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抓好入学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抓好入学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时间:2024-08-24 03:53:47 作者:
摘要:文/日月 小学是人生的基础,一年级又是小学的基础,小学一年级作为最重要的年级,什么习惯都是在这个时候打基础,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小学一年级最重要,特别是入学的第一个月的入学教...

文/日月

小学是人生的基础,一年级又是小学的基础,小学一年级作为最重要的年级,什么习惯都是在这个时候打基础,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小学一年级最重要,特别是入学的第一个月的入学教育最重要。错过一年级这个最佳教育时机,再想去补是非常艰难的,有些是补不了的。

因而,我们要抓住一年级这个黄金时期、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去培养孩子好习惯。

一是会倾听、爱提问的习惯。很多孩子不会听讲,上课不专注,更不会提出问题。俗话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是爱问问题的孩子,很多人都说的学问学问,就是问出来的。包括家长在内,孩子回家以后,大部分家长都是问:“今天学了什么?”其实最好的问题是:“你今天上课提问了吗?”会设问、会提问的孩子就会思考。老师讲的非常精彩,这不叫精彩,追着问问题,而且问的问题很有质量,这才叫精彩。

二是看书、阅读习惯。现代社会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如何让孩子养成看书阅读的习惯也是困扰家长、老师的一大问题。怎么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要有独立的空间。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看书阅读的空间,不一定要求孩子有独立的书房,但必须也有单独的书架。要有阅读的氛围。孩子在学习、看书的时候,大人不要你玩手机,尽量不要打扰孩子。家长要舍得用时间去陪伴孩子,这个需要花费很大功夫,要扶一程送一程,在一年级的时候,家长要切实陪伴,适当陪伴可以一挡十的功效,是以后十倍的气力替代不了的。

三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习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置,到家先写作业,写不完不吃饭,不去游戏,不去做其他事情。

四是按时作息的习惯。包括守时,守时是很重要的品质,说几点就是几点,说几分钟就是几分钟。

五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生活上自己照顾自己,家里、学校一定要有孩子的劳动岗位,德智体美劳的这个劳要落实到一年级,很多家长就是由于代替孩子做的太多了,现在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所以孩子从第一天上学,就让孩子学着自己整理书包,大人不代替孩子,老师在班里一定要做严格要求,做不到老师狠狠批评,不要以为老师批评他了就是坏事,其实这不是坏事,让他接受批评,他才能长记性。学生忘带书了。家长不用送,孩子就承担他今天没带书的结果和责任,他要是能够与别人交流,跟别人共用,他就用,不能共用,他就没有书上一天或一晌。

六是讲卫生的习惯。特别是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洗头洗澡,勤换衣服等。最重要的一点是用过的东西一定要放回原处,孩子自己的书桌自己收拾,所有的物品都要放自己固定的位置上。

七是文明礼貌习惯。我们以前见到人都会打招呼问好,都会尊老爱幼。这一点好像跟学习、分数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恰恰是因为这样,将来能不能成才是很重要的基础品质。

第八善于交往的习惯。一年级开学前要求爱老师、爱上学、爱同学,孩子上了一个月的学,还在那儿哭,送不到学校,送不到班里,我们的教学就有问题了。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中就包括这些。只有锻炼了孩子交往的习惯,孩子才能在学校找到好伙伴、好朋友,才能逐步燃起爱的火焰,爱上学校,爱上同学,爱上老师。

九是不说谎的习惯。我们不怕孩子犯错误,就怕他胡搅蛮缠。孩子之所以有时候说谎,就是因为害怕老师批评。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就是需要老师来纠正他的错误,犯错没有关系,要让孩子明理,明辨是非,主动担责。特别是刚刚入学的时候,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不说谎话的习惯,主动担责、认错的习惯。

这九大习惯涵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三个方面。是小学生成长的基础的基础,是关键的素养和能力。

书本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生活才是更好的课堂。我们要抓住孩子入学第一个月的黄金时期,结合生活抓习惯,从小切口、小细节小事情入手,长期反复训练强化,坚持重复不松懈。为后续的小学学业以及将来的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孩子的一生更幸福。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