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个国家长租房政策对深圳的借鉴意义,领导们看过来~
半路杀出长租房
租赁回归主场
2017年史上最严“五限时代”调控进行到半程,2017年7月底,住建部等九部委《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以深圳、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试点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楼市风口突变,避开楼市新房增量市场,“租购并举”地另辟存量市场,“租字当头”给楼市带来的震撼,“租赁住宅元年”声东击西地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
全球各地公租房
旨在保障无房户
﹀
﹀
﹀
公共租赁住房(公租房)是由国家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及社会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世界各国均各有建树。
公租房,美国80年前开始运作
早在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美国政府对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就给予政策关注,对贫民窟进行大规模改造以提高住房的质量标准。1933年《国家复兴法》、1934年《住房法》、1937年《住房法》、1949年《住房法》确立了美国公租房运作方式,对公租房计划在美全国范围的推进发挥了主导作用。1940-1942年“罗斯福新政”后期,全美建成8个大型“公租房”项目。
延续了几十年的美国公租房制度,在满足低收入民众的住房需求和营造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公租房解决了美国低收入社会群体的住房问题,使数百万家庭受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住房压力,成为低收入民众延续生活梦想的基础。
公租房,英国800万人居住
英国申请公租房门槛很低,只要年满18周岁(某些地区16周岁)、没有拖欠曾用公租房租金即可申请。由于公租房需求大,分配到公租房常需数年等待,政府通常采用“评分体系”或“分组体系”划分优先等级。“评分体系”按照申请人当前居住环境过于狭窄、在附近地区工作、无家可归等情况计分,分数越高,在等候名单上的位置越靠前。
据英国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约800万人居住在公租房中。
廉租房,法国20% 家庭居住
自1999年以来,法国平均房价涨幅超过45%。但是,法国房地产市场并无“泡沫”,且成功在2006实现“软着陆”,这主要得益于法国政府实施多年的廉租房制度。
法国2000年立法规定,在超过5万人口城镇中,廉租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不能低于20%,以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住上好房子”。目前,法国近一万个市镇中绝大部分建有廉租房,在一些移民聚居的市镇,廉租房通常占总住房数的30%以上。
2004年,法国出售新房11万套,而当年在建的廉租房高达40万套。 在法国廉租住房制度的制约下,法国房价与居民收入比保持稳定。法国廉租住房制度不仅降低了低收入者对社会的不满程度,还是法国抑制房价上涨的重要杠杆。
公屋,香港48% 家庭居住
有资料显示,香港82.2%住房面积20-70㎡,中位数40㎡;公屋面积20--40㎡,中位数33㎡;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15㎡/人,为全球最低纪录;天水围每平方公里66607人,为全球最高居住密度。
香港的公屋制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港英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政府将土地免费划拨给房屋委员会,由房委会招标建设并分配给有需要合资格的市民租住。
香港住房自有率34%(不含居屋),31%居住在公屋内,17%居住在居屋(共有产权房,政府和居者持有比例4:6或3:7)。公屋租金中位数1500元,为私屋租金中位数10000元的15%。香港的公屋制度被世界公认为有效保障居住的典范,如今48% 即近一半中下水平收入的香港人享受着政府的住房补贴。
组屋,新加坡85% 家庭居住
1959年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时,住房短缺是当时最大的社会矛盾,200万人口中80%以上住房困难,其中40%居住在贫民窟和棚户区。新加坡政府把住房建设放在优先位置上,制定《住房发展法》,成立建屋发展局(HDB)。
新加坡公租房称作“组屋”,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修建,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住房。目前,新加坡85%家庭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其中93%的居民拥有组屋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向政府廉价租赁组屋。建屋发展局的目标是90%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中,10%的人口居住在私有房屋中。
公营住宅,日本4% 家庭居住
日本公营住宅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合作,用低廉的租金租赁给贫困低收入家庭,确保国民生活稳定和促进社会福利的住宅。
日本公营住宅约200多万套,占所有住宅总数的4%多,主要建于1966-2006年。公营住宅多为两房一厅,面积40-50㎡,入住者为平均月收入在20万日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租金水平严格按收入线确定,一般占家庭收入的18-20%,约为市场租金的55%。
国民廉租房,韩国10% 家庭居住
韩国是一个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的国家。国民廉租房是指政府为了稳定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条件,投入政府财政及公共基金,由住宅公社和地方政府建设供应的租赁公寓。韩国实行“收入越低,支持越多”方式的租赁费用制度,考虑入住者的收入水平,按住宅类型,决定不同的财政资金支持比率。国民廉租房的租金仅为市场价格的60-85%,最长租赁期30年。
韩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促进国民廉租房政策。2003年,为了扩大廉租房供应,韩国政府推出100万户国民廉租房建设计划,2003-2012年,建设了100万套国民廉租房,占住宅总数比例从2003年2.4%提高到2012年10%。
如上所述,全球的公共住房,日本公营住宅占4%,韩国国民廉租房占10%,法国廉租房占20%,香港公屋占48%,新加坡租屋占85%。最佳亚洲居住模式的新加坡,公共住房居多数;居住憋屈的香港,公共住房约占一半。
深圳:全球租赁人数
租赁占比最大的城市
﹀
﹀
﹀
据深圳住建局统计,截止2015年年底,深圳自有住房率为34%。从“深圳住房总量及租赁房占比表”可见,在目前深圳2000万左右的实际管理人口中,73.5%家庭在租房,其中租住农民房占比62.6%,工业区宿舍占比20.4%,商品房占比3.8%。
深圳1065万套存量住房,73.5%处于租赁状态。深圳租赁人口数和租赁住房占比,不仅远高于国内其它城市,而且高于租赁占比高达60%的德国、租赁占比约50%的伦敦。深圳成了全球住房租赁人数和租赁占比最高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年均常住人口新增40万-60万,决定了深圳的刚性租赁需求将长期存在。高房价背景下,新移民们大多“先租后买”,甚至长期租房成为常态。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租赁市场都是深圳楼市最大规模的房地产市场,是为主场。
深圳开发强度逼近警戒线,新增土地潜力不足10平方公里。回归住房居住属性,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土地和空间将向租赁转移,盘活存量土地和房屋并用于租赁,将成为解决深圳居住供应的主渠道。
政府保障性住房
深圳居全国前列
﹀
﹀
﹀
随着2003年《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008年《深圳市廉租房保障管理办法》、2012年《深圳市住房保障2012年度计划》实施,深圳对低收入居民实行“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廉租房制度。2007年以前,保障对象主要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2007年以后,住房保障的对象转移到户籍低收入家庭。至今累计发放廉租补贴7806.29万元,补贴3415户,配租廉租房406套。
2016年7月《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施办法》之后,深圳不再建廉租房,保障性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公租房房源优先解决廉租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
2013年8月,深圳最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推出龙悦居等四个保障房项目13496套,其中经济适用房1811套,公租房11685套。深圳“十大民生工程”龙悦居,占地面积约17.6万㎡,总建筑面积81.6万㎡,总投资28.1亿元,推出11111套30-50㎡一房一厅,50㎡的两房一厅装修房源。
2016年9月,深圳公租房源最多的龙海家园配租,项目占地面积13.5万㎡,总建筑面积70.4万㎡,总投资32亿元,18-35层24栋住宅楼12363套。龙海家园单身公寓35㎡,一房一厅40㎡,两房一厅50㎡。采用全装修交付,配备空调、橱柜等设备,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
“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对于逾350家上市公司、600万中产阶层和灰领阶层的深圳,高端、中端居住市场问题不大,最需要的是“低端有保障”,由政府或者国企负责建设或收购房源,以较低价格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充足的政策性住房。
深圳政府提供市场的保障房,无论是供应速度和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深圳在未来供应新增租赁住房和存量租赁市场上的力度和占比,也将在全国名列前茅。
人才房
深圳抢人才大招
﹀
﹀
﹀
深圳实行人才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双规并行的公共住房体系。2016年3月,深圳发布《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三大政策,未来每年人才工作预算将达44亿元;杰出人才可选择600万元的奖励补贴,也可选择200㎡免租10年的住房。
2015年《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对具有深圳户籍的新引进人才提供租房补贴,本科6000元/人,硕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2016年《若干措施》将租房和生活补贴提高至本科1.5万元/人、硕士2.5万元/人、博士3万元/人,一年之间新进人才租房补贴增加了一倍多。
为了多渠道筹集建设人才住房,《若干措施》提出:招拍挂出让的商品住宅项目用地,应配建不少于总建筑面积10%的人才住房;城市更新项目人才住房基准配建比例不低于15%;新建或扩建的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不少于总建筑面积25%的人才公寓;创新土地出让模式,在竞地价封顶后,转为竞人才住房配建比例。深圳对人才住房采用封闭流转机制:人才住房不得转变为商品房上市流转,将保证人才住房“只增不减”。
2016-2017年远洋新天地、塘朗城、招商中环、中粮天悦壹号相继被人才安居集团或区政府整购做人才公寓。2017年7月,南山后海10万+豪宅区和北区金融总部之间一块4230㎡原规划的消防站的地块,加建13000㎡人才保障房。2017年 12月,香蜜湖片区10万+豪宅项目深业中城,420套130-230㎡大户型公寓转售为租做人才长租公寓。深圳人才住房将得到政府和社会的供给保障。
公租房
“夹心层”有保障
﹀
﹀
﹀
公共租赁房,是政府为解决既买不起安居房又不够廉租房条件的“夹心层”的公共住房。对中低收入群体以低于市场价提供公租房,能够降低其生活成本,是一项惠民政策。公共住房的制度体系能够不仅让低收入家庭、人才家庭,也让其他买不起房的中等收入家庭都有机会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
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公租房放在网上认租,年满18周岁的本市户籍家庭为单位均可申请公租房轮候,公租房面积以40㎡为主。截止2015年7月27日的深圳公租房轮候库的轮候家庭41006户,截止2017年11月11日在库家庭114792户,深圳房价高企不下,公租房轮候家庭与日俱增。
2013年11月《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与配租暂行办法》发布,12月初开始申请轮候。从“深圳近年保障房建设及供应统计表”中可见,深圳保障性住房中,公租房供应量超过安居房。建立轮候册后第一个公租房项目深康村2014年供应公租房2790套,2015年供应公租房3290套;2016年供应公租房5761套;2017年供应公租房13356套,公租房供应逐年增加,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支持和保障逐年提升。
根据《深圳市十三五住房建设规划》,深圳将供应30万套商品住房,40万套保障性住房(含人才性住房),其中70%为租赁住房。值得关注的是,4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量,超过了深圳特区成立30多年来建设的政策性住房总和约35.6万套,也超出了“十二五”期间深圳商品住房供应总量35.7万套。从“未来3年深圳房地产整体市场走势预测”图可见,今后3年安居房和公租房的供应量和新房占比将大大增加。
深圳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要求深圳市户籍、名下无房。而深圳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的入户门槛最低,35岁以下大专生、45岁以下本科生可以直接入户。只要是人才,来了就是深圳人。买不起房不要紧,还有公租房可以申请居住。
深圳公共住房的供应比例正在加大,住房供应体系正在发生改变。在深圳的新建住房中,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的比例,深圳“十一五”为20%,2010年达到25.5%,“十二五”规划35%,“十三五”规划或达35%。按照《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1-2015)》,到2050年,深圳将力争实现保障性住房套数占全市住房总套数的50%,建立“双轨并行”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一半公屋一半商品房的香港模式。
存量市场
提升居住品质
﹀
﹀
﹀
新建公租房尚需时日,存量房是最易大力扩充的租赁住房市场。在深圳初步形成的“以租为主、租售并举、先租后买”的住房消费模式中,存量房尤其是城中村功不可没。
深业、万科进驻城中村
城中村是深圳多年城镇化以来最典型的缩影。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深圳,1000余万人居住在城中村,占有深圳62.6%存量房的城中村,是深圳最大规模市场化的廉租房,不仅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居住问题,而且成了每年涌入的大学毕业生、外来人群来深落脚的“第一站”。
近年来深圳蜂拥而起的长租公寓热,2012年,深圳长租公寓仅1家;2014年,微家公寓、warm+公寓等发展至7家;2015年,魔方公寓、you+国际青年社区先后在深圳布局;2016年,深圳长租公寓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发展突破100家。深圳长租公寓房源大多来自旧工业区、旧住宅区以及城中村。长租公寓主打有格调的硬件装修和有情怀的服务,打造年轻人的聚居空间。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说,虽然长租公寓租金略高于农民房,但年轻群体还是看中了长租公寓的居住氛围和便利配套。
为了配合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的政策,深圳在2017年8月提出,“十三五”期间将通过收购、租赁、改建等方式收储不低于100万套(间)村民自建房或村集体自有物业,经质量检测、消防验收等程序后,统一租赁经营、规范管理。城中村改造对存量物业升级完善,将大大地改善城中村存量房的居住品质。
2017年 12月27日,深业集团“租居新时代”,发布深业柠盟、深业有居、深业上居及深业颐居四大长租公寓产品线。深业柠盟以小户型为主,设计创新,提供更多的共享空间,福田区水围村柠盟人才公寓改造升级29栋农民房,总建筑面积约1.5万㎡,提供504套设施齐全的人才公寓。深业集团保本微利地体现着国企责任。
2017年12月30日,万科首个城中村改造“泊寓”长租公寓品牌首栋样板楼在“IT第一村”坂田新围仔村揭幕,该村占地7.89公顷,共有226栋建筑,居民6093户。除了新围仔村,万科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还包括福田玉田村、坂田上雪村等。万科希望将这一模式在多个城中村中复制,形成一个庞大的社区运营板块,纳入其整体的物业管理、长租公寓、社区商业业务之中,最终成为全国最大的社区运营商之一。
商改租,存量变增量
在一线城市中,商务公寓是住房供应的补充和组成部分。由于不限购不限贷,商住项目因投资客大量涌入而遭北上广严打“商改住”,2017年2月4日,广东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鼓励新建租赁住房,允许将在建、建成和库存的商业用房,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不变,土地用途调整为居住用地。深圳的商业用房改变用途做租赁住房在政策上受到鼓励。
城中村的长租公寓,只能提升居住品质,并未增加租赁住房数量。而“商改住”可为租赁市场增量,作为增量市场的扩充,增加新的居住的优质空间和数量。深圳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市场主体将自有商业、办公用房、宿舍等,改造为租赁型人才用房,由所在区政府给予适当的改造和运营资金补贴,这将有助于盘活存量商办物业,提高住房租赁市场的供应面积。
增量市场
分流新房需求
﹀
﹀
﹀
在风头正盛的租赁市场中,公租房不足以分流新房,农民房、长租公寓作为存量房也不影响新增房源,而本是商品房的长租房,在减少新房的新增房源的同时,也分流了新房市场的需求。尤其长租房的租客主要是深圳支柱产业的中高端需求,不仅分流了刚需需求,甚至分流了刚改需求。因此,增量市场的长租房更受市场关注。
长租市场是2017年的一大热点,从国家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类落地政策,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扶持力度。全国有近20个一二线重点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争相出台住房租赁相关政策,鼓励租赁、人才照顾、租房落户、租售同权、保障监管等。
2018将拍多块租赁地
2017年深圳宅地拍卖不仅为深圳近年土拍宅地最低值,而且2017年11月10日,深圳出让的是首宗“只租不售”龙华地块,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势在必得地拿下。
2017年9月1日,深圳出台完善土地供应管理若干意见指出,对于只租不售的人才和保障住房将实行划拨用地,产权归国家机关所有。同时要求,除福田、罗湖、盐田区外,其他行政区、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应于2018年6月底前至少供应一宗地块,用于全部建设自持租赁住房或商务公寓。
深圳在2018年6月之前,平均每个月将有一块“只租不售”地块推出,超过了近年深圳每年商品住宅仅推出2-3块地的频率和数量,表示了政府介入租赁市场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棚改”新增量,均为租赁房
在“租购并举”的政策引导下,一线城市纷纷在公共住房和租赁市场发力,广州首倡“租售同权”,北京提出“共有产权”,上海划出一个“租赁城区”,而深圳则聚焦棚改。
深圳“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公共住房供应量要大于商品住房供应量。实现住房的多元化,加大公共住房的供应,不仅土地优先供应,公共住房除了公租房,还有人才住房,以及培育租赁市场。2017年8月1日,深圳《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把20年以上的存在住房质量安全隐患、使用功能不齐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的“老破旧”旧住宅区,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棚改采用“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公共住房”的模式,住宅部分除回迁安置房以外,全部用于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深圳“棚改新政第一村”华富村是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2017年6月,福田区政府启动华富村旧改意愿征集工作,按建筑面积1:1.18,套内1:1回迁补偿。华富村东区和西区共有业主2314户,除企业单位房和政府周转房外,业主私人住房共1940户。9月2日华富村签约工作正式启动,仅用9天便取得99.1%的业主同意,达到《房屋搬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
城中村、旧住区及旧商业区改造基本超过6.0,2017年全市公示与公告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平均容积率6.79。深圳有老住宅区,容积率1.5-2.0之间,明显低于城中村容积率3。如果在今后10年内深圳215个老住宅区相继棚改,其供应体量不可小觑,除了回迁房之外,能够释放出大量的人才住房及保障性住房,棚改将由政府主导国企开发,深圳的公共住宅将与日俱增,将与开发商主导的城中村及旧工业区城市更新商品房平分秋色,政府将主动地在深圳住宅市场上顶起半边天。
建行“按居贷”,支持长租房
11月3日,深圳建行宣布进入深圳住房租赁市场,联手招商、华润、万科、恒大、中海、碧桂园、星河等11家房企,首批推出5481套长租房源,并发布中国首款个人住房租赁贷款产品“按居贷”,贷款期限3-10年,额度最高100万,租赁按揭利率低于买房按揭利率。
11月16日,深圳建行与星河地产签订协议,沙井星河荣御2687套40-180㎡精装住宅全部由售转租,占深圳首批长租房源约50%,成了深圳乃至全国规模最大、最优质的长租社区。
11月18日,建行深圳分行发放了全国首个个人租房贷款,龙华润达圆庭200多套房源的租户之一李拓成了建设银行“CCB建融家园”首位长租贷款客户。32年前在深圳发放全国首笔个人买房按揭贷款的深圳建行,2017年发放全国首笔个人租房按揭贷款。
深圳建行联手的开发商大多是品牌开发商,过往开发的小区均有良好口碑,并有开发优质物业的丰富经验。建行提供的长租房源,比农民房的环境更好,比长租公寓的面积更大,比单体楼的环境更好,是有园林有配套的小区房,更适宜于家庭居住。
长租房避免了过往租赁房和长租公寓的租期短、经常更换租赁场所的弊端,“长租则安居,安居则乐业”,租期3-10年的长租房起到了家庭安居、人心思上的积极稳定的社会效果。
深业中城:豪宅转售为租
2017年 12月27日,深业集团发布“租居新时代”深业柠盟、深业有居、深业上居及深业颐居四大长租公寓产品线时,最令人吃惊的是位于香蜜湖片区10万+豪宅项目深业中城,将定位深业上居长租公寓产品,420套130-230㎡大户型公寓转售为租做持有物业的长租人才公寓,不再在市场销售。
作为深圳最大有国有房企,目前深业集团已持有香港、深圳总建筑面积37万㎡超10000间长租公寓,将成为深圳租赁市场的国家队主力军。
碧桂园挺进长租公寓
近年“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碧桂园突飞猛进,2015年销售额1402亿元,2016年3088亿元,2017年5508亿元,三年以来光速增长,超越万科成为全球新晋住宅老大。
在各大房企争相布局长租公寓市场之际,2018年1月5日,“BIG+碧家国际社区”宣布深圳区域已签约6个项目,持房量逾1500间,其中东门、塘坑、天安云谷三店500间将在1月中旬开业。这是继元旦前夕,碧桂园发布在三年内建设100 万套长租公寓、首个长租公寓在上海亮相以来,碧桂园在深圳推出的长租公寓项目正式亮相,并宣告未来碧桂园将在深圳各区都设立长租公寓。
最先亮相的东门店15-28㎡单身公寓位处罗湖中心,邻近地铁老街站;塘坑店有单身公寓、一室一厅和loft三种户型,毗邻地铁塘坑站;旗舰项目天安云谷店集22-32㎡长租公寓、联合办公和创意商业为一体,紧邻地铁10号线岗头站,联手凤凰优选、凤鸣空间等自有资源,打造具有BIG+特色的生活“寓乐圈”,为实现“长租城市”战略目标做出示范。
围魏救赵,租购并举声东击西
釜底抽薪,租赁分流新房市场
﹀
﹀
﹀
2017年12 月 2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深圳依托现有市属国有企业深业集团及万科、碧桂园等上市房企,先行进入租赁市场。在“十三五”期间,除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外,将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租赁、资产划转等方式收储不低于10万套房源,开展住房租赁业务。全城上下各显神通地大力进军租赁市场,如同围魏救赵,市场聚焦“租字当头”,弱化对商品房的关注,市场热点的转移,起到了声东击西的效果,最终实现“房住不炒”。
随着房价高企以及青年人对房产观念的转化,2018年楼市发展主旋律,被定调为“房住不炒”“租购并举”“住有所居”。批量级租赁住房蜂拥入市,将改变市场预期。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的长租房,将成为租赁市场的新宠,成为分流商品房市场的主力。
人才安居房争夺市场上最具购买力高端人才的高端市场,长租房争抢高新技术企业骨干的中端市场,长租公寓吸引大学毕业生的中低端市场,公租房包销中低收入家庭的低端市场。深圳立体型的公共住房及租赁房源供应体系,将逐步挤占商品房的市场份额,主动分流高中低各端的市场客户,起到了房地产市场釜底抽薪的作用。多元的供房体系不仅解决了千军万马挤上商品房独木桥,也舒缓了房价上涨的市场压力。
相关阅读
-
hi 我是大橙子今天又给大家求来了一些复试热点资讯,还没准备经济学复试热点的同学抓紧时间背了!热点一:注册制改革——金融考试热点热点事件:2月17日...
-
学生可以通过做兼职、自媒体写作、现场直播等方式赚钱。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外语翻译、做网站编辑、成为游戏职业玩家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差赚钱...
-
Genome Biol:发现人类血液含有无细胞的微生物DNA
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癌症的大多数生物标志物是人类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联系,这为研究微生物DNA的存在作为一种识别和可能预测疾病的方式提供了机会。...
-
强“双基” 提能力 转作风 | 天然气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创新开展“每日一学”学习专
从第三季度初,工程分管副总王国厂、工程管理中心经理韩海南多次下一线调研基层管理人员、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对国家、行业法规的了解程度,通过摸排...
-
湖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今年还考教育热点吗?变成统考了我们怎么学?
教育热点是教育学考研初试必须关注的重要信息。要知道教育学考研并非以往考研口中的“背诵就行”,它并不是死考书本上的内容。...
-
戴博表示,比起地缘政治,应对科技发展将成为塑造世界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比起单纯的中美双边关系,新兴科技将在未来40年对世界形势和人类社会带来更重大的影响。...
-
2020年山西事业单位招聘时政热点:每日新闻播报(8.20)
2020年山西事业单位招聘时政热点:每日新闻播报(8.20)...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他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始终站在全球视野与时代发展的高度...
-
全球几乎都在贸易逆差,那么谁在顺差?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谁在顺差?全球几乎都在贸易逆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答案很简单,因为有了逆差,才会有顺差,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其实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这一事实从侧面说明了一点...
-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摄影记者弗兰克·菲施贝克个人照在现代汉语里,人们还是每每习惯于将外国人称为“洋鬼子”,在粤语中还有“番鬼”、“鬼佬”、“鬼妹”的说法。...
-
最新时事政治热点新闻素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