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身体构造可以靠喝西北风生存?
题图:全景视觉
什么样的身体构造可以靠喝西北风生存?
知友:Chemieker(100+ 赞同)
如果可以利用大气中的分子来进行能量和物质代谢,那么这种生物就看可以靠风来生存。类似于空气中的浮游生物。
科学家还真设想过这种类型的地外生命。
1975 年,康奈尔大学的和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和埃德温·萨尔皮特(Edwin Salpeter)发表了一篇论文,来探讨木星上的可能生命形式。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vol. 32, Dec. 1976, pp. 737-755
萨根除了是一名天文学家,还是一位相当成功的科普作家,在公众当中知名度很高。
他的科普著作《伊甸园的龙》(The Dragons of Eden) 获得 1975 年普利策奖。
他著有著名科幻小说《超时空接触》(Contact),1997 年,以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的电影上映,1998 年获得雨果奖。
卡尔·萨根
萨根在 1980 年参与制作和解说的纪录片《宇宙:个人旅行》(Cosmos:A personal Voyage)在 60 多个国家有超过 50 亿人观看,是历史上收看最多的电视节目之一。
在这个节目中,萨根也介绍了他设想的木星生命。
在木星这样的巨型气体行星上,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没有固体表面,内部高温高压,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而萨根和萨尔皮特通过计算认为,在大气的上层,会有温度和压力相对温和的区域。
特定形式的生命可能会在这里存在,利用空气中的甲烷、乙烷、水蒸气和氨提供能量和养料。
他们设想了木星生态系统中三种类型的生命:
下沉生物(sinker),不断向行星深处下降的微生物。
最终会被木星的高温化为灰烬。但在降落到高温层之前,这些微生物可以生存足够长的时间来产生后代。
这些新生的下沉生物会被湍流带到上层大气,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循环。
漂浮生物(floater),看起来像十分巨大的气球,直径数千米。
利用木星上的氦气和氢气使自己浮在天空,通过控制气体的压力来上升或下降。这些漂浮生物聚集成群。
木星上漂浮生物的艺术想象 / Adolf Schaller
下沉生物和漂浮生物可能利用微弱的光合作用、或者是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氢、甲烷、水和氨分子来获得能量和养料。
木星上聚集成群的漂浮生物 艺术想象图/ Adolf Schaller
和在地球上一样,这里也有捕猎者(hunter),动作迅速敏捷,猎食飘浮生物来获得有机分子和氢气。
捕猎者艺术想象图 / Adolf Schaller
这三种生命构成了木星的生态系统。
下沉生物、漂浮生物和捕猎者构成的木星生态系统 艺术想象 / Adolf Schaller
论文发表时,旅行者号探测器还没有发射。
所以,萨根提出 1979 年探测器接近木星时,其照相机有足够的分辨率可以观测到这些那些巨大的漂浮生物。
不知道,当旅行者号发回那些木星绚丽的照片时,是不是有人真的仔细寻找过这些地外生命。
虽然,我们至今没有在木星上发现任何生命。但科学家还是相信在银河系的某个地方,肯定有类似的生命形式存在。
萨根甚至设想在金星的大气上层有类似的生命形式存在,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存。
那么,地球上有没有类似的生物呢?也许真的有。
长久以来,人们就知道地球的外层大气存在有大量的微生物。甚至国际空间站外也发现过地球上的微生物。
那么这些微生物是否可以在这里长期生存呢?
2013 年 PNAS 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很有意思的发现。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Feb 2013, 110 (7) 2575-2580.
研究人员采集了 1 万米处对流层的微生物。
基因分析显示,平均每立方米大气含有 5100 个细菌,同时还有极少量的真菌。超过 60% 的微生物仍然是存活的。
虽然大部分微生物可能是被暂时从地面带到对流层的,但是 17 种细菌出现在所有的样本中。
研究者认为,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天空中已经生存了数星期。少部分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使其能够生存在这样的高度。
科学家指出,这 17 种细菌中,有两种以草酸为食。
而草酸是天空中最丰富的一种有机分子。那么这些细菌很有可能天空中进食、生长和繁殖。
当然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毕竟目前证据还不充分。
当然,我们只是习惯了地表周围的生物。
但是,生命的形式千变万化。在极端或者外星环境中,生命形式肯定会超乎我们想象。
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一定会有只靠风来生存的生物。
相关阅读
-
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发布 百度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获奖
...
-
印度是和中国接壤的古老的东方大国,全世界各地都有各种UFO目击事件,印度也不例外。然而下面绝密档案调查员要讲...
-
全球实力大国具体排名出炉,美国居榜首,日本表现最亮眼,中国次席
本文内容仅用于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抄袭。全球发达国家的崛起与挑战 什么构成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以及综合国力都是衡量一个...
-
世界上即将灭亡的十大动物分别为北部白犀牛,华南虎,黑冠长臂猿,红狼,白头叶猴,北方毛鼻袋熊,佛罗里达美洲狮,犁头龟,山地大猩猩,白鳍豚,这十种动物不仅是世界上即将灭亡的动物...
-
白犀牛、白鳍豚、山地大猩猩、朱鹮、华南虎、扬子鳄、马达加斯加陆龟、澳洲毛鼻袋熊、爪哇犀牛和金头猴是全球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它们面临着栖息地丧失、非法猎杀、盗猎、森林破坏...
-
航海奇闻游戏,是一款很好玩的卡牌策略类型冒险游戏。游戏中,以大海作为背景。玩家需要在海上收集纸牌并培养,开始自己的战斗冒险。游戏内容非常的风趣,玩法也很有趣。...
-
奇迹!坠机后4名儿童在野外丛林中存活40天!13岁孩子带队求生
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才得以幸存...
-
生物工程学是一篇关于生物工程学的简略介绍,包括拼音、英文参考、注解等内容。归属生物学等分类。...
-
贝加尔湖被誉为西伯利亚明珠;湖水透明度深达40.5in,被誉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293年前,贝加尔湖也曾属于中国。贝加尔湖以东的滨海地区,古代最早的居民称“肃慎”...
-
记者日前从云南大学了解到,该校植物古生态团队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不同纬度植物地理区系对大灭绝事件或存在不同响应...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约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导致了大量陆地生物灭绝。但是,恐龙却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