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2020考研马原哲理梳理:实践观进入阅读模式

2020考研马原哲理梳理:实践观进入阅读模式

时间:2023-11-15 21:54:47 作者:
摘要:五月即将结束,六月马上来临,目前仍是考研的基础复习阶段,考研政治马原重要的原理需要牢牢掌握。打好基础,以后做题好拿分。

五月即将结束,六月马上来临,目前仍是考研的基础复习阶段,考研政治马原重要的原理需要牢牢掌握。打好基础,以后做题好拿分。下面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2020考研马原哲理梳理:实践观”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践观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劳动实践;这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3.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有探索性和准备性的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与科学实验一样,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四、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首先,实践是人所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五、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例题】

在听完一位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20考研马原哲理梳理:实践观”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院校!更多考研政治马原部分备考资料尽在中公考研政治马原频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