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公安专业知识笔记(二)(人民警察法)

公安专业知识笔记(二)(人民警察法)

时间:2023-11-09 15:58:14 作者:
摘要:总则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总则

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人民警察包括: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

新时代建警治警总要求: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职权

对被判处拘役、 有期徒刑(剩余刑期3个月内)、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看守所)

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 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 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 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有嫌疑)

盘问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可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12h-----24h-----48h

(4h内:1、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3、>70周岁的老年人)

如果在晚上9点至次日早上7点之间释放的,应当通知其家属或者监护人领回;对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监护人而无法通知的,应当护送至其住地。

优先乘坐权: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优先通行权: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优先使用权: 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费用公费)(3点不用征得同意)

交通管制权: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现场管制: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警察不下班,不是见义勇为)

义务和纪律

执法秉公,执勤文明,公德遵守,风俗尊重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制式服装专用标志由公安部统一配发, 不得将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赠送、出借或者出卖给他人。

警徽,是人民警察的象征和标志; 盾牌是人民警察的象征;长城象征人 民警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松枝象征人民警察的品质和战斗意志。使用警徽及其图案应当经地(市)级以上人民警察机关批准。

警旗,警旗是人民警察队伍的重要标志。 旗面由红蓝两色组成。警徽居旗帜左上角。红色体现党对人民警察队伍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彰显人民警察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蓝色凸显人民警察的职业特征,代表人民警察对平安的守护。

人民警察使用统一的人民警察证 (没有执法证)

不用规定着装的情形:

组织管理

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和警务技术职务

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和内设综合管理机构警官职务由高至低为: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官职务由高至低为:总队长、副总队长、支队长、副支队长、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

市级以上不设政委

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授予个人的荣誉称号分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注意:通报表扬、提拔、劳动模范、10大模范不属于奖励。

警务保障

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 命令通常按级下达,情况紧急时,也可以越级下达 , 在执行的同时,应当向直接上级报告;因故不能及时报告的,应当在情况允许时迅速补报 )

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不是老好人)

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是补偿不是赔偿)

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人民警察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其家属与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现役军人 家属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人民警察==现役军人)

执法监督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人民警察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有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