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技术,物联网发展提速(政策解读)
生产设备装上传感器,远隔千里也能运维监控;智能音箱异军突起,语音呼唤便能乐享智慧生活;道路覆盖视频监控,车路协同让无人驾驶成为可能……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物联网正展现出显著的行业赋能作用。
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如何全面发展?工信部、网信办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系统谋划未来三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
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如何?《行动计划》有哪些亮点?记者采访了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及相关专家。
产业发展潜力强劲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整体呈现良好态势,展示出强劲发展潜力。”工信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评估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物联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局面初步形成,行业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
物联网总体规模和骨干企业数量大幅提升。据估算,“十三五”末期,我国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2.4万亿元左右,超出“十三五”初期设定的1.5万亿元的目标值。根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物联网卡数量已突破12亿张,拥有产值超10亿元的物联网骨干企业超200家。
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物联网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重点应用标准基本确立,截至目前,我国物联网领域发布370余项标准,明确了物联网概念术语,规范了网络技术、应用支撑、测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应用部署蓬勃发展。在制造业领域,涌现出远程运维、能源监控、安全监测等物联网应用新模式。在城市治理领域,随着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智慧烟感、智慧路灯等设施的部署和应用,跨领域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逐渐形成。
“物联网通过信息采集与获取,实现可靠连接和智能感知,进而对数据进行传输处理和应用,可以说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底座’。”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卓兰说,经过10多年的发展演进,物联网相关感知手段更加丰富,感知精度更加灵敏,通信技术选择更加多样。
“十四五”时期是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关键期。在卓兰看来,《行动计划》聚焦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建设、重点领域应用推广和安全管理等重要事项,有助于谋划未来三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技术产品研发及重点行业应用等事项,系统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和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如何提升物联网产业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提出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
“以传感器为主的物联网基础技术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可以提升传统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卓兰说,以农业物联网为例,传感器的投入应用使得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数字化成为可能,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为生产经营者、政府部门提供高效、可靠的监测与管理服务。
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当前国内模组产品的芯片供货商多是国外企业,高端传感器严重依赖进口,汽车传感器、高端化学类气体传感器、环境检测传感器等产品95%依靠进口补给,物联网操作系统内核、安全、低功耗等核心技术研发亟须加强。
针对短板弱项,工信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行动计划》做出“揭榜挂帅”工作部署,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技术融合创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对智能感知、新型短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创新技术开展集中攻关,重点打造一批技术先进、性能卓越、应用效果好的物联网终端、平台和服务,为产业界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方向。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受人才、技术、资金等因素制约,物联网企业大多为聚焦垂直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中小企业,领军企业相对缺乏,制约技术研发进程。”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说,《行动计划》将市场主体培育作为重点工作,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将更好优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配置,助力产业创新发展,未来或将涌现出更多物联网“专精特新”企业和专门的物联网运营服务商。
重点推进12个行业部署应用
行业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工信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看来,“物联网为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映射的基础支撑,反过来,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化部署也需要与千行百业紧密结合。”
近年来,技术与需求的双向刺激,不断催生物联网的新兴潜力行业应用。但规模化部署仍面临诸多障碍。
一方面,物联网在细分行业领域的市场渗透相对缓慢。卓兰表示,其应用率仅从去年的29%升至今年的34%,规模化部署仍存在成本高、成熟度低、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障碍。以智能家居为例,目前智能家居的市场渗透率不足5%,尚未突破10%的增长临界点。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虽然在物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各细分领域发展状况不同,应用碎片化现象依然存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彭健说。
综合考虑各领域对物联网需求的紧迫性、发展基础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行动计划》在社会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领域重点推进12个行业的物联网部署。
“《行动计划》提出了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的关键指标。”工信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分析,这意味着,到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将基本实现物联网基础设施覆盖,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将更加稳固。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1日 02 版)
相关阅读
-
报告推荐 | 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
内容摘要《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以“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进业态模式创新、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优化数字金融环境”为研究目标,以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为主......
-
世界十大科技公司10,台湾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9.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8.甲骨文软件公司7.美国思科网络公司6.美国英特尔公司5.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4...
-
2023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深圳(福田)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峰会
提前预登记 免费参观展会基本信息设立四大品牌主题展会汇聚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参与展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参与...
-
传统出海模式迎来新拐点。...
-
最新!2021世界500强完整版榜单来了!中国企业占143家
在入围202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的143家中国企业中,有49家央企、33家地方国企。 此次上榜的中国企业之中,有两家推进了国企混改的企业成为亮点...
-
报告推荐 | 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
内容摘要《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以“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进业态模式创新、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优化数字金融环境”为研究目标,以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为主......
-
2024史生地组合可以选哪些专业,化史地组合能选的专业有哪些
今天中国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大学院校排名、招生简章、报名入口、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新高考选科选择历史、化学、地理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很多...
-
科技日报讯(记者罗云鹏)记者7月26日获悉,《全球数字银行发展与创新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发布。《报告》显示,受科技发展和普惠金融需求带动...
-
2023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深圳(福田)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峰会
提前预登记 免费参观展会基本信息设立四大品牌主题展会汇聚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参与展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参与...
-
传统出海模式迎来新拐点。...
-
2020年国际金融科技圆桌论坛:全球化视野下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金融科技
来源|零壹财经作者|王若曦10月15日,作为“ICT中国·2020 高层论坛”论坛之一的“2020年国际金融科技圆桌论坛”在京召开,本论坛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