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北欧?年轻的中国人喜欢北欧的一切,除了生活在那里
Here is SwedenLOCALSWEDEN
近日,瑞典政府发起了一项国际运动,以阻止大规模移民到北欧国家。该活动名为“不要来这里”(Don't Come Here)。
瑞典政府发起的这项国际运动,以阻止大规模移民到北欧国家。据俄罗斯新闻媒体 Sputnik 报道,此举是在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提出“让瑞典井然有序”的口号之后开展的。有了这个,瑞典首相打算减少移民并打击困扰瑞典的主要帮派犯罪。
根据该报告,名为“不要来这里”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即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其庇护政策方面不再宽松。
瑞典移民部长玛丽亚·马尔默·斯泰纳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关于准确说明瑞典移民政策的现状和未来。” 斯泰纳加德表示居住在瑞典的外国出生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无法养活自己。
今年早些时候,温和派领导的自由保守派少数政府宣布改变瑞典的移民政策。瑞典政府在民族保守派瑞典民主党的帮助下,承诺“限制新移民涌入”瑞典。当时,瑞典首相称赞丹麦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丹麦已经指明了道路,无论是在更严格的移民政策方面还是在更严厉的刑事政策方面。让瑞典秩序井然是我们绝对必要的大项目,这包括减少移民以便我们能够应对融合。乌尔夫克里斯特松在最近访问丹麦期间说:“丹麦已经证明,如果你长期进行变革,这两件事都是可能的。” 克里斯特松坚持认为瑞典“落后 10-15 年”,并强调需要在“困难时期”迎头赶上。
对此,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表示,很高兴丹麦严格的移民政策能够激励瑞典。丹麦以颁布针对移民的残酷法律而闻名。2016 年,政府通过了臭名昭著的珠宝法,赋予丹麦当局没收抵达移民价值超过 10,000 丹麦克朗(近 1,500 美元)的现金、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的权力。另一项此类措施是 Ghetto Package,旨在通过驱逐等措施以及其他更严厉的惩罚来减少“非西方血统”的人口数量。
而在遥远的东方国度,很多人都向往北欧生活。在中国金融业工作多年后,Helen Wang 感到精疲力尽。她受够了艰苦的工作时间,然后在她宝贵的休息时间被要求随叫随到。这位 28 岁的姑娘想找到一条新路:一条她可以“躺平”的路。
于是,一位朋友给了她一个建议:搬到瑞典。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常被描绘成一个社会主义乌托邦——一个妇女权利受到尊重、父母有充足的育儿假、工作文化相对宽松的地方。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地方可以重新开始?
Helen Wang开始关注一些居住在瑞典的中国网红,她被所见所闻所吸引。去年,这位土生土长的江苏人做出了决定:她辞掉了工作,搬到了斯德哥尔摩,开始在这座城市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
事情没有按计划进行。令 Wang 惊讶的是,她的瑞典学术课程是她做过的最艰难的课程。圣诞节期间,她完全沉浸于学业,无法享受寒假,也没有机会去任何地方旅行。
“瑞典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冷,”为保护隐私而使用化名交谈的王说。“我在这里过得不开心。”
许多其他中国侨民也有类似经历。在过去的几年里,以创纪录的数量移民到瑞典的中国年轻人,许多人将这个国家理想化为现代中国所有弊病的解毒剂。
但他们到达后,往往会意识到这里的生活比社交媒体上显示的要复杂得多。对于一些年轻的中国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痛苦的认识——迫使他们不仅要重新评估他们对瑞典的看法,还要重新评估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看法。
01
北欧梦
近年来,北欧的华人人口激增。尤其在瑞典,中国人的数量自世纪之交以来翻了两番多,从去年的约 8000 人增加到 38000 多人。来自瑞典顶尖学府之一的隆德大学的数据,自 2018 年以来,来自中国院校的学生申请增加了一倍多。
社交媒体在推动这一趋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中文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已经开始将斯堪的纳维亚称为“理想的第二故乡”。“北欧风”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语——用来销售从家具到衣服再到燕麦牛奶拿铁的所有东西。
其中一些与宜家的成功有关:在中国社交平台微博上,“NordicHome”标签已获得数亿浏览量。但许多中国网民也很欣赏斯堪的纳维亚慷慨的福利国家和进步的社会改革。
尤其是,瑞典给予父母双方 480 天育儿假的政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分开休假——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在中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主要问题。在微博上,用户经常将“北欧”标签与关注性别平等和工人权利的标签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中国有影响力的人进一步宣传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居住在该地区的视频博主经常将北欧描述为远离现代中国生活挫折的避风港:难以负担的房贷、紧张的工作文化和保守的社会态度。
然而,现实更加微妙。居住在瑞典的年轻中国人说,这里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尤其是这个国家进步的社会态度。但也有一些他们没有预料到的缺点。
02
冰冷的现实
对 Helen Wang 来说,最大的惊喜之一是瑞典的高生活成本。她说,这对我来说是“艰难的六个月”,通货膨胀率超过 10%。她过去在中国不假思索地做的许多事情——从外出就餐到喝外卖咖啡——她现在为了省钱不得不避免。
这也对她的社交生活产生了影响。在中国,Helen Wang 过去经常和朋友一起吃饭,渴望独处。如今,她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家自己做饭。“在瑞典外出就餐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经常没人愿意和我一起外出就餐,”她说。
然后是食物本身。对于许多中国年轻人来说,习惯吃瑞典菜被证明是一个重大挑战——这是一个在采访中反复提到的问题。
来自上海的 22 岁的辛迪·赵 (Cindy Zhao) 惊恐地回忆起最近去斯德哥尔摩一家超市的情景。在货架上转了一会儿,她终于找到了一些她认识的老家西红柿——却发现价格比上海高出五倍。赵说,与此同时,茄子“又难吃又无味”。
来自中国湖北省的 26 岁的梁亚军说,她尽可能不吃瑞典食物。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她发现瑞典人对冷肉和鱼类菜肴的热爱令人反感且难以消化。
她说,她已经成为瑞典中餐馆和亚洲餐馆的忠实顾客,尽管可供选择的很少。当她想念中国美食时,她有时会飞到巴塞罗那、巴黎等中国人较多的欧洲城市。
但梁还是希望乌普萨拉大学毕业后留在瑞典。对她来说,生活在一个性别平等程度高的地方是当务之急。她觉得中国的工作场所对女性仍然不友好,女性专业人士被期望达到比男性同事更高的标准。
“为了更受欢迎,我必须像女人一样行事,像男人一样思考,”梁说。“但在瑞典,我可以做我自己。”
成为瑞典永久居民对梁来说也很有吸引力,因为她即将结婚,希望尽快组建家庭。在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居高不下,育儿假也远没有瑞典那么慷慨。
Liang 说,虽然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改善育儿福利,但瑞典的共享育儿假政策要优越得多。这意味着父亲也可以保证与孩子一起休假,雇主在招聘时不太可能歧视女性——而中国问题严重。
“对我来说,父亲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非常重要,”梁说。
在社会问题上,大多数中国侨民都对瑞典表示由衷的钦佩。斯德哥尔摩的另一位硕士生 Andrea Li 说,他们选择来这里是因为瑞典在 LGBT 权利方面享有进步的声誉。人们也像他们希望的那样热情好客。
“没有人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同性恋伴侣,” “瑞典人很容易区分同性恋和变性人,而在中国,这两者经常被混淆。”
乌普萨拉大学讲师 Siddharth Chadha 表示,他的中国学生通常热衷于从事与 LGBT 相关的项目,因为在中国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比较困难。“他们回去告诉其他学生他们做了什么,所以有时我们会得到更多想要参加课程的人,”Chadha 说。
但瑞典社会并不完美。瑞典仍然存在显着的男女薪酬差距,极右翼政党在最近的选举中取得了进展。23 岁的薇薇安·刘 (Vivian Liu) 说,她惊讶地发现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在瑞典仍然是严重的问题。
“年轻人确实对移民更宽容,但老一辈人就不是这样了,”刘说。
不过,目前正在瑞典找工作的刘女士表示,她还是更喜欢这里的工作文化。在中国,她觉得女性在工作场所仍然普遍不受尊重,工资也很低。
“在瑞典,工作就是工作,”她说,“下班后没有加班,也没有闲逛,这就是瑞典人可以享受生活的原因。”
03
极夜
然而,瑞典的每个冬天都会考验住在这里的中国侨民的勇气。一月,太阳在下午 3 点之前落山。在斯德哥尔摩;在瑞典北部,它根本不会升起。日光不足会使身体分泌褪黑激素减少,从而导致失眠和抑郁。
王说,她当地的朋友去年冬天很关心她的心理健康。尽管服用了维生素 D 补充剂,但在 12 月和 1 月的黑暗月份里,她仍然感到焦虑和沮丧。她经常暴饮暴食以应对焦虑。
“我知道与之相关的健康风险,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量,”王说。“当我醒来走到外面时,天还是黑的。还没等我做多少,天又黑了。我想知道为什么天黑后我还在工作。”
对于37 岁的袁志谦来说,短暂的日子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常常觉得瑞典轻松的生活节奏让他放慢了脚步,让他变得“冷漠和懒惰”。
瑞典人以做事缓慢着称。许多当地人培养了Lagom的艺术——这个词的意思是“既不过多也不过少”。合理的生活是平衡的、沉稳的、不太忙碌的。它尽可能远离上海和北京的喧嚣。
袁觉得他在瑞典期间不知何故被Lagom感染了。他回到中国已经十多年了,仍然无法摆脱。“三年后,它就在我的基因里,”他说,“它在我的骨头里。”
2011年回国前,袁想继续在瑞典生活和工作。但他选择回去,因为他觉得在那里更有可能获得令人兴奋的生活体验。他最终住在上海,在 IT 行业工作了六年,然后成为自由职业者并投身于当地文化和音乐界。
“瑞典太无聊了,”袁说,“如果我住在那里,我 60 岁时仍会过着同样的生活。”
但袁深情地回顾了他在瑞典的时光。在他看来,中国社交媒体上对这个国家滔滔不绝的描述是“正确的”。生活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平静舒适——唯一的问题是袁想要更多。
来自中国东北的袁说:“瑞典太好了,对于在一个小地方长大的人来说,适应起来并不容易。” “瑞典人可以‘躺平’并获胜。”
当他在中国忙于工作时,袁有时会想到他本可以在瑞典获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希望在女儿出生后能享受瑞典式的育儿假。但他并不后悔离开,他说。
“即使中国好,我还是会想念瑞典,”袁说。“很少有国家可以复制瑞典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文章转载自微博小笋初)
相关阅读
-
随时互联网的逐渐扩大,网络兼职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是奋青们必备的额外收益的赚钱方式,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没月拿到手3000左右,少的可怜的收...
-
"2022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正式发布 北京上海入围世界前50
2022年11月18日上午...
-
微营销...
-
转自:金融界...
-
引言当今时代,网络十分发达。许多同学已经通过网络默默赚钱,而有的同学因为信息差,错过了许多机会。废话不多说,下面介绍几种兼职的方法,都是博主亲测...
-
微头条赚钱攻略:新人逆袭,8个方法带你入门内容创作,月入5000+
副业兼职适合女生的兼职或者副业 副业兼职平台 副业兼职平台配音 兼职副业在家 副业兼职平台有哪些 男人兼职做什么副业好 副业兼职平台在家靠谱的副业 可以赚钱的副业 哪些副业比......
-
10月27日,健帆生物(300529.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受疫情、公司内部改革等因素影响,三季度单季度业绩下滑,但公司在血液净化设备和重症领域灌流器产品推广较快...
-
如何安排和面对自己的老年生活。...
-
养老机构的设备、设施更完善,更适合老人居住生活。同龄老人之间也能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
独居老人的生活该如何安排?10个实用建议帮你度过孤独岁月...
-
实践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