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3)》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7月18日,《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3)》(以下简称《传播力报告(2023)》)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专家委员会主任柳斌杰,编写委员会主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桂华,丁以绣、匡文波、肖宏、李广良、赵彦、石磊、伍军红等20位专家委员会、编写委员会委员及编写组成员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传播力报告(2023)》编制方案、框架大纲等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国科技期刊更应肩负起推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国际传播,深化文明互鉴,提高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与学术话语权的使命。《传播力报告(2023)》的编制要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立足中国,面向全球,顺应科技期刊传播实践的发展,用最新研究成果支持科技期刊界应对当前环境变化、技术发展为国际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中华文化和科技成果更好走向世界。
柳斌杰主任代表专家委员会总结发言,《传播力报告(2023)》作为《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2)》的延续,既保持了基本风格,又各具特色。他表示,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效能提升”为主题,导向明确,实践性强,完成后对科技期刊从业者和管理者都有较高参考价值;在报告编制方面,数据应力求准确、全面,选取的国内外科技期刊传播案例要有代表性、规律性和可借鉴性;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提出真问题、找出好对策,助力我国一流科技期刋建设。希望编写组高质量完成《传播力报告(2023)》,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效能作贡献。
《传播力报告(2023)》由中国科协主编,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计划于2024年初印刷出版。
来源|科技期刊发展促进处
往期 · 回顾
●
●
●
本文由丨学会服务365 xhfw_365丨精编发布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企业,既要求企业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利于创新的内在机制;不仅要求企业关注自身规模和效益,还要求企业具有整体观,关注社会需要和人类发展...
-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世界上的所有动物,都是起源于大海,随后才登上地面征服陆地的。但这其中也有“逆流者”。比如3亿年前重返大海的鱼龙,再比如600...
-
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
-
任何不适本地物种的生物都可破坏当地的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的破坏。放生是好事,但是在做事之前必须要考虑清楚,不能胡乱的吧外来物种放生了,也不要集中大规模的放生一类 物种...
-
海洋生物普遍有“深海巨人症”,比蓝鲸还大的动物会躲在深海吗?
我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蓝鲸。其实并不是,很多生物都比蓝鲸大!蓝鲸,被认为是世界上已知的动物中最大的,长度可达33米,体重可达181吨。这些数据代表什么呢?相当于...
-
一种新的侏儒蓝鲸种群被核弹探测器发现。科学家在印度洋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侏儒蓝鲸种群,尽管它们体型庞大,但几十年来一直躲避着探测。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水...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