元认知策略。

首先从分类角度需要把握,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其次注意三种策略之间的区分,重点掌握每种策略典型的例子。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正式进入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预计认知结果、选择采取何种认知策略。例如: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分析完成任务采取的方法等。

监视策略也可以称为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例如: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例如:考试中发现答题速度过慢,加快了审题和写字的速度。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以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实质上元认知策略是元认知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