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2021国考申论热点:新节俭主义也要掌握“度”

2021国考申论热点:新节俭主义也要掌握“度”

时间:2023-11-16 14:57:58 作者:
摘要:你是“抠抠族”吗?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64.61%的大学生都有过“薅羊毛”的经历,甚至因此感到一种特别的快乐。

2021国考申论热点:新节俭主义也要掌握“度”由北京人事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国考,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或关注北京华图微信公众号(bj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咨询电话:400-010-1568。

【热点背景】

抠抠族的节俭生活_节俭与抠门_节俭和抠的区别

你是“抠抠族”吗?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64.61%的大学生都有过“薅羊毛”的经历,甚至因此感到一种特别的快乐。

【热点聚焦】

所谓“薅羊毛”,就是搜寻、利用商家的优惠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子中广为传播,从而为自己省钱的行为。

当下,更多人发现了“薅羊毛”的乐趣,加入了“抠抠族”。实付款1分钱的汤勺,新人红包1块入手的柠檬茶,签到领券后2块钱的拖鞋……“薅”完四舍五入约等于不要钱的垃圾袋、坐垫、手机壳、本子,一众买家在豆瓣各“省钱小组”中纷纷跟帖“抄作业”。

不可否认,“抠抠族”有其积极意义,很多人认为这引领了一种“新节俭主义”。用心省钱的背后,体现了一种趋向务实、理性的消费观,代表着消费自律的理念。这对于常被诟病“没吃过苦”“超前消费”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个扭转刻板印象的机会,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在面对消费诱惑时约束自己的欲望,学会自律,走向成熟。

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在肯定理性“抠抠”的同时,还需警惕“抠”成了自我安慰,抠出了另一种消费陷阱。

何以如此说?

在笔者看来,“抠抠”虽好,容易跑偏。跑偏的“抠抠族”可能面临以下两种情况:其一,越抠越买。有的“抠抠族”只要发现商品有折扣,即便当下不需要,但还是会觉得“不买就吃亏”“早晚能用上”而“剁手”;有的则为了凑单拼团得折扣,入手了一堆看起来划算但未必用得上的东西。其二,被抠绑架。有的“抠抠族”加了无数个群,每天紧盯着群里动态,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蹲”消费券上;有的则变得不抠不买,只要商品不打折,那就“不吃哑巴亏”,即便牺牲生活品质也得再等等。这样的“抠”,可以说是舍本逐末——将“抠”当作消费的唯一信条,掉进省钱的迷障,却忘了消费本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

要让“抠抠族”真正成为省钱有方、钱尽其用的代名词,那就必须抠之有理,找到抠的初衷。要明白,抠不等于抠门,而是节俭美德。在坚守“能免就免,该省则省”守则的时候,既要看到“免”和“省”,也要看到“能”和“该”,对于不能省、不该省的,要有清醒理性的判断。

节俭与抠门_节俭和抠的区别_抠抠族的节俭生活

【点击购买】:2021国考冲刺密卷

未知

★公务员5G资料包领取★

手机号:

所属地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