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22万清北学霸赴美不归,80%成为“美芯片专家”?国家终于出手了

22万清北学霸赴美不归,80%成为“美芯片专家”?国家终于出手了

时间:2023-10-17 07:00:10 作者:
摘要:总说发展芯片缺人才,可全球100名顶级材料学家里,前6都是中国人。近期,随着《芯片法案》的落地,老美对我们的芯片封锁又上升一层楼

总说发展芯片缺人才,可全球100名顶级材料学家里,前6都是中国人。

近期,随着《芯片法案》的落地,老美对我们的芯片封锁又上升一层楼,直接拿出520亿美元强行逼迫全球几大制造商“站队”。毫无疑问,这场“芯片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以清华为首的国内顶级高校曾牵头多所名企,商议成立芯片学院,以期解决“卡脖子”难题。

全球芯科技_科技芯片股龙头有哪些_科技芯片板块

然而此时,网上却发出了“比在这里开会更有意义的是,让在硅谷为老美效力的2万清华人回来”的质疑声。

2万国内顶尖人才流入他国,这是怎么回事?

1、8成清北学霸转投他国?

都说芯片制造难,而我们在芯片领域,目前最缺的其实就是人才。2021年人社部发布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半导体/集成电路岗位高居榜首。截至如今,我们在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上的人才缺口仍旧有20万之巨。

正因为缺乏顶尖人才,我国芯片领域的发展良莠不齐。刻蚀、封测、氧化扩散等我们已经达到14nm甚至是5nm水平,而在关键的光刻机上却卡在了90nm。遗憾的是,芯片制造遵循的是“短板理论”,因此尽管我们在部分环节尚可,整体依旧远落后于欧美。

科技芯片股龙头有哪些_科技芯片板块_全球芯科技

为什么泱泱大国找不出几万芯片人才,难道都去研究“酱香科技”了?事实上,我国在尖端人才的培养上是不遗余力的,包括清北在内的名校培养了大量的储备力量,每年至少提供数万毕业生,只不过多数毕业生会选择赴美留学。人大教授金灿荣曾在某访谈节目中痛心疾首的表示,“从1978到2015年,每年至少有2万名清华学子被美国硅谷吸收,2018年时赴美留学的清华学子8成都选择了留美”。

残酷现实令人心惊。在另外一份名为《全球半导体材料专家》的榜单上,全球最顶尖的10名半导体专家中,前六名都是华人,其中杨培东教授更是被称为“全球芯片材料领域的第一人”。与其说是“缺芯”,不如说是被别人“釜底抽薪”了。

科技芯片板块_全球芯科技_科技芯片股龙头有哪些

2、国外月亮真的更圆?

当然,也有不少人为赴美留学生“叫屈”。因为国外有两个点确实比国内更好,一是钱,二就是技术。在这两点上别说是初出茅庐的学生,就连久经商海的富豪们也是趋之若鹜,纷纷移民海外。

比较典型像云南首富李晓明家族,一家6口5个移民海外,独留一人在国内揽金;门店开遍大街小巷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也早早移民了新加坡。要不是当地富豪榜公布,谁也不知道新加坡首富竟是一对中国夫妻。

科技芯片股龙头有哪些_全球芯科技_科技芯片板块

不仅如此,富豪们还盯上了国外前沿技术。前首富陈天桥豪掷2亿在美国高校,用于支持脑科学研究,而其本人则是惊恐症(脑部疾病)的患者;地产大佬潘跑跑拿5亿“叩开”哈佛、耶鲁大门,既为子女就读名校,也为接触“派维络Pro”类抑衰物的初代成果。

科技芯片板块_全球芯科技_科技芯片股龙头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国内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诞生于哈佛老龄研究中心的“派维络Pro”一路火至国内。复旦科普团队“时光派”出具资料,该类科技是通过激活线粒体、焕活细胞能量,来为哺乳动物及人类减缓老化,历史研究显示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的“发动机”,其康健程度牵一发而动全身。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相关技术早期诞生于海外,可派维络Pro的主要消费市场已经从日本银座转移至国内京东。仅两年多时间便累计不下两万余条反馈,多集中于“精力提振”和“老化抑制”,风口之下,留学生的机会其实并不比国外少。

3、制衡方案终于出了

截至2021年,我国内每年在进口芯片上的花费不低于3200亿美元,这还是在欧美等国“愿意卖”的前提下的结果。若能将这部分资金拿出1%用于留下人才,都将是极大的助力。为此,国家采取的一些制衡方案也终于陆续出来了。

科技芯片股龙头有哪些_全球芯科技_科技芯片板块

首先是设立专业大学,专门培养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领域的人才,例如2020年时南京牵头设立了国内第一所集成电路大学;2021年玻璃大王曹德旺捐出百亿,成立福耀科技大学,旨在为国家培养急缺的高科技人才。

再者是校企联合。2021年6月时,中芯国际便与深圳技术大学联合建立了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清华则设立集成电路学院,力邀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巨头共同商议培养“实战型”人才。

科技芯片股龙头有哪些_全球芯科技_科技芯片板块

除此之外,中国科技更要走出“论文至上”和“论资排辈”的怪圈。多给年轻人才展示技能的机会,能者居之而不是资历老者居之,把留住人才放在和培养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国际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我们越要沉住气,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争一朝一夕只求脚踏实地的中国芯必然迎来“浴火重生”。$上证指数(1A0001)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