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我国综合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6月3日于上海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比上年提升1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从具体得分看,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72.5分,比上年提高2.6分,与英国、芬兰、法国、爱尔兰等排名10位至13位国家间的差距为0.2~1.8分,差距进一步缩小。
那么,从主要指标来看,中国创新能力如何?中国创新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未来,中国创新的发展潜力表现在哪里?针对上述公众关心的问题,作为报告研究和发布单位的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冬梅进行了解读。
从主要指标看中国的进步
根据报告,在构成国家创新指数的5项一级指标中,中国的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均比上年提升1位,知识创造和企业创新排名与上年持平,创新绩效各指标间仍有较大差异。
创新资源是一国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中国创新资源排名第18位,比上年提升1位。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达到2974.3亿美元,占全球的17.5%,稳居世界第2位;全社会研发经费的GDP占比为2.14%,排名第14位;研究与发展人员总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研发人力投入强度排名不变,位列第33位。
知识创造水平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产出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中国知识创造排名第7位,与上年持平。2018年,中国SCI论文数量达到39.8万篇,占全球总量的18.1%;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4.6万件,位居世界第1位;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81.3万件,排名第2位。
企业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中国企业创新排名第11位,与上年持平。中国三方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快速提高,排名第3位;万名企业研究人员PCT申请量排名第20位,上升两位;企业研发经费与工业增加值之比、企业研究人员占全部研究人员比重分别排名第16位和第11位。
创新绩效是一国开展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和影响的集中表现。中国创新绩效排名第15位,与上年持平。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排名世界第2位;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为31%,排名第3位;劳动生产率和综合能耗产出率与创新型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分别排名第38位和第36位。
创新环境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国创新环境排名第19位,比上年上升1位。中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仍位居世界前列,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和风险资本可获得性均排名第8位。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和职业培训质量分别排名第19位和第24位,均比上年上升1位。创业文化排名第19位,比上年提升两位。
虽然创新绩效排名与上年持平,但各指标间有较大差异。“其中几个指标应该引起关注,比如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的经济产出排名仍相对落后,这表明我们的经济转型还是非常必要的。”刘冬梅指出。
中国创新能力在中高收入国家中优势突出
报告显示,世界创新格局依然较为稳定。根据国家创新指数历年结果的分析发现,40个国家可以划分为三个集团: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主要为欧美发达经济体,均为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第16位至30位为其他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经济体,属于第二集团;第30位以后多为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集团。
从各国排名来看,美国优势全面,是世界创新能力最强的一极,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继续占据首位。欧洲地区是创新能力整体表现强劲的地区,9个国家进入第一集团,第二集团国家也主要被欧洲国家占据。其中,瑞士综合指数排名第4位;瑞典排名第5位,比上年上升2位;丹麦、德国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7位,均比上年下降1位;荷兰、英国排名第9位和第10位,与上年持平;芬兰、法国分列第11位和第12位,均比上年上升1位。亚洲地区主要国家表现优异,日本和韩国依托其突出的企业创新表现和知识创造能力,分居第2位和第3位;中国超越新加坡,综合排名分别居第14位和第15位,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创新发展亮点;印度排名第39位,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改善,排名分别提升1位和4位。
“中国创新能力稳步上升,大幅超越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中高收入国家中优势突出。”刘冬梅介绍,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771美元,在世界40个主要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南非、巴西、土耳其和墨西哥,“但是,中国创新指数得分已接近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
未来整体创新能力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刘冬梅认为,相比美日韩等创新强国而言,中国由于基础薄弱、创新资源积累不足,创新指数得分相对较低,未来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实力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
中国除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外的3个一级指标得分均低于60分。企业创新得分为57.0分,比上年下降了0.1分;创新绩效得分为59.1分,比上年下降了1.7分。相对而言,中国创新资源、知识创造和创新环境指数方面保持上升态势。其中,中国创新资源得分为66.6分,上升了3.6分;知识创造得分为56.5分,比上年提高了4.9分;创新环境得分为84.4分,上升了3.7分。“这体现了中国创新资源和知识创造能力与排名第一的韩国差距缩小,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中国创新指数综合得分为72.5分,提高了2.6分,这一变化既表明中国与一级指标排名第一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显著差距,也表明了中国创新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刘冬梅表示。
未来,中国应该如何挖掘创新的发展潜力?“中国创新能力发展仍处于较快提升态势,需要保持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深入落实科技体制改革措施,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发挥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和开放合作潜力,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创新发展格局,引导和支撑科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升全社会创新绩效和生产效率,以进一步深入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报告给出了如上建议。(记者 张蕾)
相关阅读
-
hi 我是大橙子今天又给大家求来了一些复试热点资讯,还没准备经济学复试热点的同学抓紧时间背了!热点一:注册制改革——金融考试热点热点事件:2月17日...
-
学生可以通过做兼职、自媒体写作、现场直播等方式赚钱。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外语翻译、做网站编辑、成为游戏职业玩家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差赚钱...
-
Genome Biol:发现人类血液含有无细胞的微生物DNA
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癌症的大多数生物标志物是人类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联系,这为研究微生物DNA的存在作为一种识别和可能预测疾病的方式提供了机会。...
-
强“双基” 提能力 转作风 | 天然气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创新开展“每日一学”学习专
从第三季度初,工程分管副总王国厂、工程管理中心经理韩海南多次下一线调研基层管理人员、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对国家、行业法规的了解程度,通过摸排...
-
湖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今年还考教育热点吗?变成统考了我们怎么学?
教育热点是教育学考研初试必须关注的重要信息。要知道教育学考研并非以往考研口中的“背诵就行”,它并不是死考书本上的内容。...
-
成为第1734位粉丝1、先给自己定定目标、计划,这样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个方向,督促自己去学习。2、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
-
新闻热点资讯|深圳湾口岸暂停通关,“小犬”逼近!或将二次登陆?深圳未来天气……
新闻日报2023年10月09日...
-
一周新闻热点回顾本周新闻热点回顾:、苹果发布了全新的MacBook Pro,这款新Macbook Pro完全改变了以往的造型,升级了键盘以及大小端口。...
-
一个高中生如何把数学从50多分提高到110多分的历程 题海战术,是高中数学常见的学习策略,但是说起它,有人视为宝典,有人持质疑态度,下面我将结合...
-
以尊重弱小生命为话题写作文对待生命的层次苏联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其实不只是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如此。无论是人类、动物、植物...
-
期中考试的复习既是对前半学期学习内容的全面了解,也是针对所学内容复习进行的及时应对策略,如果存在漏洞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