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汶川地震现场有多恶心(看完遇难的24岁女研究生
01
9月5日12点52分,一个看似很普通的中午,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爆发6.8级地震。
这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四川地震震感最强的一次,也是最危险的一次。
刹那间,天摇地晃,家具移位,建筑物们都摇摇欲坠。
有网友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地震时的场景:整个地面都在剧烈地晃动,有的房屋直接被震塌……
危险并未就此停止,随后的1小时内四川连发6次余震,地震又引起多地出现山体滑坡,灾难接踵而来。
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又一次迎来一场劫难。
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对于这场地震,竟然有人第一反应不是同情、担忧,而是忙着编段子。
“现在喊做核酸都是直接摇楼了吗?哈哈哈哈……”
“请各位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哈,一家人只能跑一个人,一次只能跑两个小时。”
“疫情、高温、限电三缺一,然后地震来了!”
“地震来了我第一反应不是跑也不是躲,而是去保护我的手机,我怕房子垮了,人被活埋,救援队来了,由于我无法出示我的绿码和核酸,他们挖都不挖我。”
还有更离谱的:
不知道受灾的四川人民看到这些段子是什么心情,我只觉得愤怒。
到目前为止,地震已经造成88人遇难,30人失联、400余人受伤,11万人受灾。
天灾之下,那么多人受伤、离散、死别,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有人还在玩梗、调侃、以此为乐,自以为幽默地消费着苦难。
这一点也不好笑,那些段子里轻飘飘的一句话抹去了多少牺牲,又掩盖了多少泪水。
新闻稿上通报的不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那是沉甸甸的生命,是一个家庭的期盼和幸福。
02
24岁的女硕士研究生刘同学在泸定地震中遇难。
按照原本的计划,她在山上试验站工作的日子上个月就应该结束了,现在应该在学校里准备考博,但她还是留在了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继续工作。
地震发生时正值午饭时间,试验站的老师和同学出去吃午饭了,她想自己做点饭吃,一个人留在了一楼。
谁也没有想到,地震突然来袭,她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一楼的废墟中。
等政府去通知她的家人时,才发现这个女孩的命运着实令人唏嘘。
她来自甘肃庆阳,一个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
父母都50多岁了,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妹妹和明年即将高考的弟弟,父母靠打零工养着三个儿女和80多岁的爷爷。
贫苦,让刘同学一直非常努力。
她从县城小镇考到了西北师范大学,又一路读到中科院的硕士研究生,还准备继续考博。
在闺蜜眼里,她是个很要强同时又很温柔的女孩,遇难前些天还说起自己的人生规划,“她想继续考博读博,继续做科研。一旦有目标的话,她就会很努力,每天都学到很晚,有好几次半夜跟她联系都还是在看文献。”
来到这所生态系统观测站才刚满2个月,刘同学曾在和妹妹打电话时说,未来就可能留在四川这边工作。
身处困境能考上中科大研究生,试想她得付出常人几倍的努力。
她本该在多年的刻苦努力后,迎来闪亮美好的人生。
她本该前程似锦,一路长虹。
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夺走了年轻的生命。
还有努力微笑接受采访的大哥,一开口眼泪就掉了下来。
记者在震区采访时,遇到了一个大哥。
“你好,要去哪儿啊?”记者问。
“去那边,我有个姐姐,她遇难了……”他本想保持礼貌,甚至想给出一个微笑。
但还是没忍住巨大的悲痛,一下子哭了出来。
“很感谢你们,”他努力调整好情绪,然后又忍不住哭起来,“姐姐遇难了……”
他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隔壁村的姐姐,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了,自己此刻就是要前往隔壁村去看姐姐。
大哥努力调整好情绪,对记者和救援人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临走时想到姐姐还是忍不住哭出声来。
这不是任人编纂的笑料,这是实实在在的苦难,没有亲身经历,不会知道有多痛。
还有甘孜救灾的特警,得知父亲妹妹遇难后泪崩。
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紧急驰援。四川省甘孜州公安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特警支队的240名特警抵达了震中开始了救援工作。
这是最先抵达震中的救援力量,特警秦晓强就是其中一员。
在震中,26岁的秦晓强和战友们冒着余震和落石的风险,连续奋战13小时,徒手刨掘救出3名被困群众。直到9月6日的凌晨,正在安置点搭建帐篷的他,却收到了爸爸和妹妹遇难的噩耗。
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趴在战友的肩膀上失声痛哭。
他救了很多人,却没有救起自己的家人。
那一刻,我不知道他有多自责、痛苦,可即使承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在短暂地料理了家人的后事后,他又投入了抗震救援工作。
“失去至亲的痛不想再有人体会!只要我多做一点,就会多一分平安和团圆。”
他的家庭破碎了,但他却撑起了更多人的家庭。
这是四川人民的至暗时刻,人人都在经历着难以诉说的苦难和煎熬。
所以不要玩梗,不要取乐,尊重每一个遇难者,尊重每一个还处于煎熬中的四川人。
03
今年的四川,确实多灾多难。
高温、限电、疫情、地震。
有人整理了一份2022年四川危机的图片。
似乎处处是难关,但四川人用他们的爱与坚韧,一步步闯了过来。
地震中,我们能看到,面临灾难,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救灾战士,都是那么英勇。
9月5日,正值午饭的时间,四川智慧星幼儿园的老师们正在食堂用餐。
地震晃动的瞬间,她们纷纷扔下饭碗狂奔向二楼,迅速奔向孩子的班里,将正在午睡的孩子们叫醒,叫不醒的孩子就直接抱起身向外跑。
不到一分钟,全园270名幼儿全部安全转移。
可以看到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所有老师没有一丝犹豫,用尽最快的速度奔向孩子们。
面对剧烈的摇晃,她们不害怕吗?
当然害怕,有老师谈起当时吓得手脚都发软,可她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孩子们。
平时老师们小跑进入教学楼至少需要三十秒,地震发生时她们却只花了十秒左右,几乎突破了生理极限。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另外一所幼儿园里,转移孩子的途中一名老师不慎摔倒,她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立即爬起来,争分夺秒。
还有小学校园里,地震瞬间,女孩待在原地不知所措,老师逆行飞奔而来将其拉走。
这都是老师们的下意识反应,孩子的安危重于一切,老师们为此可以不惧艰险,置自身安危于度外。
救援的战士们也一样,必要时,消防员们用身体搭人桥转移被困群众。
在四川雅安受灾救援现场,消防员转移一名瘫痪老人时遇到道路中断的山路。
几位消防员就趴在地上,用身体搭起“桥梁”,让战友踩着自己的肩膀,抬着老人顺利通过。
没有路,我们就是路!
面对湍急的河水,特警化身飞索上的勇士。
为转移受伤群众,消防员和特警用身体和绳索架起了“生命通道”。
参与泸定地震救援的消防员中,还有一位“汶川哥哥”。
在救援现场,有一位刚刚两个月大的婴儿被救出,而救出他的队员正是当年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
2008年的时候,他还在上一年级。
当年家中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直到现在他都还记得直升机为困在灾区的灾民投送物资,救援人员为他们搭建帐篷,护他们周全。
14年前,那个在地震中被救助的少年,14年后,成为了一名消防人员,忙碌在泸定的救援现场。
而他救下的那个小婴儿,也是一位消防员的孩子。地震发生时,小婴儿的父亲也正在其他地方担负救援任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样的传承,也发生在另一处救援现场。
87年前,红军战士在这个地方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
87年后,现代版“飞夺泸定桥”上演,展现了新时代勇士的风采。
写在最后:
灾难不应该成为我们编段子的素材,苦难更不应该被这样消费。
受灾人民是我们血浓于水的同胞,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中的一员。
他们在受苦,就等于我们在受难。
今年的四川过得很难,各种困境纷至沓来,重重地压在四川人的脊梁上,好像要把他们压得抬不起头,挺不直腰。
但重重险关重重过,无论遇到多大的灾难,四川人民始终秉持着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精神,闯过一重重刀山火海。
高温、限电、疫情都没有使他们屈服,地震也不行。
四川的地势决定这片土地上总会有危机出现,而那些最可爱的逆行者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不可战胜。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埋在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坚强不息却从未变过。
四川人,好样的!
点亮在看,让我们一起为四川加油!
相关阅读
-
我不知道日本马桶盖,只知福岛全靠中国泵车国人必读!...
-
很多大学生念书念得心猿意马,却总觉得越早开始实践,未来的工作就越牢靠。...
-
2015诺贝尔奖抗癌研究:蛋白质是细胞修复DNA的工具!USANA葆苾康蛋白粉是您的最佳选择!2015年诺贝...
-
快到年底了,有很多人想再外出打次工,挣点钱回家过年花,正巧,很多劳务中介也是这样的想法!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于是在网上开始四处出击,寻找合适的工作...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筋骨堂】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骨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
-
道光年间,镇岭乡弄维村有个人名叫黄布残,膂力超过平常人,一天吃米几 斤,能够举起几百斤重的东西。广西奇闻轶事:德保篇 广西奇闻轶事7:灌阳篇 广...
-
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细胞和活的时候状态一致,在组织学研究中经常会用到。在流式染色中,有的时候也会用到固定,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流式实验中固定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1. 流式实验中...
-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发布。2019年GII基于80项指标对129个经济体进行排名,这些指标既有研发投资、专利和商标国际申请量等传统的衡量指标,也有移动应用开发和高科技出口等较新的......
-
很久以前,嵘山里头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对慈善的孤寡老人,他们一年到头种着几块山岗薄地,过着贫穷的苦日子。 这一年,山里遇到百年没见的大旱天。老...
-
“精选摘要:治疗的专家共识》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都推荐使用包括血浆吸附或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灌流等技术。国际上...
-
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9.5%(“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以5G为代表的...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