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节日知识_重阳节的养生知识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禁忌
九九重阳节的含义
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
重阳节的节日知识
来历:
起源于先秦前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发展于西汉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唐朝为正式传统节日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意义:
每到重阳节来临之际,子女回家陪爹妈“唠唠”、帮父母“买买”;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给老年群体送温暖、送欢乐;志愿者给需要帮助的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幕幕温馨风景,总让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爱老、孝老终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须要持之以恒的行动,因而重阳节的仪式感固然可以有也应该有,但其意义显然更在于常态性尽孝的“友情提醒”。
农历九月,不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适逢收获时节,被大家普遍视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获之际当思回馈、感恩,九月重阳提倡敬老,这样的“应景”可谓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显出知恩图报的朴素品德。“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这一感叹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尽孝当趁早,真正将敬老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时的尽力而为和一贯表现,而不能止于某个节日或者偶尔想到时才行动,以免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诉求越发多样化,养老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无疑也对尽孝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给钱给物、满足吃穿住行,而须更注视精神层面的养老、爱老,要从生活上的关心转向更加重视心理、情感上的关怀,尽可能创造条件让老人们度过殷实、快乐、幸福的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敬,不但是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理想追求,而且应该成为儿女追求的尽孝境界。
国家把重阳节确定为老年节,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体现出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对敬老美德的推崇,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制订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更彰显出养老、敬老、孝老的国家担当。天天都是“重阳节”,日日都是尽孝日,人人尽孝成共识和共同自觉,社会敬老成常态和共同行动,不仅是老年人的福祉,而且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重阳节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重阳节的习俗
1、赏菊花。菊花和重阳节有很深的关系,重阳又称之为菊花节,所以,在重阳这两,赏菊花成了首要的习俗之一。
2、登高。这是我们在古诗词里就知道的,因此,重阳又称为登高节,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
3、插茱萸。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重阳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茱萸雅号“辟邪翁”,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4、放纸鹞。这是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在国内有一些地方也有放纸鸢的习俗。
5、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当然这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6、喝菊花酒。因为菊花被称为“长寿之花”,所以,在重阳节这天就产生了喝菊花酒的习俗。
重阳节养生知识
饮食清淡,预防秋燥
重阳节前后,秋燥最为明显,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抵抗力比较低的老年人,极易在此时出现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秋燥呢?首先要调整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选择多吃一点粗粮,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早睡早起,适当午睡
秋冬季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此时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适当的午睡能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得到休息,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肌梗塞。据调查,每天午睡半小时,可减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合理运动,调养肺气
秋天天气寒凉,如果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运动时需注意:清晨气温低,不要穿着单衣就到户外活动;锻炼热了也不要脱得太多,身体发热后,可以适当减少衣物;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着凉。
重阳节的节日知识相关文章:
★ 重阳节的习俗禁忌
★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及意义
★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 重阳节的三大特色习俗
★ 关于重阳节的知识要点
★ 了解有关重阳节的小知识
★ 中国重阳节小知识要点
★ 重阳节有什么意义
★ 重阳节养生注意事项
★ 有关重阳节的知识问答
相关阅读
-
读书语录频道是国学读书网读书交流和修身正己的地方。...
-
“( ),让生活充满诗意”与“青春的味道” 张慕元老师指导审题与范文展示
“( ),让生活充满诗意”与“青春的味道”指导与范文展示 张慕元...
-
系统化教学传承中华文化,引领中学生深入文学殿堂...
-
宝澜携全球首套顶级滑道组合助力南昌玛雅水乐园...
-
7月10日晚19点,“雅迪实用科技全球发布会——新一代冠能系列上市”即将在雅迪投资建设的“雅迪学院”——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以互动综艺的形式举...
-
系统化教学传承中华文化,引领中学生深入文学殿堂...
-
原创 上海徐汇 上海徐汇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3全球独角兽榜》,徐汇区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为米哈游、依图科技、镁信健康、斑马网络。 作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
-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
-
氤氲在墨香中的,是诗意渐浓。...
-
来源:【人民网】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包括数字经济伙伴城市总数增至近30个、东西部区域数字经济...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