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9 09:56:44 作者:
摘要:方与圆:失意人生的多样选择——《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熟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了解两篇文章的作者,掌握“赋”的文体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方与圆:失意人生的多样选择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熟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了解两篇文章的作者,掌握“赋”的文体知识,积累文

言基础知识,背诵《赤壁赋》。

、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写法特点。

、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探究苏轼和姚鼐面对人生失意的不同态度,探究文人寄情山水的哲

学思想及文化源头。

、了解赤壁、泰山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从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看,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文

本;学过一些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会赏析自然景物的特点,能把握文字表面传达出的感情。从两

篇课文的学习目标看,学生还需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感受文辞之美,体会情与景的关

系,深度学习,透过景物和意境,深入体会两位作家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这些对学生来说

还有难度,需循序渐进地引导完成。

【教学重点】

、熟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了解两篇文章的作者,掌握“赋”的文体知识,积累文

言基础知识,背诵《赤壁赋》。

、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探究苏轼和姚鼐面对人生失意的不同态度,探究文人寄情山水的哲学思

想及文化源头。

【学法设计】

自主先学、品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案设计(教师版)

一、自主先学

、积累下列知识:

、知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公

1079

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

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

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

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

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登泰山记》作于乾隆三十九年辞官之后,

此时姚鼐刚刚辞去了《四库全书》纂修官的职务,“自泰安返京携眷出都时作”。据《惜抱轩诗集

训纂》卷三记载:“乾隆三十九年,先生乞病解官,及冬十二月,遂往山东为泰山之游。”姚鼐于

十二月出京赴泰安,与朱孝纯二十八日登泰山,二十九日(是年除夕)观日出,作《登泰山记》等

诗文,次年正月返京,随即与四库馆中同僚道别南归。

、明文体:

赋,本意谓诵说,或谓铺陈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到战国时期形成为一种文体。最

早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人荀况所作的《礼赋》、《知赋》等五篇。班固《两都赋序》

“赋者,古

诗之流也。”可见赋体是由诗演变而来的。两汉时期赋形成为一种特定的体制,并成为两汉文学的

大宗。赋在形式上讲究文采,注重声韵,兼具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规模宏大,以

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

篇幅较短,者重抒情的称“小赋”。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

骈赋、律赋和文赋这样几个主要阶段。文赋,赋体之一。赋体的发展,从汉赋至律赋,是由散体逐

步走向骈偶化和格律化的过程。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俪返向散体的倾

向,无论是在对偶、声律、用典方面,都显得比较自由。它大量吸收了散文的写作经验,章法灵活

多变,

句式参差错落,

同时又保留了小赋的某些特点,

骈散结合,

在总体上兼具散文和赋体的格局。

人们把这类新赋称为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都是其

代表作。

、理基础:

学生分类整理两篇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二、反复诵读

,标出两篇文章中写景的段落,每篇各选择一处写景的句子作旁批(

从用词、句

式、修辞等角度品味)。

三、我的困惑:

(字词句、不懂的问题)

※说明:以上为教师版预习案,学生版只提供提纲,

具体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充。

【设计意图】:

、语言的建构积累是语文素养的根基,也是高考“四层”考查内容中最基础的要求。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