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十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主办,苏州大学分子酶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定于2023 年 5 月 17-19 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大会将设五个专题,会议规模约 300 人。
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是由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倡导并发起举办的学术会议,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酶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未来国际学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前沿研究的热点。酶学研究与代谢、信号转导、免疫、神经等所有重要的生命过程息息相关,是这些领域的研究基础与工具;另一方面,酶学相关的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医学诊断、新药创制等前沿技术均被列入国家战略需求与计划。酶学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绿色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农业、能源和环境等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历届会议汇聚业界精英,报告精彩,交流热烈,与会代表反响良好。诚挚欢迎酶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积极参会,踊跃投稿,共同深入探讨酶学领域的原创性工作、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推动酶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
2023 年 5 月 17 日是邹承鲁先生诞辰 100 周年纪念日。邹承鲁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荣誉会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酶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邹承鲁先生是我国酶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他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次,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多次。他是迄今唯一被邀请在 Comprehensive Biochemistry 丛书上发表自传的中国生物化学家,他的贡献已得到世界生物化学界承认而载入史册。
为缅怀和纪念邹承鲁先生对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在第十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将于 5 月 17 日举行邹承鲁先生诞辰 100 周年纪念活动,欢迎邹承鲁先生的家人,生前友好、同学、同事、学生踊跃参加。
学术顾问:(按姓氏拼音排序)
王志珍院士 中国科学院 生物物理研究所
邓子新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
李 林院士 中国科学院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研究中心
施蕴渝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恩多院士 中国科学院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研究中心
王志新院士 清华大学
郑裕国院士 浙江工业大学
昌增益教授 北京大学
刘小龙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研究中心
许瑞明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生物物理研究所
周海梦教授 清华大学
会议共同主席:冯雁、杨弋
会议副主席:陈冠军、胡荣贵、吴嘉炜、赵世民
会议秘书长:胡荣贵
大会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 任:王志新
委 员:曹敏杰、陈冠军、陈清西、陈永正、杜海宁、冯雁、何华伟、胡荣贵、华子春、黄胜雄、金建平、李国辉、李全顺、李森、李旭辉、林娟、林双君、林章凛、罗成、欧阳松应、彭勇、盛清、孙周通、王禄山、吴嘉炜、夏海滨、肖亚中、闫永彬、闫云君、阎力君、杨青、杨弋、叶升、应国清、于大禹、张华凤、张慧东、赵世民、郑晓峰、周佳海、朱国萍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 任:吴嘉炜
副主任:胡荣贵、崔莉、牟航
秘书组:陆佳妮、伊丽米热、苏伟、裴超俊
(二)“科学人生·百年” 纪念邹承鲁院士诞辰 100 周年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协办单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任:王志珍
委员:许瑞明、王志新、周筠梅、赫荣乔、冯雁
会务组:田玉兰、吴嘉炜、孙哲、朱笠、刘江红、王细娥
会议专题
(1) 酶的结构功能与分子设计;
(2) 疾病发生与药物创新酶学;(3) 生物标志与诊断酶学;
(4) 生物催化与合成生物学;
(5) 酶学研究新技术方法与应用。
相关阅读
-
我不知道日本马桶盖,只知福岛全靠中国泵车国人必读!...
-
很多大学生念书念得心猿意马,却总觉得越早开始实践,未来的工作就越牢靠。...
-
2015诺贝尔奖抗癌研究:蛋白质是细胞修复DNA的工具!USANA葆苾康蛋白粉是您的最佳选择!2015年诺贝...
-
快到年底了,有很多人想再外出打次工,挣点钱回家过年花,正巧,很多劳务中介也是这样的想法!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于是在网上开始四处出击,寻找合适的工作...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筋骨堂】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骨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
-
2020年,经历了一场特殊的高考,伴随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陆续完成,终于,期盼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展开了翅膀,开始陆续到来。...
-
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2)...
-
渴望。「知识」之外,识有一名识是「常识」,识在相识的普遍性不同而已,常识是大多人都知道,是每人必识的基识,而知识却只有少人才因此,掌握知识的少人得以借知识多,.....
-
2022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题库资料
本书是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科目的复习全书,参考多本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材和相关考试复习资料精心编写而成...
-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相关专业方向的设置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环境生...
-
来源:【赣南日报】本报讯 (记者刘庆元 通讯员肖小明)为切实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努力降低“四害”密度和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更好地给居民营造...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