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药明直播间|肿瘤免疫系列(六):抗肿瘤药物IND申报的药效学框架

药明直播间|肿瘤免疫系列(六):抗肿瘤药物IND申报的药效学框架

时间:2023-10-23 23:58:13 作者:
摘要: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Drug application,IND)是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试验之间的桥梁,也是新药研发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一般而言

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学新知识框架_肿瘤相关基础知识

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Drug application,IND)是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试验之间的桥梁,也是新药研发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一般而言,抗肿瘤药物IND申报的临床前研究需要获取药效学、药动学和毒理学等一整套数据集,用来作为审批机构对药物风险和获益的临床预期的判断依据。其中,药动学和毒理学研究内容都具有较为具体的IND申报监管要求和指导原则,而对于药效学研究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能在完整性和科学性上满足抗肿瘤药物IND申报的要求则没有明确指示。因此,药效学研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其判断标准往往依赖于药物开发机构、审批机构和临床人员的研究经验。

7月6日下午3点,我们特别邀请了药明康德主任、研究服务部肿瘤和免疫部体内药理研究一部负责人张志翔博士做客药明直播间,他将结合药明康德肿瘤和免疫部在抗肿瘤药物IND申报的药效学研究经验,围绕抗肿瘤药物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框架分享心得,并与同仁们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的参与!

肿瘤学新知识框架_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相关基础知识

张志翔博士

张志翔博士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于复旦大学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在抗肿瘤药物发现和早期开发领域具有10余年的工作经验。张博士现任药明康德研究服务部肿瘤和免疫部主任,带领一支由40名体内药理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从事抗肿瘤药物临床前药效学研究工作,为全球数十家制药公司和科研单位提供服务,在肿瘤靶向药物和肿瘤免疫药物的发现和转化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药明康德肿瘤和免疫部建立起一整套抗肿瘤药物临床前药效学IND项目管理规范和工具箱,多年来成功赋能客户完成数十个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数据集的IND申报。

关于药明康德研究服务部

药明康德研究服务部拥有一个超过7,000人的科学家团队,结合药明康德尖端的化学、生物学、肿瘤学及免疫学等技术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顶尖的一站式药物发现及研究服务。我们的服务涵盖药物化学、合成化学、化学分析、DNA编码化合物库、免疫肿瘤学、体内肿瘤模型、CRISPR、分子及细胞水平的药效检测、高通量筛选(HTS)、早期安全性评估、各类大,小动物药效模型(心血管疾病,呼吸类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脂肪肝,神经退化和认知障碍,疼痛,睡眠,精神类疾病,病毒及细菌感染模型)、结构生物学、免疫学以及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服务。

肿瘤模型构建_肿瘤相关基础知识_肿瘤学新知识框架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