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还是“足金”?知识萃取5.0标准,一验便知!
知识萃取一直是企业培训领域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寄希望于萃取企业成功经验,通过复制和推广以实现企业效能的整体提升,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要么质量太差,无法使用;
要么知识的使用范围有限,难以落地。
如何评价萃取结果的好坏?
因为“知识”本质上具有抽象和模糊的特性,所以在萃取项目中,如何评价萃取结果的好坏,成了企业和培训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于"好知识"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些人认为知识萃取项目能提炼出的方法或策略,就是好知识;
有些人又认为萃取出的知识点越细化越好......
如果把知识比作“黄金”,那么判断萃取的结果到底是“包金”还是“足金”,一定是有标准的。
在我的课堂上,通常会引入知识萃取的5.0标准来帮助学员评价知识的质量。
这套标准旨在使知识更为具体化,它定义了一套明确的评价准则,即“两度三化”:新知度、颗粒度、模型化、工具化和体系化。
01
- 新知度 -
在这个5.0标准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知度”,就是一门课程里面新的知识点所占的比重,它是评价知识萃取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为人的成长往往来自于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我们萃取出的知识,对其他人而言是“已知”的,那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有所成长。
所以,一个好的知识萃取项目必须要考虑知识的“新知度”,“新知度”越高越好。
以银行审查岗位为例
该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评估潜在客户的资质,以判断贷款风险。
在评估过程中,审查员通常会利用如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结合搜索引擎来获取企业的信息。
而一位经验丰富的内训师在介绍这些常规方法的同时,分享了他的一项独特经验,那就是利用“今日头条”的推荐功能。
他建议审查员在今日头条中连续多次搜索客户信息,这样今日头条会主动推送大量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创始人的背景、高管的最新动态、财务状况、员工信息,甚至企业的上下游以及供应链相关的纠纷或法律问题等。
这样一来,审查员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学员来说,企查查等基础方法是熟悉的旧知识。而内训师分享的“今日头条”信息搜集策略则属于新知,可以为学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但由于学员基础的差异性,他们对知识是否为“新知”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提高萃取的“新知度”的同时,也需要包含经典和核心的知识点。
难点如果萃取的知识点不是“新知”,怎么办?
当知识点不是“新知”,我们也以通过其他办法将其转化为“新知”。
01.借助外脑
知识萃取的来源并不局限于我们自身过往的经验,这里我们称之为“内脑”经验,也可以是通过周围人或物获得的“外脑”经验。
通过“人”的外脑经验
“术业有专攻”,当我们自己无法用新办法解决某个问题时,可以寻找身边擅长该版块的人请教,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新的方法。
通过“物”的外脑经验
人工智能作为最具智慧的“物”,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莫大帮助,但是大多数人还只停留在让Ai撰写大纲的层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它的能效。在知识萃取时,我们应该让Ai扮演一位业务专家、绩优骨干的角色,通过与它对话,向它提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他人和Ai给我们的“外脑经验”通常可以和我们原有的“内脑经验”进行叠加、优化,从而转化出不一样的“新知”。
02.细化大方法
如果我们的萃取出来的知识、方法相对宏观,像是“正确的废话”,那么可以通过细化这些大方法,在其内部找到一些学员不知道的“新知”。
假设我们在“如何营销好客户”的命题下,萃取出“持之以恒”这一原则,但是它人尽皆知。那么我们可以对“持之以恒”这一知识点进行细分,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得实践它。
以服务疑难客户为例,我们可以将“持之以恒”细化成3点具体的方法:
至少通过6种不同的方式邀约客户;每周一次,连续拜访客户;每次拜访后撰写笔记,以便在下次拜访之前通过回顾笔记来增强自信心;
这3个方法为学员带来了新的见解,相当于为他们引入“新知”。
关于如何将大方法细化成更小的部分,我为大家提供了以下5W2H工具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参考。
03.旧瓶装新酒
我们还可以将课程旧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提炼包装命名,从而使学员印象更深刻。
给大家举个例子,得到脱不花的管理者沟通课中,在“如何赞美一个人”这一节里提到了两个方法,分别是“嗯度”、“举机率”。
嗯度
对方在发表观点时,你边听边点头嗯、嗯、嗯的程度;
举机率
在对方做工作分享时你拿手机拍照的频率。
这两个知识点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算不上新知识。
但是“嗯度”、“举机率”这两个词的提炼,却能让我们对这两个方法有了新的思考,因此在大脑中印象更加深刻,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新知。
02
- 颗粒度 -
我们都知道,萃取出的知识一定不能过于宽泛,过于宽泛的知识难以具体应用
知识是不是越细越好呢?
当然不是。
当知识点过度细化,可能会失去普适性,减弱其对目标受众的价值,从而不再是优质的知识。
所以,关键在于拿捏好知识的“颗粒度”。
合适的“颗粒度”至少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让学员“有所启发”
供学员“依葫芦画瓢”
想象你正在为管理者们萃取如何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的知识,其中一个关键部分是如何建立同理心。
如果你仅仅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建立同理心”,这就太过宽泛。
他们可能会思考:“同理心具体是什么?如何建立?”
但如果萃取的知识过于具体,比如说:“当管理者与员工交谈时,确保声音在70分贝,确保微笑角度为15度”,这样则过于机械,可能会使得真实的沟通变得刻板。
合适的“颗粒度”是:
为学员提供一个“建立同理心”的公式。
这个公式包括三个步骤:描述心情 + 描述动作 + 行动计划。
你可以适当解释公式中每个要素的含义,让学员可以理解并应用即可。
颗粒度越合适的知识点,对学员应用知识时的帮助越大。
因此,我们需要将它作为衡量知识含金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了“新知度”和“颗粒度”的知识,已经非常干货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它们更好地呈现给学员,其中,第一个标准就是“模型化”。
03
- 模型化 -
所谓模型化,其实是分两个阶段。
基础阶段
提炼方法论,也就是以要点、原则、维度、流程等形式展示你的知识点。
优化阶段
传播形象化,对知识点进行更形象、易于理解记忆的呈现,比如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增加知识点的传播效果。
知乎上曾有这么一个关于“如何回答女生:你喜欢我什么?”的话题。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5月27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英国教育科技协会携手发起的2021年“全球胜任力”中英校长峰会在北京如期举行。...
-
神秘的外星飞船降临地球,人类派出了一个精英团队前往现场进行调查,而团队的领袖,正是由艾米·亚当斯扮演的语言学...
-
完全变态发育的动物如蚊、蝇、菜粉蝶、蜜蜂、苍蝇、沙蚕家蚕、豆蚜虫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动物有蜉蝣目、蜻蜓目、绩翅目...
-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
-
预测未来其实一点都不难。比如今天你预测说,未来无人驾驶会成为主流,机器人将遍地都是,万物皆可自由互联,这就基本没有价值,因为只要时间继续向前,现有技术不断完成突破...
-
中国华中地区哪所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