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 科创要素实现共享共通 深港穗科技集群是这样炼成的
航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0月1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在位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601家来自深港两地的创业团队完成了孵化,其中香港团队331家,占比超过一半;深圳福田区与香港接壤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浓厚的科创氛围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扎根发展,150多个高端科创项目正加速落地;另一边的广州南沙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于9月1日正式开学,该高校将立足南沙、连接香港,聚焦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阶段的转化,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十一位,较2021年上升1位。瑞士、美国、瑞典分列第一、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科技集群100强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位。
探索形成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根据专利申请活动和科学论文发表情况,科技集群是指那些发明人和科学作者密度最高的地理区域。与往年一样,2022年科技集群TOP100高度集中于北美、欧洲和亚洲这三个区域,特别是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中国首次拥有与美国相同数量的TOP100科技集群,两国均为21个;德国(10个)、日本(5个)紧随其后。
《报告》指出,东亚地区在科技集群排名中占据榜首,世界前五科技集群中有4个位于东亚,中国有2个,分别为深圳-香港-广州和北京。
其中,深圳-香港-广州蝉联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内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断涌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得到全新提升。
深圳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深圳市2021年知识产权白皮书》显示:2021年,深圳国内专利授权279177件,居北上广深首位、广东省首位,同比增长25.5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2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78.52%,十年以上维持率29.4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443件,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全国最多,发明专利的有效量、PCT国际专利有效申请量居全国首位,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科技协同创新能量加速释放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分析道,“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是国内唯一一个跨法域跨关税区的创新集群,其他创新集群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并无这种独特优势。其次,从“深港”到“深港穗”,说明深港的创新在外溢,广州和深港之间的“创新密度”越来越大,亦即创新活动越来越频密,三个城市的空间“被创新活动填满”。
谢来风表示,“深港穗”创新集群“环湾+带状”的空间特点愈加明显。从空间上看,“深港穗”创新集群沿着大湾区东岸布局,总体呈带状,与美国的“波士顿-剑桥”“圣何塞-旧金山”两个创新集群相似,也高度契合大湾区科创发展“两点两廊”中的“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创新集群是未来科技创新合作的趋势,“深港穗”创新集群的演变说明,深港以及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科技合作,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穗深港三地正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破除创新要素跨法域跨关税区流动的堵点,科技协同创新能量加速释放。
大湾区科创要素共享共通创新合作更紧密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能够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位,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要素的共享和流通,营造了粤港澳协同创新的优越环境。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合作、科研空间保障、综合服务支撑、科创生态培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建设了诸多重大合作平台,让粤港澳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畅通,科技创新合作更加紧密。
“创业条件好,政府还能提供各种帮助,这就是深圳前海。”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专注于通信技术和无人机研发的前海微蜂创联公司CEO姚刚在2016年将公司迁至前海。当时吸引姚刚的是前海梦工场对创业人才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他称之为“保姆式”的服务——工商注册一站式办理、企业入驻首年办公场地免费、远低于市场价的人才公寓、各类投资孵化基金等。
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代表、随身宝联合创始人郭玮强眼中,前海最大的优势之一是集结了深港两地的科研与人才资源。“香港拥有雄厚的高校研发实力,深圳则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广阔的市场。”郭玮强说。
作为深港创新合作的前沿阵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拥有协同深港两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资源与体系。园区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扎根发展,涵盖自动驾驶、医疗设备、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行业,其中就包括了未来机器人、晶泰科技、盈合机器人和元戎启行4家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或科创主体共同组成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为合作区内的基础研究成果提供了技术转化的渠道。
相关阅读
-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第一时间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认可!文/知识好奇怪编辑/知识好奇怪双头...
-
古神话中,为何古人普遍认为,人类祖先是泥捏的,别的材料咋不行
古老的问题再次被摆在读者的面前,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中华文明泱泱几千年,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古人也曾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人类自始至终便会遇到一个又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与技术的新形态,要发挥好助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11月26日举行的“2017天府金融论坛”之科技金融与创业创新专业论坛上,多位专家就当前科技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探......
-
【伦敦篇】全球top金融中心和科技的碰撞,摩擦出闪亮的火花了吗?
主 编:Candy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的赋能下,“金融科技”逐渐演变成一个很火的概念。...
-
小科的小伙伴们,你们的专属福利来了呦!!!...
-
中英科技峰会:促进中英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
[网纵会展网_展会关注]在线预订展位_大健康博览会欢迎参展商和采购商现场洽谈合作,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国际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6月16日-18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
-
榜单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占六席,与去年持平。...
-
一场无情的市场份额争夺战。...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于近日发布...
-
韩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创造全球半导体业界的发展“神话”| 科技日报
江苏省与韩国SK集团战略合作机制第三次会议,日前在无锡国家高新区举行,双方确定将重点推进SK海力士学校、SK海力士医院、SK海力士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一批在建项目。值得一提的是...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