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佛教中的“慈悲”到底是什么意思?
慈悲与善良有何不同?
善良是本能,属于主观的同情、怜悯,停留在心念、心愿上面,是有人我相,自他有别的,而且容易退失。慈悲则在对象、空间、时间、目标等方面更具有深远广大的内涵。
慈悲的对象——一切众生
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任何众生都是我们慈悲的对象。如果没有众生,我们就无法修行了。《华严经》说得好:“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众生以各种方式促使我们发起慈悲心,帮助我们获得迈向觉悟所必须的高贵品质。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卑贱的众生,或许他们就是诸佛菩萨,为激发我们的悲心而示现。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恩。
慈悲的范畴——空间很宽
慈悲的范畴,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这么一个宽广的空间。我这个家、我这个集团、我这个民族、我这个国家,这个空间在佛教来说是很窄的,都有一个“我”字在里面。
慈悲的行持——时间很长
不但我现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难,时间很长。
慈悲的目的——境界广大
慈悲,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人衣食财物的解决,而且能让他人得到法身慧命,将来都成佛,入大般涅槃,证得无上菩提。
佛教的慈悲,不是一般的爱、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超越了一切宗教。《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一切”包括得很宽,度一切苦厄到哪里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这个境界很广大,佛心就是广大心、清净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没有这些心,就不能度众生。
慈悲是超越世间善良,是平等一体无我的。不分对象,无论男女、老幼、贵贱,都能不分别、不执着平等对待,给予众生以实际的关怀、帮助,使众生真正得到快乐、脱离痛苦。
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一个慈悲的人,他的善心是不仅停留在世间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的层面,而是将一切众生平等对待,帮助众生建立和延续究竟的法身慧命。
慈悲与喜欢有何不同
有人问禅师:喜欢与慈悲有什么不同吗?
一个孩子站在花前,孩子被花的美丽迷醉,不由伸手把花摘下。
禅师说,这就是喜欢。
另一个孩子满头大汗给花浇水,又担心花被烈日晒着,就站在花前挡太阳。
禅师说,这就是慈悲。
喜欢是为了私心的满足与获得,而慈悲的人却在付出的同时又成就了自己。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经云:
智光比丘汝谛听,出家菩萨所应作,
无缘大慈摄众生,犹如一子皆平等。
又云:“然诸众生即是我身。众生与我等无差别。是大菩萨发起如是同体大悲无碍愿已。经一念顷恶风寻止。便得顺风解脱众难。得至宝所获诸珍宝。”
简言之,不分别、不执着的平等叫无缘;一个整体、自他不二就叫同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我们在学修路上培养慈悲心的目标与方向,以此来长养我们的善根,扩大我们的心量,进而发起广大菩提心。
悲智双运
佛法是智慧的信仰,学修路上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做到悲智双运。
如果慈悲没有智慧做引导,则会盲目化、随意化。譬如:放生的时候将陆龟放生到海里、将海鱼放生到河里、将毒蛇放生到寺院周边,如此不顾生物习性的放生,既破坏生态平衡,也不考虑他人安全。
慈悲恒顺众生,是不为个体而伤害别人;不为个体而牺牲群体;不为私欲而危害社会。慈悲时,要顺着众生的善性,帮助他们解脱,遇到众生的劣性,要能善巧方便的转化他,使其断恶修善。
一味没有原则的慈悲,没有智慧的指引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理解慈悲、悲智双运,不能有人做坏事也去帮忙,有人犯法也去包庇。
学佛修行应以智慧做为引导培养慈悲心,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逐步建立起怨亲平等、自利利他的观念。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1.人类人类是年轻的种族,具有坚强精神及适应能力的他们曾经面对过许多挑战。他们持续的适应和重建的能力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势力。2...
-
佛曰:“六道轮回”,在佛教看来,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这是佛教的经典理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存在死后轮回转世吗?...
-
世间万物真的有轮回吗,真的存在轮回转世吗内容摘要: 世界上真的有轮回吗 佛常说轮回,世上真的有轮回吗?有人亲自见过感受过吗? 世间万物,是不是皆是因果,皆有轮回?...
-
众所周知,地球经历的“苦难”远比我们想象得多,地球生物同样如此,可以这样说,能够成功活着的生物就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
花妖是传说中的神秘生物,容貌绝美,拥有神秘的能力。她的故事起源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花园——花仙境。花妖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花朵的地方,每一朵花都散发...
-
生物在死后或进行轮回,这是宇宙真谛所在,生死在时空中徘徊,宇宙,死后,奥秘,灵魂出窍...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