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衡道丨访谈】“病理科在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组中的作用与任务”学习班侯英勇主席访谈

【衡道丨访谈】“病理科在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组中的作用与任务”学习班侯英勇主席访谈

时间:2023-10-18 19:44:52 作者:
摘要:病理学技术从传统到未来,是与时俱进的,就像其他各行各业一样,都在进步和发展,这是时代的脚步。

2021年9月15日-1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主办的“ 病理科在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组中的作用与任务 ”学习班在沪隆重开幕。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邀请了众多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知名专家,针对临床与病理学科间协作、最新病理学与临床医学进展进行专题讲座。

学习班开启之际,衡道医学新媒体有幸邀请到 大会主席侯英勇教授 进行独家专访,介绍本次大会的亮点,探讨临床与病理协作、病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病理学技术现状与未来的发展。

肿瘤学新知识框架_肿瘤相关知识课件_肿瘤模型构建

肿瘤学新知识框架_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相关知识课件

衡道新媒体

侯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衡道病理”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今年“病理科在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组中的作用与任务”学习班已成功举办多届,内容精彩纷呈,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会议主席,请您谈谈举办本会议的初衷是什么?请您谈谈本次会议的亮点有哪些?

肿瘤相关知识课件_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学新知识框架

侯英勇 教授

现代医学在发展趋势上,专业越分越细、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关键知识点更新迅速且信息量巨大,可能在某一专业很有经验的专家,对同一肿瘤其他专科治疗现状的信息了解还不充分,甚至停留在多年前的认知上。汇集多个专科人员,充分分享信息,形成针对某一肿瘤的治疗小组,就逐渐流行起来。现代临床医学已经走向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模式。

病理医生需要紧跟时代,了解并参与这种医疗模式,在病理学的基础上,学习临床相关专业的进展和先进知识,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因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形式。会议内容从既往多届的单病种扩大到了多病种,以分子靶点为中心,从分子分型、精准检测、靶向治疗以及精彩的病例展示等方面设计课程,授课教师来源于中山医院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源于病理诊断和检测一线的医生和技术人员,把临床实践中密切合作的MDT团队,搬到授课现场,起到以身示教的作用,共同分享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邀请上海市各医院病理科教授主持会议和点评,促进病理医生参与MDT的热情。

肿瘤学新知识框架_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相关知识课件

衡道新媒体

您在大会上做了“病理科在多学科团队中的作用”的演讲,您在病理学人才培养和科室管理中有哪些宝贵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

肿瘤相关知识课件_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学新知识框架

侯英勇教授

加强各学科的交流和学习,了解不同学科的最新进展,补充知识盲点;改善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增强融洽性;不同学科更好地配合、支持和满足其他学科的需求,如推动病理科开展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各种分子检测,不断扩展检测内容,提升检测手段和效率。

各学科年轻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更便捷地学习和掌握其他专业的专病知识,在工作中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将合适的患者推荐到适宜的临床试验中;还有助于在MDT的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

肿瘤学新知识框架_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相关知识课件

衡道新媒体

近年来分子病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的团队在国内较早关注和应用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开展了多项应用于病理诊断和靶向治疗相关的分子病理检测,请您谈谈病理学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肿瘤相关知识课件_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学新知识框架

侯英勇 教授

病理学技术从传统到未来,是与时俱进的,就像其他各行各业一样,都在进步和发展,这是时代的脚步。目前分子病理井喷式发展,但支持体系还不完善,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人才培养、技术能级、政策支持。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