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情况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情况

时间:2023-11-07 10:57:13 作者:
摘要:大学生 社会热点 非参数检验 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邓伟秀;;网络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社会热点问题教学浅议[J];学理论;2009年22期

尚道文,田筱鸿;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状况调查报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蔡群;从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谈学生党课的教育问题——对“知、信、行”三者统一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程正芳,仲云云,王超,董淑凯;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8期

邵阡;;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讨[J];软件导刊;2007年12期

徐艳兵;李蓉;;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措施[J];教育与职业;2008年17期

吴夏;郑启龙;;大学生政治关注度调查报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曹莉雅;吴琴;;国内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比较与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1期

张睿蕾;;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思考——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的几点心得[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王军,张平;英美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5年01期

11

苗秀玲,于麟弟;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2

韩景茹;;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13

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4期

14

王平;我们是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J];河北科技图苑;1998年02期

15

龙武安;黄梅;;四川师范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J];科技资讯;2006年01期

16

顾信媛;;“工农兵大学生就是行”[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74年03期

17

洪盈;;我省高校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18

李莉;;选择恋爱期也属道德修养范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9

苏颂兴;吴端;;大学生的厌学情绪与思想教育制度的改革[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06期

20

舒德平;;大学生理想教育断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王海燕通讯员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耿建扩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