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聚焦近期热点事件背后舆论焦点缺失
失焦是摄影中的一种拍摄技术。 清晰的成像对应于固定焦距。 如果超过这个焦距,物体的图像就会模糊,产生失焦现象。 舆情跑焦是指网络舆情偏离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焦点的现象。 在舆情事件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网络舆情对核心问题起到冲淡、消解甚至负面引导作用的舆论异化,削弱了公众对主流媒体对核心问题设置的关注,从而导致舆论异化。主流舆论无法有效传播,造成公众注意力分散和公共资源浪费。
整个6月,诸如“华南理工大学女博士毕业答辩引发争议”、“穿婚纱出席演唱会引发争议”、“已婚国企高管被拍牵手”等事件层出不穷。逛街牵手女子事件”、“球迷冲进球场拥抱梅西事件”、“女研究生称坐地铁被偷拍”事件、“江西大学食堂‘鼠头鸭脖事件’”事件、“张雪峰论新闻”事件等都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回顾这些热点事件,从舆论的兴起到衰落,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公众舆论的现象。焦点从焦点转移。例如,在“女博士的毕业答辩”中。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事件引发争议’”事件,本应关注的学术公平和学术腐败管理问题被模糊化。媒体和公众给这位女博士贴上了“学术大吉”的标签,并给予负面评论她的私生活,发生了深入的挖掘和讨论,尤其是“穿婚纱出席演唱会引发争议”事件,事情的核心问题应该是追星行为是否属实本来合适,但在实际讨论中,却被当作性别问题,引发对立和冲突。在“已婚国企高管被拍到牵手女子逛街”事件中,女主角的工作、学历、社交媒体账号全部曝光,“解雇裙子”、“女主角励志上台”等话题充斥网上讨论,完全背离了对干部作风、干部腐败的质疑和街拍等法律问题的讨论。已经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节。
一场社会事件之所以能够引爆网络,必然包含着许多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只有聚焦事件背后的本质属性,才能让每一次争论都富有成效,达成动态共识。 我们绝不否认社交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和能力。 在“江西大学食堂‘鼠头鸭脖事件’”事件中,如果不是关注该事件的网友,行使网络监督权,不断就该事件提出质疑。 事件可能会在当事人道歉、承认是鸭脖子后平息,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食品安全和形式主义问题就会被忽视。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舆论事件引发的批评战中出现的舆论失焦问题,以及舆论监督与失焦转化的界限。舆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是业务驱动还是技术驱动?
为何社交媒体时代舆论失焦现象如此突出?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发展不无关系。 当前大数据的推动可以实现“猜你想看什么”。 也许完整的事件还没有在网络上公布,但一些碎片信息已经被推送给了用户,让用户对事件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认识。 这些信息可能没有经过核实,很难判断其真假。 每个人都有麦克风的事实也允许用户自由发言和评论。 无论是谣言还是信息误读,都能在网络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每个节点由点连成线,形成一个通信圈。 当网络热点事件发生时,公众和媒体在关注事件根本性的同时,也热衷于讨论事件衍生的边缘话题。 每个话题在网络上形成一个传播圈子,声音在圈子里回响。 墙不断扩大。 多种观点交织在一起,一切都有焦点,这就导致没有固定的焦点。
此外,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也是舆论失去焦点的原因之一。 传统媒体时代,除了信息经过重重把关外,传播手段也比较单一。 然而,现在的观众对阅读长篇报纸文章和电视报道缺乏耐心。 图片、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碎片化的图片和视频也更容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比如国企员工事件的揭露方式具有典型的社交媒体时代特征,干部作风问题通过偶尔的街拍在短视频平台上曝光。 一方面,画面的影响力让事件获得更大的关注度; 另一方面,街头摄影最初的关注点是表象和形式,这也导致了今后很难关注重大社会问题。
《国家地理》杂志裁掉了现有的撰稿团队,转而采用合同制; 并宣布将不再在美国报摊上零售
除了技术发展的客观原因外,商业驱动在舆论失焦的原因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交媒体时代,注意力经济盛行,“流量为王,流量第一”成为大多数媒体的发展理念。 为了追逐流量获取变现资本,一些自媒体成为意见领袖,发表好奇意见迷惑公众,死守流量密码,模糊事实焦点。 在注重公平竞争的网络世界,主流媒体有时会制造噱头来吸引用户注意力,通过报道框架塑造公众认知和情绪,或者为新闻话题“贴上标签”。 在讨论社会事件时,这些原因共同促进了话题严肃性的消解,使得泛娱乐化成为网络信息的重要特征。 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始变成娱乐时,可能就是舆论监督转变为舆论失焦点的开始。 赫胥黎预言的“让笑声取代思考”的美好新世界正日益成为现实。
网络暴力、群体狂欢
失去焦点的背后,受益者是谁?
对于舆论失焦的概念,网上已有人表达了质疑:“为什么主流媒体设定的核心问题才是焦点,而用户自发关注的却叫‘失焦’?”社交媒体时代,还需要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吗?”
不可否认,舆论的焦点并不全是负面的。 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推动和深化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的失焦现象被称为“积极失焦”。 积极离焦是一种在不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情况下,偏离舆情事件核心问题的传播现象。 它已成为社交媒体舆论监督、引导公众深入持续关注某一话题、提高社会化程度的有效手段。 媒体的舆论监督能力。
然而,在匿名、去抑制的新媒体背景下,缺乏制度约束的网民更倾向于从事发泄原始本能的行为,将情感和情绪的表达置于对事实和真理的追求之上。 一不留神,就会在群体的帮助下,变成一场无意识的网络暴力狂欢。 而且,失焦的舆论极有可能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导致舆论分裂、民情对立,引发舆论风险。
而且,观众自发关注的就一定是观众想要关注的吗? 你注重事实吗? 纵观近期网络舆情事件,不难发现,性别对立已经成为媒体追逐流量的利器。 一些自媒体和网友利用社会上存在的对立心态,在任何涉及性别差异的问题上放大分歧,或者对女性进行性侮辱,或者利用极端事实来加剧对立情绪。 一些媒体和个人把追求权力和平等的人当枪,把公众的好奇心和思维认知的差异当子弹,把社会活动中的政党或团体当靶子。 在获得关注和流量的快感后,扭曲的事实、目标政党或群体以及不再相互信任的人和社会都被留在了互联网上。 例如,在“穿婚纱参加演唱会引发争议”事件中,有人为了在论坛上获得关注和认可,甚至盗取个人照片并编造谎言,很容易推高舆论的争议和对立情绪。将事件推向另一个高潮。 这种失焦的舆情也极有可能被其他势力操纵,趁机混淆视听,营造负面舆论环境,影响网络舆情安全。
更何况舆论缺乏聚焦,不利于处理事件主要矛盾。 对比“江西大学食堂鼠头鸭脖事件”和“已婚国企高管牵手女性逛街被拍”事件,“江西大学食堂鼠头鸭脖事件”舆论讨论中的喧嚣。 人少、舆论集中、群众监督的力量促使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这一事件高度重视,迅速展开彻底调查,推动事态发展,最终揭露真相,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知情权和权利。 在“已婚国企高管与一名女子逛街被拍牵手”事件中,由于舆论焦点分散,讨论逐渐淡出。 大多数观众能记住的可能只是广为流传的街景。 拍摄视频。 事实证明,由于缺乏关注,揭露事件真相和处理问题结果的进展缓慢。 当观众的注意力被下一次舆论事件吸引后,即使事件有结果,也永远不会像事件发生时那么受欢迎。 因此,事情的处理进度就会被拖延,甚至进入“冷处理”的状态。 当然,上述两种社会事件的性质并不相同,处理的难度也不同。 但如果你我都认同“网络没有记忆,即时满足为王”的观点,那么我们手中的网络监管权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舆论监督必不可少
相关阅读
-
年龄不大、但阅历很丰富的四大星座,为人早熟,早已看淡人生风雨
处女座的人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悔恨地生活在人后,野心很大,总是想有成绩,让很多人记住。 金牛座的人很有责任感,很有感情,懂得关心家人,即使是在孩子的时候...
-
以智之名 慧聚星城|“2023全球智慧城市大会·长沙”特别报道②致天科技:打造城
【编者按】“2023全球智慧城市大会·长沙”将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举办。作为2023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全球唯一分...
-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各地城市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江苏省苏州地区,城市的发展竞争也异常激烈,而苏州城市排名成为了衡量各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
科技的十字路口,努力重要,选择同样重要!华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如同天上降楷模,真是人间好榜样,这个创作者,正能量!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谢谢!中国科技的崛起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而...
-
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11月3日至5日在西安举行-...
-
中方表态惹怒以!以色列用两大行动表示不满,王毅:超出自卫范围
亲,原创不易,麻烦动动你的小手、点赞,转发,评论一下,谢谢^-^。这篇文章描绘了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上争取支持的复杂局面,以及中国在...
-
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早上好!欢迎收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音频栏目《新闻早餐》今天是2023年10月24日,星期二,农历九月初十...
-
美国第一大报采用热门网络技术推广新闻...
-
新闻热点资讯精选五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热点资讯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文章目录[+]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近期时政热点汇总,以及近期时政热点新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头条军事下载安装官网最新》是一款专业的军事新闻应用,提供全面的军事资讯和评论。该应用依托强大的军事社区,为用户提供24小时的热点军事新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