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世界知名科技园区报告范本.ppt 69页

世界知名科技园区报告范本.ppt 69页

时间:2023-10-11 10:09:36 作者:
摘要:世界知名科技园区报告范本.ppt,国外科学园区 高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同的叫法和定义

国外科学园区 高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同的叫法和定义,在本章节的讨论中统一称为科学园区(Science Park) 全球科技园区大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但仅2000年至2002年之间,就有18%的新园区诞生,可见科技园区增长势头之猛 全球科学园区的地理位置分布 按占地面积,全球科学园区大致可分成大型、中大型、中小型和小型园区 按管理体制分,主要有五种模式 探究世界主要的软件园,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共同遵循塑造聚集产业创新能力的规律 软件园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产业聚集、知识创新、政府和市场推动三大驱动力 科学园区内企业的主要类型和所属行业 发展趋势 世界科学园区的关键成功要素 世界科学园区案例研究 基本情况 硅谷的地理位置 硅谷聚集了逾16600家高科技公司,其中约有1000余家将总部设在硅谷 硅谷的发展历程同斯坦福大学的变迁,以及美国经济的兴衰息息相关 硅谷的发展历程同斯坦福大学的变迁,以及美国经济的兴衰息息相关 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近十年硅谷工作岗位增长最多的是软件业、技术相关服务和计算机硬件 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统计,硅谷吸收了全美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并吸引了世界上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其中落户 吸引风险投资数额最大的是软件公司 关键推动力 硅谷模式的关键成功要素 世界科学园区案例研究 安蒂波利斯科技城基本情况 安蒂波利斯科技城地理位置 安蒂波利斯科技城企业构成 园区内租户和工作岗位增长情况 安蒂波利斯科技城以小型企业为主 园区的管理机构 园区的生活服务由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公司提供 关键推动力 安蒂波利斯科技城的关键成功要素 世界科学园区案例研究 爱尔兰软件工业概述 基本情况 爱尔兰国家科技园鸟瞰图 国家科技园为园区内的公司提供包括物业管理和规划、市场推广、大学联盟和IT设施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关键推动力 世界科学园区案例研究 印度软件技术园区软件业的增长 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壮大和蓬勃发展,与政府出台“软件技术园区计划”息息相关 班加罗尔软件基地基本情况 班加罗尔软件园的主要业绩增长 园区的租户构成和相应服务 关键推动力 关键成功要素 印度政府对软件技术园区优惠政策要点 世界科学园区案例研究 基本情况 区位 城市规划和发展 发展历程 关键推动力 关键成功要素 日本筑波模式和美国硅谷模式的比较 世界科学园区案例研究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入园企业数量和营业额增长 分行业营业额 园区建设以“四个化”为方针 新竹科学园区确立了“厂商服务,区内完成”的原则,提供厂商一体化的服务 园区管理局组织架构图 招商对象 优惠措施 关键推动力 关键成功要素 建设方针 高科技化 学院化 社区化 国际化 选定具有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的六大支柱产业: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通信、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 利用园区技术和智力优势,发展高层次教育 园区建设体现优雅、洁净、美观、使用的原则 充分吸收先进国家经验,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注重国际合作 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 同业工会 管理局 管理局为园区最主要的行政中心,提供:企划 投资服务劳工行政 工商服务工程建设 地政管理咨询网络 公共福利医疗保健 仓储服务环境保护 消防救灾安全防护 推广市场,促进同业的共同利益,下设: 企划管理委员会 进出口作业委员会 财务会计委员会 人力资源委员会 宽频服务网络 音频/视频服务 银行 商务中心 汽车租赁 保安 餐饮 通信 印刷 广告 翻译 建筑工程 个人设备 复印 公共服务 具有资质的审计师/会计 房地产 运动休闲 杂物 加工和精细加工 培训 运输 旅行社 咨询 设计 驾驶学校 职业中介 美容美发 家庭/办公设备 旅馆饭店 工业清洁/保养 保险公司 邮件/包裹递送 数据来源:/uk 高等学府 由皮埃尔拉菲特教授倡议创建科学学院以来,周边大学和科研机构一直是园区的创新动力 民间力量 创建科学园区的设想的到了当地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成为园区建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地政府基于旅游与科技并重的“双脚理论”,希望藉发展一个科学园区来平衡当地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南欧的经济中心,因而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 量身定做的公共研究 便利的交通 良好的生活 品质 说明 直接国际联系,包括45条定期航线,实现“条条大路通‘Sophia’” 通信设备、ATM平台、网络等 公共高等教育及研究都是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来建立,并发展出特别的培训计划 完善的生活 服务体系 旅馆及餐厅为会议及商业晚餐提供良好场所,对参观访问者也很方便,商业中心也提供暂时设备给新建的公司 园区内有中心森林绿化带,确保了高质量的生活品质 美国-硅谷 法国-安蒂波利斯科技城 爱尔兰-国家科技园区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日本筑波科技城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自1996年以来,软件产业中的“黑马”——爱尔兰接连创造世界IT业的“神话”。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而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和产业化又得益于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与企业的相互衔接和紧密结合,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国家科技园 爱尔兰国家科技园始建于1984年,它使企业与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的纽带,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中介、孵化服务。目前,该园已有90多家科研开发和生产的高技术企业 爱尔兰软件业的最大特点是软件本地化。概括地讲就是,国家科技园吸引跨国公司入驻爱尔兰,利用本地人才进行本地化,促成爱尔兰本土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面临的挑战:缺乏本土创新。爱尔兰虽然在吸引外国公司方面颇为成功,但调查显示缺乏创新活力,原因是大多数公司更愿意将最具有创新性的研发活动放在本国内进行, 如美国仅有10%的研发在国内进行 创建时间:? 1984 定位:? I.C.T. [信息与通信技术], 材料和电子商务是国家科技园的三大主打产业 规模:? 650 英亩(约2.6平方公里), 80家公司, 30幢建筑, 5,400名员工. 园区构成:? 园区内约有77家公司从事科研,其他企业则为之提供紧密相关的行政服务,如寻找风险 投资园区本身不提供餐厅、酒店和银行等服务,一般采取市场化操作 知名租户: BT/Digifone, Dell, Worldcom 管理机构: 政府+大学:园区由爱尔兰地区政府下属的Shannon Development公司和 Limerick大学共同管理? 专业管理公司:园区同时设有一家专业管理公司The National Technological Park Plassey Ltd. ,负责制定租户资质要求和园区发展指导方针 周边大学联盟: University of Limeric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物业管理和规划-园区管理公司负责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并提供保安、景观美化和园区的日常维护. 孵化基地 - “The Innovation Centre”为设立在园区的公司提供业务发展建议、担保、早期投资基金、顾问服务和办理执照 市场推广- 园区管理公司提供市场推广活动,帮助提升园区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尽管园区是A.U.R.P.(大学研究园协会), I.A.S.P. (国际科学园协会)和 U.K.S.P.A.(科学园区联盟)的成员,但园区管理公司经常性地对国外同类园区进行行业对标,以保证国家科技园保持其世界级的领先地位 大学联盟- 园区积极发展园区公司与周边大学的联系 IT基础设施- 通过Shannon Development和Esat Business的合资公司,园区铺设光纤,为企业提供一流的传输系统。国家科技园是爱尔兰第一个数字化的科技园区 基础设施包括: business voice, managed bandwidth, broadband L.A.N. interconnect, A.T.M. and frame relay, and Esat Net (e-mail, internet access and web hosting services, I.S.D.N. and dial-up connections) 政策上的支持 爱尔兰政府每年将20%以上的预算投入教育系统 对专业应用人才进行培训 为欲设立企业的软件公司提供支持 协助软件公司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工作 爱尔兰驻海外机构积极为软件公司开拓国外市场 财税方面的激励? 园区为入驻的公司提供优惠的税率,到2002年底为止,税率维持在10%;此后,略微提高到12.5%2 创新孵化基地为Limerick 大学校友提供资金上的帮助, IR£10,000 - 50,000的种子基金一般可换取公司30%的股权 美国-硅谷 法国-安蒂波利斯科技城 爱尔兰-国家科技园区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日本筑波科技城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印度软件技术园业绩显著 印度软件园区的增长速度很快,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60% 1991年至1992年,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产值为43亿卢比,而1999年到2000年则达到1720亿卢布,占全国软件产值的90%以上 软件出口世界各地 软件出口的目的地主要为美国(60%),其次为欧洲、日本、东南亚和西亚等 1996-2000产值增长图 亿美元 CAGR=61.6% STPI 政府 企业 指导、管理 合作 服务提供商 说明 STPI全名为Software Technology Parks of India,是印度电子工业局为推动印度软件出口而设立的非赢利性组织 1991年,印电子工业局(现信息技术部前身)发起“STPI”计划,此后逐步在全国设立了十多个国家级软件技术园区,加上省级软件园区共21个。

班加罗尔是第一个国家级软件技术园 “STPI”计划保证了印度软件出口的基础设施和行政管理支持 STPI 创建时间:? 1991正式被印度政府设立为国家级软件园 园区愿景:成为“亚洲软件之都”;2008年软件出口达到150亿美元 定位:?高技术中心,主要从事高技术的软件开发及服务 规模:?约有5万名高级技术专业人员 园区内知名企业: HP, Digital, IBM, Motorola, Oracle, Siemens, MS, Sony, 中国华为等 管理机构: STPI 投资方:园区耗资60亿卢比,由卡纳塔克邦政府、印度塔塔集团与来自新加坡的资金合资建成。邦政府只占20%股份,其它两者各占40% 周边大学: 印度科学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验室、印度理工大学等 地理位置 Bhubaneshwar Coimbatore Mysore Manipal Pune Navi Mumbai Hyderabad Delhi - HQ Jaipur Noida Mohali/Chandigarh Chennai Hubli Guwhati Srinagar Indore Vizag Aurangabad Mangalore Shimla Kolkata Gandhinagar Thiruvananthapuram Lucknow Bhilai Nagpur Kanpur Bangalore 印度软件园区遍布全国,许多园区通过卫星通讯设备与全球保持通信联系 班加罗尔园区软件出口增长 班加罗尔园区软件公司增长 班加罗尔园区软件公司增长较快,1992年只有13家,到2001年3月已经达到812家 个 CAGR=58.2% 亿美元 CAGR=169% 园区服务 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尤其是通信设施 提供光纤通讯、宽带网络和卫星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保障服务 通过卫星地面站与国际用户保持联系公司编程人员能随时调用网内世界各地信息 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器 管理中心行使政府职能,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企业提供单一窗口服务,快速审批项目,快速办理软件出口手续 为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各项支持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实施和咨询服务 可行性分析 项目管理、实施、培训、过程开发 园区租户构成 软件园内的企业可分为两类: 软件企业:集成电路、电讯、系统软件 后端服务企业:资讯化服务,企业流程外包,客服中心/技术支持 应用软件 39.4% 服务公司 18.2% 通信软件 17.7% 集成电路设计 8.3% 系统软件 16.4% 政府主导 国家目标:十年之内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大国和最大的软件制造、出口国——印度总理 Atal Behari Vajpayee 印政府通过“软件技术园区”计划,投入了大量引导资金用于建设软件技术园。

平均每个园区的投资约110万美元,主要用于园区内基础设施,其是通信设施的建设 雄厚的学术力量 班加罗尔作为印度的教育中心,有印度的“科技发电站”之称 建园时正处于从军工设计向软件设计发展的过程 市场推动 市场对软件的需求巨大,印度每年出口的软件60%以上销往美国 8小时的时差使班加罗尔和硅谷产生联动效应 世界级的IT设施 丰富廉价的 人力资源 高效的管理 体制 优惠的经济 政策 说明 园区管理机构作为印度政府部门的派出代表,简化各种程序,实行“一个窗口”的一站式服务 高科技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在1992年就和美国之间架设了印度第一座卫星通讯设备,园区内的通信设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内有大量的软件人才。在班加罗尔周围有10所综合大学、70家技术学院,每年产出1.8万名电脑工程师,成为班加罗尔最珍贵的资产 如:企业经营头8年可免除货物税、免征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的所得税、取消进口许可证制度、允许园区内建立外国独资软件企业等 允许建立全额外资企业。外方用技术决窍转让费、版税、股息投资的本息,在缴纳相应的所得税后,可全部汇往国外 软件园区成员企业进口资本货物时,免征任何关税 允许进口二手资本货物 成员单位的货物在海关保税期为5年,若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可延长到10年 园区成员单位国内采购免交地方税 在国内保税区可销售相当于其出口产值50%的产品 2010年前免交公司所得税 按净外汇科目计算,软件园区成员企业承担的出口义务为:5年内出口25万美元,或出口该企业进口货物到岸价5倍的产品 美国-硅谷 法国-安蒂波利斯科技城 爱尔兰-国家科技园区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日本-筑波科学城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创建时间:?1960年 愿景:筑波科学城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成为建立在全国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基础上的领先的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 目的:筑波科学城帮助缓解东京拥挤的环境,平衡东京大都市地区的发展 定位:? 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 规模:现有人口18.9万,规划人口35万,其中研究教育区人口6.6万,规划10万,周围郊区现有12.3万人,规划25万 管理模式: 建设资金全由政府承担 研究教育机构 国家研究教育机构 :46所国家研究教育机构,主要涉及教育、建设、科学和工程、生物和通用(common use)约1.3万名员工为这些机构服务,其中8500名是研究员,大约占日本国家研究机构预算和人员 私人研究机构 :在工业园区和周边郊区有许多私人研究机构,它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医药、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工程、建设等,大约4500名研究员在私人研究机构中工作 日本筑波科学城位于东京东北约60公里处,北依筑波山,东临日本第二大湖霞个浦,距国际机场40公里 筑波科学城面积 284平方公里,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交通发达,有完善的公路和铁路网络 研究教育区 研究教育区位于筑波科学城中心,大约占地27平方公里,是一个全面规划的城市,聚集了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

内部公共服务区、居住区、公园齐全,主要道路沿南北和东西方向,并建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例如市政管线、社区中央供热和空调系统、有限电视系统、通信设施、人行系统、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一个图书馆、一个博物馆,以及作为整个城市标志的筑波中心。 郊区 郊区占地约257平方公里,计划沿新Joban干线周边地区进行城镇化开发,同时保留自然和乡村环境,这里聚集大量的私人研究机构。 开发计划 随着“新Joban干线”和“Ken-o Do”(大都市内部城市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1996年科学和技术基本规划的颁布,根据“筑波科学城建设法案”修改的规划方案指导新的发展阶段(筑波第三阶段开发)。1996年7月,“筑波科学城区域规划”和“周边地区发展规划”根据该法案进行了修改,修改规划描述了21世纪的筑波科学城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和一个功能完备、自给自足的核心城市,并成为一个与周边乡村环境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模范城市。根据修改规划,筑波科学城的开发将与中央政府、当地政府机构和其它相关机构密接联系。 日本内阁批准筑波地区成为新科学城的地址 1963 内阁决定成立学术新城建设发展总部 1964 开始购买土地 1966 决定进行新城镇居住区发展工程,集体政府和公共办公室设施工程和城镇公园工程,开始了土地重新调整,确定这些工程的用地 1968 “筑波科学城建设法案”颁布并实施 1970 科学城建设促进总部办公室制订了“筑波科学城建设总体规划”和“筑波科学城公共和社区设施发展规划总结” 1971 政府职员开始搬进公务员居住区 1972 筑波大学成立 1973 43个研究和教育机构准备开始运营,同年完成“研究和教育区建设规划” 1980 “周边郊区发展规划”获得批准 1981 筑波中心大楼开张 1983 “国际科学和技术展览会”( Tsukuba Expo‘85)在筑波召开 1985 通过合并现有的城镇和农村,筑波城正式形成 1987 新的筑波计划草案出台 1989 “科学和技术基本规划”确定 1996 决定了对“科学教育区建设规划”的修改,同时“周边郊区发展规划”的修改也获得通过 1998 政府主导建设模式 制订决策 法律保障 发展的计划协调 规划、土地开发、配套建设 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公屋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开发 研究教育机构 筑波科学城有46个国家级研究机构与教育院所,拥有众多的私人研究机构,聚集了包括众多外国研究人员在内的1.3万名多学科的高水平的研究人才,从事着从宇宙航天到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 中介机构网络 筑波科技园区从1979年开始到1980年为止,就诞生了10个非官方的起中介机构作用的信息交流协会,如环境研究协会、应用地学研究协会、地球科学研究协会、构造工学研究协会等。

到1991年,这种非官方的信息研究协会已达到近100个,有力地促进了筑波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活动 宽松的创业环境 封闭型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机制 风险投资体系完善 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主要靠政府拨款及大公司投资 投融资机制 快、新、优 以基础科研为主,新技术开发慢 科研开发机制 鼓励和提倡个人奋斗 个人意志受政府计划的束缚 动力机制 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相互联系的产业带 政府垂直领导,科研机构相互独立,缺乏沟通 组织机构机制 依靠内在的创新环境 完全依靠政府指令 形成机制 市场主导 政府主导 体制模式 硅谷 筑波 项目 美国-硅谷 法国-安蒂波利斯科技城 爱尔兰-国家科技园区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日本筑波科技城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创建时间:?1980年 园区设立的宗旨:在塑造台湾高品质的研发、生产、工作、生活、休闲的人性化环境,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引进高科技技术,建立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促进台湾产业升级 产业定位:? 以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光电、通信、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为六大支柱产业 投资:当地政府共投注新台币约308亿元于园区的软硬件建设 规模:现已开发新竹科学工业园区625公顷及竹南基地118公顷 租户数量:至2001年引进高科技公司312家 租户代表:大智电子企业股份有公司(TAMARACK MICROELECTRONICS INC.),上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DMTEK INCORPORATED) ,罗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OGITECH FAR EAST LTD.),正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COM CORPORATOPN)) 管理模式: 由政府直接管理 周边大学:交大、台湾清华、工业技术研究院等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位于台湾西北部的新竹地区,地跨新竹县、市 园区距离新竹市中心约15分钟车程,公路交通以中山高速公路为主,距台北70公里,至桃园中正国际机场车程约50分钟,往北到基隆港、往南至台中港分别需约两小时车程。

另外亦可经由国道三号高速公路自台北经竹东直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铁路交通则以贯穿台湾西部的纵贯线铁路为主,新竹是北部大站之一 企业数量 营业额 个 新台币亿元 台币亿元 集成电路 电脑及周边设备 通信 光电 精密机械 Report for SPSP ? * ? 2003 BearingPoint, Inc. 高科技业* 业务和系统一体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科学园区是由专业人士管理的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促进创新和有关的商家和研究所的竞争来使当地的财富得以增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科学园区刺激和管理高校中知识和技术。 —— 国际科学园区协会官方定义 2002年2月 ---------------------------------------------------------在此定义中,科学园区与科技园区(Technology Park )、研究园区( Research Park )等同义。 科学园区是指从事企业支持和技术转化行为的区域,这些行为包括: 鼓励和支持创新导向的、高增长性的和基于知识的企业在其中创办、孵化和成长 提供环境使大型的跨国企业通过它与某个知识创新中心建立起紧密的互动,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与大学或其他高等研究机构具有正式的和运作上的联系 —— 英国科学园区协会 2002年年报 科学园区的定义 国际科学园区协会 2002年10月统计数据; 钟坚 2001 1960-69 1970-79 1980-89 1990-99 2000… 2% 2% 30% 48% 18%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首建科技园区的时间 全球科技园区 18%的园区在2000年以后2建立 国家/地区 国家/地区 时间 时间 美国 苏联 日本 丹麦 澳大利亚 法国 以色列 英国 比利时 韩国 加拿大 台湾 荷兰 意大利 瑞典 德国 芬兰 爱尔兰 新加坡 中国大陆 1951 1957 1963 1965 1965 1969 1970 1972 1972 1974 1977 1980 1980 1982 1983 1983 1982 1980 1980 1980 ??? 位于居民数少于50万的小城市 位于居民数多于100万的大城市 临近大城市 位于居民数在50-100万的中型城市 临近小城市 临近中型城市 位于乡村 多数园区位于小城市 科学园区与周边大学有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