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探险家和中国探险家为航海时代做了准备,尤其是前者|文史宴
多年以来,欧洲的学龄儿童从一门叫作“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课程中认识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地理大发现”指的是15—18世纪,欧洲探险家和水手们(主要来自伊比利亚半岛)大大拓展了欧洲人对海外遥远地区的认知。通过环球航行,他们最终证明了世界确实是圆的,正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
这绝对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时期。它为重商主义、殖民主义和传教活动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进行大大小小的迁徙。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强调欧洲人的“发现”是一种深刻的误导。因为那些非欧洲人不需要被“发现”。“发现”一词好像意味着他们是丢失的物件。
而那些非欧洲人早已知道自己在哪里。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水手之前,腓尼基人的船只已经在地中海各处游弋,维京人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就到达了今天的加拿大,阿拉伯三角帆船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时间里往返于阿拉伯海岸与东非海岸。
伊斯兰探险家
伊斯兰探险家,主要是阿拉伯人,很早就掌握了先进的航海仪器,知晓波斯、印度和地中海一带的潮汐、季风、洋流和“海洋”。他们认为,波斯、印度附近的海洋和地中海是一片连续的海域。
毫无疑问,最有名的伊斯兰探险家是出生于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IbnBattutah,1304—1377?),也是《游记》(The Rihlah)一书的作者。这部某些章节可能经过修饰润色的游记,记录了他长达12万千米的游历,几乎走遍了穆斯林控制的所有地方和周边地区。
9—14世纪是穆斯林地理发现和探索的“黄金时代”。正如一位研究伊斯兰历史的知名荷兰学者所说:“欧洲应该将他们(穆斯林)视为地理知识、发现和世界贸易领域的文化鼻祖。”
中国探险家
阿拉伯人探索的地方,中国探险家紧随其后。
最著名的中国航海家是郑和(1371?—1433?)。他是明初航海船队的总指挥。令人好奇的是,他出身于一个穆斯林家庭。他的父亲和爷爷曾经前往麦加朝觐。也许这让他产生了远行的渴望。
根据阿拉伯和后来的欧洲水手的标准,郑和船队中最大的船只体积巨大,长约127米,四层甲板上能容下数百名水手。九根桅杆高悬船帆。
规模庞大的船队暗示了船队出海的主要目标,即展示明王朝的强大实力。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出海,抵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红海和东非。在第四次出海途中,有人向他们赠送了一只长颈鹿。这只长颈鹿被当作“贡品”带回了中国。
从上页的茅坤图可以看出,中国的地图绘制法与欧洲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上方这张图用常规方式展示了郑和的航海轨迹。
欧洲探险家
传统的西方历史记载了大量知名的伊比利亚半岛水手的航海事迹,虽然他们真实的经历要比我们想象得更为复杂。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与“CristòffaCómbo”(利古里亚语)、“Cristoforo Colombo”(意大利语)、“Cristóbal Colón”(西班牙语)是同一个人。
他肯定没有“登陆美国(America)”,如果“America”指的是美国的话。确切地说,他的第一次远航到了巴哈马群岛。
第二次远航,他抵达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即今天的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从岛上抓了1500个泰诺人(Taíno),将他们带到塞维利亚的奴隶市场。
在哥伦布的指挥下,西班牙人袭击了加勒比地区的泰诺人。随后,欧洲人给当地带来了欧洲疾病(天花最为典型),实施强迫劳动,导致泰诺人在30年内几近灭绝。
由于引入非洲奴隶是为了弥补当地人口的减少,我们可以间接地认为哥伦布应对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开始负有责任。
不难理解的是,在美国的很多城市和南美国家广泛庆祝的“哥伦布日”已经被“土著人日”(Indigenous Peoples' Day)或其他节日所取代。
其他重要的欧洲探险家还有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美洲,证明哥伦布的判断是错的:他并没有抵达亚洲东部边界,抵达的是另一片大陆。那一片大陆毗邻的那个大洋(即太平洋)尚未被穿越。
哥伦布的错误导致了“红皮肤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Indios)、“西印度群岛”等一系列错误的命名。
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1497—1499),为的是避开地中海和中东的那些手持武器,强行征收贸易关税的中间人。
从马林迪(Malindi)到科泽科德(Calicut)的最后一段航程,他是在一位当地向导的帮助下完成的。这位向导熟悉那段航线,是因为在当时,东非与印度之间的贸易航线已经很成熟了。
有鼻子有眼的传说和半真半假的传言有时让人们很难准确判断谁抵达了哪里,以及他们的先后顺序。但可以肯定,随着全球历史取代民族主义和宗教的叙述,这些问题将得到纠正。
毫无疑问,相较于完全依靠知名探险家的奇闻轶事,通过陆路和海路将全世界连在一起,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不过这些开拓性的远航活动仍然是划时代的事件。它们为建立贸易联系、缔造帝国、开辟殖民地、出国传教、大规模迁徙所需要的通信网络铺平了道路。
本文节选自《3000年人类迁徙史》,已获出版社授权独家首发。该书对历史上人类的各种迁徙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对人类迁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
相关阅读
-
印度是和中国接壤的古老的东方大国,全世界各地都有各种UFO目击事件,印度也不例外。然而下面绝密档案调查员要讲...
-
全球实力大国具体排名出炉,美国居榜首,日本表现最亮眼,中国次席
本文内容仅用于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抄袭。全球发达国家的崛起与挑战 什么构成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以及综合国力都是衡量一个...
-
世界上即将灭亡的十大动物分别为北部白犀牛,华南虎,黑冠长臂猿,红狼,白头叶猴,北方毛鼻袋熊,佛罗里达美洲狮,犁头龟,山地大猩猩,白鳍豚,这十种动物不仅是世界上即将灭亡的动物...
-
白犀牛、白鳍豚、山地大猩猩、朱鹮、华南虎、扬子鳄、马达加斯加陆龟、澳洲毛鼻袋熊、爪哇犀牛和金头猴是全球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它们面临着栖息地丧失、非法猎杀、盗猎、森林破坏...
-
正如英语里谚语所述,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注:有志者,事竟成。)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利用碎...
-
据艾美仕(IMS)医疗健康信息部提供的数据报告,未来5年全球医药市场及药物用量均会出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到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将增加到14,000亿美元,用药量达到45...
-
2021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9月15日)...
-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8月16至17日,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海洋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深圳海洋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
-
1916年沙龙透明地方是由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文化运动,旨在推广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素质并推进社会变革。其中,沙龙是指知识分子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的场所...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时政热点新闻(2021年3月6日国内时政热点新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掌握时事政治热点及答题技巧。...
-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主持词(精选8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如何从身边发现火灾隐患,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何从火灾中正确逃生,对此,我校领导相当重视,多次与有关部门联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