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全球第23位!创新榜单发布,青岛持续跃升,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全球第23位!创新榜单发布,青岛持续跃升,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时间:2023-11-01 04:58:40 作者:
摘要: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全球创新指数2023》报告,对全球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估,其中,中国排名第12位,以24个科技集群数量超越美国

向新而行,青岛在全球坐标系下交出亮眼答卷。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全球创新指数2023》报告,对全球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估,其中,中国排名第12位,以24个科技集群数量超越美国,首次成为百强科技集群中集群数量最多的国家。

报告中,青岛的成绩同样瞩目——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中排名4连升,从去年的第34位跃升至第23位,成为国内位次跃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国内排名第8,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全球科技指数_科技指数100_科技指数全球排名第一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当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此语境下,谁掌握了创新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青岛提出打造“六个城市”的目标,也在围绕“国际化”和“创新型”两个维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步伐。

全球科技指数_科技指数100_科技指数全球排名第一

图:WIPO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作为国际上评价经济体创新能力的核心报告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经济创新创造的风向标。在这份报告中排名连年跃升,是对青岛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认可,也标志着青岛向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再迈一步,在全球科创赛道中加速前进。

科技创新汇聚起锐不可当的澎湃势能,成为青岛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01

持续扩容的科创实力

惟创新者强,青岛深谙其中深意。

近几年,青岛在各大创新榜单上表现亮眼:

在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编制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2022》中,青岛成为入选全球科创中心城市百强榜的16座城市之一,位列全球第89位;

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年年初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报告中,青岛以全国第十的位次,连续三年跻身创新能力指数及排序榜单的“第一梯队”;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中,青岛科技创新引领力排名全国第10位。

在《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23》中,青岛作为41个涉海城市之一,海洋创新能力强劲,展现出较强的综合影响力……

从“新”出发,科创赛道“你追我赶”,激烈竞争,但无论是着眼全球、全国的综合性榜单,还是聚焦垂直细分领域的实力比拼,青岛都展现出“能打”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如果说,各大榜单上的斐然成绩让人惊喜,那城市中不断扩容的科技力量则更加令人心安。

截至目前,青岛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3家;

海洋领域,拥有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高端涉海机构、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国字号”海洋科研院所、高校聚集,为海洋科研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青岛还加速培育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市场主体,目前已拥有专精特新企业6738家,累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1家,省瞪羚企业344家,更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力量让技术突破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

长久以来的铺垫和积累,让青岛这片科创沃土涌现出诸多领先成果,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工厂首个核心工艺模块、中国首次出口国外的雅万高铁……一项项领先全国乃至全球的颠覆性技术背后,凝聚的正是青岛的科创力量。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青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夯实基础,注入澎湃动能。

02

立足前沿的城市布局

青岛之“新”,在于不断壮大的科创力量、接连涌现的成果,也在于城市布局创新资源时锚定的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

瞄准这一极具增长潜力的赛道,青岛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十大新兴产业纳入重点培养的24条产业链当中,推动创新资源向这些拉力更强、潜力更大的领域流动,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加速布局。

目前,青岛崂山区聚集虚拟现实高端研发机构13家,上下游企业100余家,汇聚全国70%以上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山东首个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向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迈进;高新区累计引进阿斯利康和国药集团等研发产业化项目150多个,已建、在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中心)10个,为新兴产业的腾飞构筑研发基础……

科技指数全球排名第一_全球科技指数_科技指数100

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 图源: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

城市捕捉风口“加码”新兴赛道,这份创新资源的集聚也带来了磅礴的发展动能。

如今,随着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向前推进,产业集群也加速成型。大朋VR、标贝科技等企业接连加盟,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在企查查发布的《中国AI创新之城竞争力全景报告》中,青岛也以第11名的位次证明了自身的实力。

2023上半年,青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7.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6.4%,领先于同类投资数据。在通往未来的“黄金赛道”上,青岛还将持续“加码”,以更强的创新力集聚产业力量,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立足前沿,青岛以创新驶向未来。

科技指数100_全球科技指数_科技指数全球排名第一

03

加速成型的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的过程并非“单打独斗”的过程,通过“集群效应”破解发展难题,汇集产业基础、人才引育、科研机构等要素形成创新“生态圈”,已成为提升区域发展含金量的重要解法。

捕捉到这一发展需求,青岛也付诸行动进行创新生态的构建,推动“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进一步释放发展潜能,从而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青岛推出“人才强青” 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提升人才获得感和聚集度,以1.63亿项目资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并持续推进“硕果计划”,引导和激励在青研发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而随着科技研发向深走去,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提升,青岛及时应对,制定出台了《知识产权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规程》,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专利池)项目,提高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推动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715件,同比增长14.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61万件,同比增长25.1%,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要素齐备,为创新主体在城市扎根提供了适宜的土壤,青岛还以链式思维持续跟进,通过打造创新平台、建设孵化器等方式畅通创新链条,实现从孵化到应用的全流程衔接。

如今,青岛拥有23家国家级孵化器,向35个国家、省级创新平台承担单位兑现奖补资金共计3500万元,建设95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创新资源高效流通,研发成果加速转化。

聚集创新力量,培育创新土壤,成就了在榜单中位次不断跃升的位次,也塑造着动能澎湃的活力青岛。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