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笑看奇闻 > 艺展互动|打卡省美术馆 观展感受心得(三)

艺展互动|打卡省美术馆 观展感受心得(三)

时间:2023-11-19 20:59:21 作者:
摘要:艺展互动打卡艺展的方式——观展时可先拿导览手册。第一遍先把整个展览粗略的浏览一遍,对整个展览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艺展互动

打卡艺展的方式——

观展时可先拿导览手册。第一遍先把整个展览粗略的浏览一遍,对整个展览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按照导览的顺序去看,更好的理解这个展览想要表达的含义。也可借导览器的语音更详尽的去了解每个艺术家作品背后的故事。

在欣赏画作时,从不同角度、方式来品味作品背后的含义。通过视觉感官看各种元素的构成和布局、笔触的软硬、色彩的构成及影响力、物件、人物与背景的处理手法、光影语言表现、新型媒介材料等等,但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作品带给你的知识碰撞、情感共鸣和视觉感官冲击。欣赏一件多维作品,可围绕着作品转几圈,去观察分析媒介材料、去思考空间的相互呼应、造型的寓意和作品表达的主题和影响。

帮我找几幅科技画_世界科技怎么画_全球科技画

四年级

三班

陈宣如

1 这次画展不是普通的画展,而是济南首次双年国际展,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我在艺术作品上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看到了高超的技艺,视觉上震撼力及冲击力都很强,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展会作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动漫、书法、素描、国画、音频、视频等,作品的光影处理及层次处理完美,同时也运用了投影仪、二极管、LED屏等新的表现形式。

2、在这次展会中我也发现了很多新的美术技法,有废物利用、报纸照片拼接、药丸作画、铁艺和木艺融和,还有通过镜子利用增加空间延展性,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报纸与照片拼接形成新的作品,既体现废物利用又有了新的艺术品。

3、我最喜欢得艺术作品是《盛餐》,在画面中我看到了许多水果、蔬菜、海鲜等,还有几只拿着美酒的手,如此可见我们的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色彩运用上,简单浅棕色作为底色与突出的银色进行深入对比,凸显了主题。

付峻泽

1、参观完双年展后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太多了,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去进行创作,有泥塑的泰山,还有镜子做的镜像,屏幕做的各种图像,还有报纸和杂志做的各种造型,很有立体感和冲击力。

2、我发现通过镜子和屏幕的结合居然可以做出让人惊叹的图案造型,这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

3、我最喜欢的作品是黑白图案做成的日晷。这个作品虽然只有黑白图案的组合和光影的一起做成的日晷的造型。但是投射的大屏幕上给人很强的空间感。给我很大的视觉冲击,我很喜欢。

高涵硕

1、本次山东美术馆展览主题“和动力”,风格有趣、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展览作品包括:绘画类、摄影类、装置类,细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综合材料、摄影、雕塑、视频雕塑、影像、综合媒体等。本界双年展,作品的多种艺术形式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给予观众审美体验。里面有一些作品,可以和观众互动,让我觉得很是震撼。

2、作品运用了很多新的美术技法,比如镜面、光影、人工智能、雕塑、视频、综合材料、综合媒体等等。其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有

(1)镜面:例如“超然楼”,运用镜面效果,使画面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2)光影,废弃物拼接:例如《鹊华秋色图》,加入了电线杆、苹果电脑、报纸等现代物品,效果犹如一幅书画长卷、徐徐展开。让观众感受到传统和当代的融合。

3、我最喜欢的是“超然楼”,超然楼是大明湖风景区内一座几百年的名楼、建于元代。这个作品将“超然楼”放进了美术馆,利用“镜面”效果,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和超然楼互动。这个有趣的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大家纷纷爬上屋顶、挂在房檐,做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动作,一会飞檐走壁,一会倒挂金钩,做出高难度动作用手机拍照,照片呈现出来的就像武功高手一样,非常有趣。

贾岚心

1.想象思维,每幅画都有自己的想法,色彩鲜艳,感觉每幅画都特别真实,

2.美术技法:有各种画法,铅笔画、彩笔画、立体画、水彩、素描

3.感觉大家画的都非常好,每个小画家都特别的用心,把水平发挥到最好,我也在学画画,我要多学习,希望以后自己的画也能参加画展。

李明轩

1.看完美术展发现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画。这次展也很好,我还发现里面有很多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也有没讲过的。这让我学到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我觉的很有成就感。光看画我能想到一些画面。

2.我学到了一些技法,比如在画上加形状、加艺术字……

3.我最喜欢的作品是《星火驰援》,那幅画上生动形象的表达了白衣天使和病毒战斗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这幅画,我能想象到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和病毒战斗到底的场景。

李沛翛筱

由于时间关系,爸爸妈妈最近没法带我去美术馆参观,妈妈从网上给我搜集了很多画展的作品,让我参观。随着一幅幅作品在我面前展现,我仿佛置身在美术馆中,在图画的作品中徜徉。每一幅画作,每一个造型,每一种画风,都是画家心灵之花的绽放,是画家用自己的画笔发自肺腑的感叹!

这些作品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油画。我没有用油彩画过图画,总感觉油彩很难作画,画起来会很费劲,可是参观了画家们的油画,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让我叹为观止,原来油画可以把作品表现得如此逼真。这让我对油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想放假之后学习一下。

期盼着不远的一天,妈妈带我去美术馆,让我可以真正置身画画的海洋中,认真欣赏每一幅作品。

李若冉

1.双年展艺术感非常强,我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进行参观和体验。我们可以欣赏优秀的画作,还可以进行科学小实验,还可以玩有趣的游戏,感觉特别棒!

2.美术作品有想象思维、空间思维等知识,例如空间思维,有些作品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画面唯美有空间感;有的作品色彩丰富,可以看出当时绘画者是带着开心的心情去作画;还可以用镜子拼贴在画布上作画,用报纸拼贴等。令我大吃一惊。作品上还用了远景,中景,近景等空间技巧,有的运用了点,线,面的不同绘画技巧。

3.最喜欢的作品《无中生有》,这是由不锈钢的金属片组成的一幅作品,没有亮片时,它就是平平无奇的金属片。但当用手机拍照打开闪光灯时,整个铁片会呈现出一幅孔子画像,给人的视觉带来一股冲击力。

刘世涵

1.参观本次双年展,通过网络了解到本次展览国内外很多知名艺术家几乎都参加了,专业水准非常高,覆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综合材料,摄影,雕塑,装置等10余个门类,展现了不用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表达,而且本次活动的展览主题为“和动力”

2.印象最深的艺术手法就是大型装置艺术,和调节空气映像做画的手法,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

3.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大型装置艺术《建筑-超然楼》通过当代艺术让观众可以在济南标志性建筑古迹超然楼上可以飞檐走壁,通过镜像对现实不断延伸再延伸,直到虚拟与现实交织再相互交融,产生出被思考的效果!

再有印象深刻的是《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利用树枝,报纸等废弃物调节空气中光的手法,不用宣纸、墨、颜料等来完成这幅画,而是利用渗透在空气中的光细腻的表现出自然与人文配合下的美,也探讨出了一种有无得哲学。

陆韦同

1.这次展览与其他展览不同的是,这次展览有更多的抽象作品,这些作品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其实都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心情,仿佛可以通过画布看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这些作品是充满活力的,是能让人感受到温度的。

2.老师在课堂教过的美术技法有很多,但在这次画展我也学到了更多的美术技法,有的是粘在报纸上的,有的是在PPT上展示的,这些让我觉得这次展览不光是一个展览,也是一个关于美术的课堂。

3.在这次展览中,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大明湖这幅作品,有喷涌的泉水以及好看的荷花,这幅作品把大明湖的样貌表现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站在了湖水旁一样。这幅作品的色彩非常鲜艳。人群也栩栩如生,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大明湖的风光。

吕昊阳

1.在“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超然楼》,他是莱安德罗•埃利希的作品,通过对中国建筑的再次创作,打造出飞檐走壁的感觉。我觉得它是这样做成的:把一个立体楼模型切分为两半,再做一面大镜子,放在楼的斜上方,这样就完成了现在的艺术效果。

2.还有一个让我疑惑不解的作品《氧气罐》原来它是用铁丝网、玻璃、纱布,以及氧气瓶等等进行创作,表达了反抗社会上以大欺小的行为的作品。

3.还有作品《无中生有》、《一分钟的一百年》、《父亲》《2020表情包》印象也很深刻,最后我们参观了儿童美术展,我的作品也曾在这儿展览过哦~

罗婉宁

1.这次的双年展和普通的展览不同,它已经不只局限于在纸上创作,而是用许多特别的材料来表达艺术,如在布上作画、用镜子拼画、用报纸拼贴等等…话说我还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壮观的画展,这不仅是一个艺术上的突破,对我来讲也是一次很好的艺术修养课程。

2.我发现有些作品运用光影语言,将一个又一个颜色不一样的正方形小镜片拼接成一幅完整的画。远看是孔子肖像,近看什么都看不清,原来艺术也能这么多姿多彩,变幻无常。

3.让我最中意的画作叫《镜面光辉》,它是一面镜子。不过,那可不是普通的镜子,在那面镜子中,世界是颠倒的,世界是混乱的。所有被照到的东西都是倒着的,天花板在下,地板在上,人们倒立着,连展厅里的其他画作也是倒着的。很显然,这并不是画纸画布所能体现出的效果,艺术就是如此神奇。

李敬丹

1.看到了这次美术展览感觉很有新意,很震撼,仿佛进入另一个次元,让人沉浸在梦幻的世界当中。

2.《无中生有》这个作品看似排列无序、样貌普通的金属片儿,在一定的距离和角度下,光线的折射会让铁片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孔子像。

3.最喜欢“雪人”这个作品,很富有想象力,跟真正的雪人大相径庭。

石烨熙

1.非常新颖的美术展,相比传统画展多了影像类作品,人工智能,虚拟与现实等新的技术和表达方式。抽象是在画面上所形成的隐喻式思考,同时表达多种作者画中想表达的含义。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的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特征。本质上同一物种的东西抽出相同的特征,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本质上的共同的部分。所以抽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剪裁的过程,在抽象时,同与不同,决定于从什么角度上来抽象。

2金属片光线的折射,光线暗的形成阴影,最闪亮的部分,清晰的光线形成高光,拼成一幅画《孔子像》废旧报纸本身的图案与文字排版剪裁下来深浅颜色组成一幅画《报纸拼成的树》

3最吸引我的是《建筑-超然楼》通过镜像原理,可以做到倒挂在楼外。艺术家用用反思维方式,通过上方的镜子才能观看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不再是照相式的简单再现和复写,而是艺术家凭着对当代都市文化的多重映像,用艺术的方式进行表情达意,用视觉语言的方式来呈现。

苏玥丹

1.这次双年展,大部分作品是围绕和动力为主题全新创作,很多作品还融入了济南或山东元素。比如作品《大明湖》,二楼大明湖的超然楼等。展览作品包括绘画类,影像类,装置类等。上课也学了前后、左右和大小关系。还有色彩思维图层次先用水彩笔涂底层,再用棒棒彩和炫彩棒加第二层。

2.发现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有的是不锈钢贴片,代表作品《无中生有》;多媒体影像装置作品《云山六章》;宣纸,布,油画等制作而成,作品《生态纪》,还有一些用水泥、不锈钢、黄铜等制成的作品,有些抽象,不太容易看懂,作品《雪人》。

3.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无中生有》,刚看到时,就是看见贴了一堆排列无序的金属片,什么也没看出来,看到旁边的人用相机看,就用妈妈的手机拍照,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呈现出来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孔子像。这副作品是采用不锈钢铁片利用光线的折射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苏玥心

1.这次双年展和画展不一样的是,是用了很多不同的东西来画,如:玻璃画的、用布画的、用彩纸画的……我最喜欢的是抽象画,把一个正常的事物抽象成一个奇怪的东西。

2.我发现了新的美术技法,如:电子、布面油画、不透钢、磁铁、发光等新技法。《无数的生命》就是发光二极管,《无中生有》,是不透钢,《大明湖》是布油画……

3.我发现有很多美术展,有空间思维,画出了上中下三层,远近关系,大小关系,遮挡关系,想象思维,把一个事物想象成了好多事物来画,把一些我们没有的东西想象成真的,色彩思维,画荷花先画了一层浅粉,又加上深粉,最后把中间加黄色。

王浩睿

这次展览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看到了许多没有见过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次展览展出了大量装置、影像类作品,人工智能、虚拟与现实、生态艺术、沉浸式空间等新技术和新手段运用其中。

以莱安德罗·埃里希的大型装置艺术《建筑——超然楼》为例。通过镜面反射原理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排队拍摄。超然楼是济南大明湖畔的标志性建筑,竟然被“搬”到了山东美术馆,“超然致远”几个大字在镜面的反射中显得格外有魅力,在拍摄的影像中,赫然可见一个个“大侠”“飞檐走壁”、“倒挂金钩”。

在A1展厅,有一幅绵延展开的长卷,远远看去,我本以为是一幅画家创作的山水画。走近细看,竟然不是绘画,而是秋麦的摄影作品——《长江万里图》系列。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这位居于中国三十年的美国艺术家遍访中国大地,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与理解注入作品,拍摄的是当代工业文明的痕迹,散发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

最吸引我的是徐冰用枯枝、树叶、报纸等废弃物品组成的《鹊华秋色图》。鹊华秋色图原本是元代著名画作,是赵孟頫于一二九五年回到故乡浙江时为周密所画。周氏原籍山东,却生长在赵孟頫的家乡吴兴,从未到过山东。赵氏既为周密述说济南风光之美,作此图相赠。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线上,矗立著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本次展出的是作者用当代材料予以呈现。站在作品面前,看到的是一幅《鹊华秋色图》的动画作品,但当走到作品背后再看,才明白这是一件以光透过废弃物形成重现古画的新作品。作品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融合,来探讨中国文字的渊源和当代文化的冲突。17分钟的动画,消除五频之间的界限,令最终效果犹如一幅书画长卷,徐徐展开。

王彦博

1.通过这次观展让我看到了很多美丽好玩的作品。有很多的抽象画,我虽然看不懂他们画的是什么,但我觉得他们似乎都能让人一眼看出来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似的。

2.超然楼是一个用镜面所打造出的一幅画面,在外面看感觉它们很危险,但凑近了会发现只不过是一面成45度角的巨大的镜子被吊挂在墙上,景观是在地上横铺着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在那些横铺的地方躺着、坐着或倒挂着做出一些自己想做的反向动作就可以,而且我觉得能想出这个作品的人的脑洞真的是挺大的!他灵活运用镜像让人看到了一幅看似危险时则不危险的画面。

3.通过这次观察我学到了画画要仔细、要细致、而且要从多角度去观察。

王韬淞

1.这次双年展参展的作品很多,感觉和以往不同,能够参与体验,与作品互动,我了解到艺术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总之这次双年展给我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很大,给我很多的想象空间。

2.我发现新的美术技法有雕塑,影像作品,行为艺术,油画等。比如有一件作品就是好多颜色的三角板穿插在一起,形成一件雕塑作品。

3.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很多铁笼子组成的展示作品,他有很现代的艺术气息,各个笼子高低不同,但又组合有序。这既是一次美好的艺术展,又是我美术进步的阶梯。

王皓正

这次2020年的双年展,有许多新技术和新手段的运用,参观之后我有3个心得:

1.例如利用光线的折射。有一幅作品叫无中生有,近近看平平无奇,可走远了,达到一定的距离就可以看到孔子的画像,因此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2.利用了光影效果,一幅作品近看是山水画,实际上暗藏玄机,这些山水竟然是用枯枝树叶等废旧物品制造的,用了光线投影形成的。

3. 我最喜欢的作品是雪人,他运用了老师讲的遮挡关系,属于抽象派的技巧,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这次双年展让人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喜欢。

吴雨灿

1.看完画展,我认为这次双年展和普通画展不同,不但加强了感官刺激和视觉感受,而且增加了抽象表达、光影语言、色彩影响力、新型媒介材料等艺术表现手法,与以前只有具象画的展出完全不同。

2.看完画展,我学到了很多全新的美术技法。例如:色彩影响力,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让人产生不同的心情。比如蓝色可以让人产生冷静、平静、祥和的心情;红色可以让人产生热烈、欢喜、奔放的心情。

3.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一块大屏幕,上面不断变换着各种颜色。屏幕上的整个视频是由许多个小的视频段落组成的,每个小段落的颜色,不管怎样变化,都是属于同一个色系。这运用了老师教的色彩思维知识,用同一色系的颜色,让人产生一样的视觉感受。比如,有一个小段落的颜色是海蓝色,让人产生冷清、寂寞的感受,随着蓝色越变越深,这种感受就变得越来越强烈,真是神奇!

这次画展,我“感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许骞羽

1.这次双年展特别与众不同,这次并不是比谁画的好,而是看谁能从画里表达出心情、想说的,这顾名思义就是艺术表达。这可能是我们最能忽略得一点。但画里一旦表现出来,那就是最美的画作。当然,每个画家都能画出自己的心情。有些虽然看不懂,但一看就能看出是用那些美丽的画笔给予了白纸生命。这就是双年展的一大亮点,所以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让人赏心悦目,连声赞叹!

2.双年展不仅限于参观,还是很多人学习的地方!其实我也学习了很多方法和美术技法。比如:我们可以用泼洒颜料的形式来做画。这样做画的好处很多,作画时心情爽快,看到成品美观大方,还可以利用画纸的空白,这样同样也可以体现画面的美。俗话说“在玩中学习”,正体现如此。

3.观看双年展的同时,我也有我心仪、喜欢的作品,其中《云上的日子》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它放眼望去就是蔚蓝天空和美丽白云,两朵白云在一起,就形成了遮挡关系。这副画整体体现是颜色很亮,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这副画里面,享受蓝天白云的美丽风光…

杨笑璇

在美术馆的画展上我见到了很多作画方式,有些平时见的比较少,其中有几种作画方式让我感到新颖和印象深刻。

1、抽象画,这次展览让我印象深刻,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抽象表达,里面可以把一种东西想象成多种事物,也从侧面表达了事物的特点,也利用了老师平时讲的空间思维。例如:纸的上中下,在每副作品中都表现的栩栩如生,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小画家当时的喜悦、伤心等等心情。作品中也运用了许多色彩思维,当中有许多色块间的渐变,颜色的对比,点线面的不同表达等,我也在其中学到了色彩的灵活表达。

2、动态画,是一种绘画与科技的一种融合,也是一个赞扬大家想象的好办法,在这次的画展中就有体现,这样的展现方式不光可以表达当时作者的感受,也可以让大家更加投入到作品中。

3、布上作画是一种我未见过的作画方式,其中用布把画面表现的都很形象。

尹泓然

1.我和妈妈一起来美术馆参观,一进展厅就有很多令人震撼的作品映入眼帘。很多很新奇的艺术材料,色彩斑斓的艺术作品,造型奇特的艺术形态,有一种让人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的观感,我觉得受益匪浅。这些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光影以及一些新型材料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形态、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对“和动力”这一主题深入思考的艺术表达。

2.其中我发现了很多新的美术技巧,如镜面反射的艺术效果,不锈钢和磁铁等等。像《无中生有》《建筑—超然楼》等作品。

3.我最喜欢的作品是杨宏伟的《无中生有》,作用不锈钢和磁铁,通过不整齐的当时构成了一个孔子像,特别的是,只有站远了才能看到孔子像,近看是白的,什么都没有,如果从侧面看则像在视频,仿佛又是另外一个人,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当代表现地方性与全球化之间的对抗与平衡。

张嘉豪

1.让我很震撼,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新的认知,原来它有这么多体现形式,不止用画笔,颜料,还有各种材质拼接和手工结合。

2.发现新的美术表现形式有:抽象画,3D立体投影,各种材料拼接,立体手法。

3.我介绍的作品是《二重奏》,看完这幅画之后,我觉着作者用抽象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发现空间思维作用特别好,整幅画立体感强烈,尤其影子部分颜色深浅也做了区分,整体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四年级三班张正40号

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中国艺术家徐冰的《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正面)(反面)。站在作品面前,看到的是一幅《鹊华秋色图》的动画作品,但当走到作品背后再看,才知道这是一件以光透过废弃物形成重现古画的新作品。

这次的双年展展出了大量装置和影像类作品,人工智能、虚拟与现实技术、生态艺术、沉浸式空间等新技术,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交互体验。

我最喜欢的就是《建筑—超然楼》”。亭台楼阁是中国的传统标志。阿根廷艺术家莱安德罗•埃里希大型装置艺术《建筑一一超然楼》通过当代艺术让观众可以在济南标志性古迹“超然楼”上“飞檐走壁”。“超然楼”平躺在地上,空中斜挂着一面大镜子,通过镜像,将超然楼呈现给观众,大家纷纷爬上屋顶,挂在房檐,做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动作,演出一部江湖大片,幻想着自己是某位大侠。。。。。

张珈豪

1.我觉得他们有一些画的动漫人物非常的真实,如《画画的baby》尤其是她的耳朵、眼睛,都非常的真实。我一点都不知道,不知道他们怎么画的,竟然画的那么真实。有一些他们都有自己的感官而且很特别,我一开始就被诱惑住了。如《基里•舒贾•阿米莉亚•克莱夫2》这个东西的作者是`利安•奥培’,它是用LED屏做出来的,他们一直奔跑着。腿是长长的,有些男生的脚也很长,女生也一有。还有一些男生带着长胡子,他们的特征是:身子、手臂、手(没有手指)、腿、脚(有些穿着袜子)总结来说:可以用抽象画的形式,再用用真实来画,一定能画得更生动。

2.我发现了,有些人物能画出阴影效果。能写出漂亮、真实的字,更能画出好看的画,人物、事物都能描的生动形象。甚至有的画、字,都能画或写的悬空起来。总结来说:阴影对我们画画有非常多的帮助,而且还能画悬空起来。

3.我觉得科技画这一类型的主题很棒,让我们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还能把它写画的别出心裁一些。画这个主题也特别好看,也特别简单。可以使用非常多的思维,同时也可以利用感官来画的更生动些。可以可以让我们画出很多的图形,把科技画用全景来画,会非常好看。总结来说:科技画能画出全景,而且很好看。可以使用各种图形,可以把这个主题画的别出心裁一些,所以这个主题很棒。

周芮羽

1.我对双年展的第一印象是:抽象,虽然有一些作品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对视觉和感官都有新的体验,比如一楼展厅刚进门时拼接的孔子像,远看是孔子,近看就变成了一团虚影。

2.我发现了可以用各种物品来拼出画作,如一张水墨画,从外面看像一幅画,绕到后面却发现了报纸、树枝等物品,原来是通过光影来表现出来的。

3.我最喜欢的作品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它四周的镜面把里面的物品都映射出来了,一个很小的空间通过这镜面显得很大,还有一种在度假的感觉。

供稿:孙萌

校对:王瑞玉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