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月考提分秘笈!教你如何从根本上“对症下药”,逆风翻盘!
很多孩子初中时数学很好,但是到了高中之后,只能考七八十分甚至二三十分。孩子们陷入自我怀疑的同时,也让很多家长感到惆怅不已,满分150的数学,如果高一高二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数,那长此以往越拖越差,到了高三,仅数学这一科,就能和重点大学“远隔万里”!
今天优生圈给大家准备了高中数学提分攻略,希望大家在这次月考中取得好成绩,一起来看看!
01
不同分数段的提分技巧
0~50分的学生
这类学生可以说基本没有掌握数学学习的根本,存在的问题很多;
一般是从上高中开始数学就跟不上,以致于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到后来想努力也困难了,出现了恶性循环,根本找不到方向。
如果你的成绩在这个分数段,建议你从最基本的开始入手,就是教材上的公式定理,先把公式背下来,在运用到题目中,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来。
在数学考试当中,选择题60分,填空题20分,总共80分,占总分的一半以上,如果选择题和填空题能够得到高分,尽量减少丢分,自己的总体成绩就会提升。
要重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训练,在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数学公式的基础上,学会训练,可以进行小题专项训练,可以定时、定量、定性进行训练,加大自己训练的数量,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
学会总结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题技巧,学会分析,运用恰当的方法,选准答案,提高答题能力。
做题的时候,可以结合重点题型进行训练,要舍得用功夫去做题,学会发现自己解题的问题,根据做题的情况,学会整合相关知识,能够举一反三。
50~90分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不稳定,努力一段时间就能及格,稍一放松就被打回原形,原因有两点: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学习方法有误。
高中和初中不同,如果你想前两年不学习,到第三年开始冲刺,这样想考一个重点大学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尤其是数学这一科,章节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另外要掌握好方法,不能像初中那样一味死记硬背。
要突破薄弱的重点知识板块,老老实实的看课本,不要求多快看完,但是一定要做到复习一章就能掌握一章。
尤其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老师上课时一般都会简单的串讲一下高一高二的知识点,几乎是一天一个小节,对于90分以下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会有些吃力。
上课时间,你可以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来学习。对于重点章节,课下时你要按照理解公式、练习例题、做课后习题的顺序把每一小节都搞懂。
一定要保证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全部会做,核心公式和推导公式烂熟于心。
当你把公式都记住了,课本上的题目也都能做出来时,一些常规难度的模拟题和高考真题,你就知道如何下手了。
90~120分的学生
这个分数段的同学一般基础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欠缺的是方法。
一般会存在计算马虎、答题速度慢、经常答不完卷等情况,这些并不是小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否则等到高考前夕复习会非常吃力。
建议这样的同学,平时做题注意正负号,注意括号乘法,不要想当然,多动笔,不要口算心算;
多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候不需要像大题一样按步骤答题,如果你掌握一些二级结论,就能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另外要避免粗心大意。所谓粗心说穿了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知识点掌握不准确,读题不仔细,等等。
那么你需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反思在哪些题型上粗心了,思路在哪个地方有问题。
减少粗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粗心也是常犯的错误,这个分段的你一定要注意,多做多练多反思,对照答案看自己粗心的题。
实在不行就把你常粗心的题目总结下来做个易错题记录本经常看,按类型分类记载,复习时迅速翻阅一遍可有效预防粗心的毛病。
120分以上的学生
如果你的成绩能够稳步保持在120分以上,就说明你的基础很扎实,相关解题技巧也都有掌握,可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数学的窍门。
建议这样的同学多关注大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轴题,如果有精力还可以去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有不少学生都能通过竞赛被名牌大学提前录取。
其实有些所谓的“压轴题”,用一些常规的转化和技巧就解出来了。而这些,都是平时的时候训练、归纳总结出来的。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高考前尽可能的扩展思路弄懂这些题型,不要担心,高考数学虽然千万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涉及的考点就那么多!
总之,数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方法,成绩提高指日可待!
02
什么是刷题,刷题有效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本质上来说,刷题其实就是调用学过的知识,依次执行做题的所需流程,最终解决实际的问题。
一、如果你要调用学过的知识,你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知识有学过(上课有听,知道有这样一个知识)。
知识理解正确(明白如何运用,适用条件)。
调用到恰当的知识(调用 A 知识而非 B 知识)。
能推理知识点的相应变形(一个公式的相关变形,与其他公式的相应联系)。
二、如果你要熟练做题中的每一个流程,你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明白做题有哪些流程
明白你每个流程中的不足
优化每一个流程
这是因为,一道题目的解答,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假设一道题目的做题流程是:
A→B→C→……→H
那么,如果你 A 错了,后面就全错了,整道题目也就错了。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调用知识中的 1、2、3、4 哪一点做不到位,或者流程中任意一步做错了,那么这道题目的分数就与你无关了。所以刷题不仅仅是做题目,你做完题目之后,还要对这个题目进行分析,做错了,是知识点的问题,还是做题流程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的问题,又是具体哪一个知识点的问题?如何解决?做对了,你能不能对调用知识或做题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达到更快做对的效果?
在做题这件事情上面,我们必须功利,而且是极致的功利!你必须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不然谈何超越别人?
03
数学题四大做题流程(细化版)
我们这里不谈知识点,我们谈知识点理解之后,需要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情——做题流程。
首先我们要知道做题的流程:
审题
计算
简单检查
听起来像是废话,不要着急,我们接下来具体地细化每一个点,这四个点就像串联的四个灯泡一样,如果你按照说明书,依次点亮 1、2、3、4 这四个灯泡,拿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审题
审题审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也是很多同学在审题这件事情上面会出很多问题的原因所在。
问:你有没有计算过,把你做题中因为审题出错的分数全部加起来,一次考试能加多少分?
答:计算过的同学会知道,至少30分起步。
审题出现问题,那么后面所有的东西都是白费力气!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审题审以下这些东西:
①审出每个条件(有几个条件,大概是什么)。
②审出相应的考点及类型(方向正确了,你的路线才不会错)。
③审出这类题/考点的易错点(出题人给你设的坑)。
具体做法:
审题不用仔细思考,你要做的是以下几点:
(1)拿笔读题(一定要拿笔)。
(2)对有用信息做一些标注(防止漏条件,对应①)。
(3)对最后一句话进行思考:这道题考什么?(对应②)。
(4)有什么易错点吗?(对应③)
你想一下,这样做之后,你是不是不会再漏条件了,不会不清楚思考的方向了,不会犯低级错误了?(如共轭复数没注意到,交集并集搞混?)
OK,解决审题这一部分,你已经有了拿下比别人多30分的机会!你已经和同水平同学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你要知道,没有几个人重视审题,更没有多少人知道审题到底要审什么东西,所以此刻你已经在认知层面秒杀他们了。但是,你必须要把后面的流程都做好,才能够真正拿下这些分数!
二、思考
这一流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也非常重要,毕竟做题就是要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思考。
细化:
思考要思考些什么?这个问题同样很多同学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会导致你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如下:做题走神,发呆,思维停滞,不知如何思考,理解不了题目,新题很难做得出来……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你不知道要如何去思考!接下来揭晓答案:
①翻译条件。
②与条件相关的知识点、公式、模型。
③与其他条件和结论的联系。
④其他方向的思考
再细化:
①思考的第一类要素:翻译条件
理解型:把用文字描述的一句话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例子:一个人头顶到肚脐的长度与肚脐到足底的长度之比为 0.618。
翻译→肚脐以上/肚脐以下=0.618
直译型:对条件做相应的普通的推理。
例子:tanθ=sinθ/cosθ
a·b=|a||b|cosα
图像型:(重中之重)凡是能够用图像表达的,或者标注在图像上的条件,必须用图像表达(数形结合思想)。
例子:一椭圆长轴为 4,短轴为 2,且长轴位于 X 轴上。
翻译→2a=4 2b=2→a=2 b=1→画图
②思考的第二类要素:与条件相关的知识点、公式、模型
这个要注意的是,一个有效信息可能相关的知识点/公式/模型不止一个,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调用到恰当的知识点。
有时候你对一个有效信息思考出来的知识点,并不是题目所需要的,但是你没有继续思考这个信息的意识的话,那么你可能就一直找不到题目的突破口。
如:三角形相关的知识点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大边对大角、内角和为 180°、面积公式、做辅助线。
一个有效信息可能的思考方向有好几十种,如果我们全都去思考,那肯定时间来不及,并且很难想出来。那这时候如何提高我们对知识调用的准确度呢?
那就是思考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
这就与前面第一步审题的方向结合起来了,假如题目要我们求的是面积,我们就不用思考三角形相关的那么多知识点了,我们要思考的是,三角形求面积有哪些方法(知识点),这时候范围就缩小到了:
主要方式:1/2 底*高;1/2bcsinα
其他方式:割补法,做辅助线法
核心思维:「先分类方法,再选择方法」
你会发现,就简单的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题,其实有时候你也只想到了 1/2bcsinα而没有想到 1/2 底*高,对吧?但其实当你看到正确答案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道题这么简单,只是刚好自己没有想到这个方向而已,对吧?这么简单的题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他的难题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这就是做题中的问题所在,我们没有先想有哪些解决的方法,就直觉性地先入为主,想到什么就用什么,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我们走进死胡同里面而不自知。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一招——结构化思维。
而运用结构化思维,你需要总结出高考的常见题型的思路、解法及步骤。
人的思考有两种系统,一种是直觉型思考系统,一种是设定型思考系统。
直觉型思考系统是你可以按照你的直觉去思考,那么,一道简单的题,你可能只依靠直觉,思考到其中的某个方面,却忽略了另外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这样的思考方法非常片面,很容易让你走到一个死胡同里面。
比如你从条件 A 直觉地思考,那么很可能直接走入 B 方向,然后在 B 方向继续深入思考了很久,走进死胡同。然而真正的答案却在另外的方向。
而设定型思考系统,其实就是按照设定去思考,比如你现在问自己,解决三角形的面积一共有哪些方法,那么你就避免了只直觉地想到一种方法从而走进死胡同,你只需要每一个方向都去走一遍(根据题目条件,选择相关程度更高的解决方法)。
这样你就不会出现简单的思路,但自己却总是想不到的情况了。
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直接地用学霸的思考系统去思考。
再说一遍核心思维:「先分类方法,再选择方法」。刚开始可能你会不习惯,你还是会很自然地用你自己的思考方式,但是你一定要克服这样的一个「去自我」的蜕变过程,任何方法都不是你一看到、一听到就学会的,而是通过学习→实践→复盘→再实践→ 再复盘……最终才得以掌握,得以享受到高效方法带来的好处。
接下来说一下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
其本质就是分类、层级。(说白了就是,总共有几类,每一类再去思考。)
对题目的结构化思考,包含两个层面:
(1)对于一个条件的思考方向分类。
(2)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分类。
在做题的时候,有时候你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你一直找不到题目的突破口,对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对题目所给条件的思考方向不够清楚。有时候老师讲完题目之后你还不会做,对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老师直接讲了条件最正确的思考方向,用了最直接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你没有把你自己的思考方向和解决方法与老师的作对比、分析和总结,后面再做那类题的时候,你依然用你自己的思考方向和方法,当然解不出来。
相关阅读
-
Mary Meeker先前公布了2018年网络趋势分析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囊括了许多网络趋势的重要资料,也打破了过去我们对网络、科技公司的迷思。以科技公司来说...
-
,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
-
这个超社保2D画风RPG的完结版后的诈尸最新更新版:[大更新] 僵尸生活:逃离僵尸岛 Ver1.10云汉化作弊版 没看错,这不是第2部陷入僵局篇...
-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4日,2018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新鲜出炉!更令人激动的消息是...
-
最近有小伙伴问到老汪网说,自己想要通过手机做兼职,但是不知道有哪些好的赚钱方法?其实在老汪网看来非必要不要做体力兼职,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做兼职一方面是赚钱,另一方面也是提升自......
-
从0到1,是改革者的破冰突破;从1到100,是坚持者的继往开来。那么,从100到无极限呢?...
-
世界上原来竟然有这么多我们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怪异动物,本文中这些恐怖的小怪兽,不仅极其罕见世间少有,甚至你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且其狰狞的面目无不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
今日...
-
6G专利占比排名:美国35.2%,日本9.9%,中国排名让人意外
6G专利: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持有者6G,一个听起来还有些遥不可及的概念,但在科技领域已经悄然成为了热门话题。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布局,争取在6G时...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要点.doc,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2013 ----...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经过深度改写,以下是按照您的要求创新改...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