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激光雷达第一股业绩亏损、股价暴跌近八成背后:国内迎量产交付小高峰

激光雷达第一股业绩亏损、股价暴跌近八成背后:国内迎量产交付小高峰

时间:2023-11-11 00:57:12 作者:
摘要:看新闻,还是得用搜狐,搜狐新闻,早晚报,手机报,手机新闻,报纸,杂志,打折团购,新闻客户端,资讯类客户端,触手可及的掌上报纸

经过市场多轮洗牌,如今国内激光雷达供应商已然崛起,代表企业有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大疆览沃、华为、北醒、万集科技等。其中,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位列2022年全球激光雷达公司Top15。激光雷达产业链方面,华泰证券余熠4月8日研报指出,发射端激光芯片主要有长光华芯、源杰科技、仕佳光子等;发射模组主要有炬光科技、光库科技等;光学元器件主要有:天孚通信、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炬光科技、凤凰光学等;代工则有立讯精密、均胜电子、中际旭创等。但市场分析指出,目前国内A股已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主要集中在光学、激光器等领域,真正意义上以激光雷达为主体的A股上市公司也许过两年才会有。

全球科技股大跌原因_全球科技股排名_全球科技第一股

天风证券分析师孔蓉、吴立6月11日研报指出,截至2022年7月,在全球范围内官宣的ADAS前装定点数量累计约55个,中国厂商份额合计约50%,较2019年的26%实现快速提升;禾赛科技份额达27%,超越法雷奥排名全球第一,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览沃科技等国产厂商份额分别为16%、5%、5%、2%;以禾赛科技为首的中国供应商的强劲突围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局面。据沙利文,全球ADAS领域使用激光雷达产业规模预计2022年为2.8亿美元,2025年为62亿美元,2030年达到649亿美元。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ADAS领域激光雷达市场。

全球科技第一股_全球科技股排名_全球科技股大跌原因

除自动驾驶之外,其他应用场景如车联网+机器人等,也将释放出更多增量市场。随着智能城市、智能交通项目的落地,未来车联网市场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服务型机器人主要应用范围包括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仓储、无人巡检等。根据沙利文报告,至2030年,全球机器人设备数量预计将达1110万台,配备激光雷达将达3340万台。

全球科技第一股_全球科技股大跌原因_全球科技股排名

▌与劲敌特斯拉技术路线之争愈演愈烈 激光雷达成本相对高企 龙头公司业绩亏损、股价高位一度重挫近八成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激光雷达目前正处于关键时刻,一边是生存与盈利,一边是降本与规模化。不管是主机厂还是供应商都在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激光雷达企业中,无论是出货量还是收入均稳居第一名的厂家是禾赛科技。业绩方面,禾赛科技2023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108.3%,交付量同比增长946.5%,但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6970万元变为7440万元,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46.8%下滑至29.8%。而其股价方面也是难言乐观,从上市之初高点迄今累计最大跌幅75.8%。

全球科技股大跌原因_全球科技股排名_全球科技第一股

A股公司方面,万集科技7月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在头部商用车获得应用,128线车规级激光雷达正在和车企开展联合测试,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万集科技周四晚间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营收2.19亿元,净亏损6946万元,前三季度净亏损1.97亿元。二级市场方面,万集科技2020年1月高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高达76%。

全球科技第一股_全球科技股大跌原因_全球科技股排名

市场流传激光雷达有两个市场,一个是中国市场,一个是世界其他市场。与中国市场激光雷达上车量大幅提升相比,已有多个海外玩家在成本、技术、量产商业化等压力之下,破产、合并、放弃研发。去年10月,创立24年、给奥迪A8做配套的Ibeo启动破产程序。去年11月,Fast Radius申请破产。全球首家激光雷达上市公司Velodyne与Ouster宣布合并。而在2023年9月,全球第一大汽车供应链大厂博世也宣布放弃开发自动驾驶激光雷达。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国激光雷达产业最大的敌人也未必是海外同行,而有可能是特斯拉。有市场分析人士直接挑明,激光雷达最大的敌人就是特斯拉。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纯视觉和激光雷达代表着两种不同派系,其中特斯拉为纯视觉拥趸者。小鹏、蔚来、理想等品牌的大多车型则采用配备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在内的多融合感知方案。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华为余承东向马斯克喊话,“特斯拉的FSD方案很不错”,但是“华为的方案更优更安全。我们配备了3颗激光雷达,和特斯拉相比华为ADS遥遥领先,有无高精地图都能用。”

事实上,特斯拉已于2021年开始尝试取消销售车型上的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仅配备8个摄像头,总成本仅约200美元。对比之下,激光雷达的成本就要高得多。近几年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乘用车激光雷达成本已经降至1000-1500美元左右,仍十分昂贵。所以现在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大多是旗舰车型。如蔚来ET7、理想L9、阿维塔11等。分析认为,纯视觉与激光雷达各有优缺点,二者技术路线之争或许将持续下去。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