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2020中国航天别样精彩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题: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2020中国航天别样精彩
新华社记者胡喆
北斗、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圆满收官,“天问一号”向着火星不断迈进,多个新型火箭成功实现首飞,实现新突破……
回首2020,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中国航天人顶住压力、乘风破浪,一步一个脚印奔向星辰大海,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组成一幅别样的画卷,成为2020年中国航天的独家记忆。
北斗、探月“三步走”圆满收官
2020年的最后一天,由张履谦、余梦伦、钟山、范本尧等多位航天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学者联合中国航天报社等机构评选出的2020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和世界航天十大新闻“刷屏了”。两个榜单上,嫦娥五号和北斗三号无疑是“最耀眼的双子星”。
——九天揽月。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北斗闪耀。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京举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无论是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还是北斗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行稳致远、可圈可点,每一步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三个特别的“50”值得纪念
回首2020,对于中国航天而言,还有三个特别的“50”值得纪念。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今年的这一天意义更加特殊。50年前的今天,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由此迈出了探索浩瀚太空的第一步。
8月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九号04星、清华科学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二丁火箭在30年间创造了50发全胜的优秀战绩,将百余颗卫星送入太空。
10月10日,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今年是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开展50周年。50年来,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从零起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相关阅读
-
从左至右为裕恩永家大小姐(高先生之舅母)、高先生的大姨、二姨、母亲,拍摄地点为民园体育场 天津的高春棣...
-
环保科普 | 你知道有哪些生态系统呢?...
-
国计民生,首重财赋。从孟子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开始,历代王朝都标榜“民本”理念,奉行轻徭薄赋的政...
-
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金融政策信息》2020年第40期(10月19日-10月25日)
一、国内大政要闻1、国常会:进一步抓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抓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
-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全球独角兽榜》。榜单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以最新一轮大规模融资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为标准进行...
-
从硬科技概念的提出,到硬科技的实践与推广,近年来,西安作为“硬科技”概念的首倡城市,通过实施“硬科技+”“互联网+”“创新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硬科技产业的发展。...
-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严锦程4月8日至9日,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广交会堂举办。...
-
央广网西安9月17日消息(记者王佳爱 通讯员张静攀)9月16日,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正式开幕。当日,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总投资逾百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落地西安高新......
-
日前福布斯发布了2017全球科技界100富豪榜,比尔·盖茨以845亿美元的净财富蝉联榜首,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排名次席,净资产为817亿美元...
-
人民日报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余建斌、吴月辉)经过几十年发展,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为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