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间生物 > 又找到沉迷《东宫》的支点:人的生物学属性&对极致的爱的追求

又找到沉迷《东宫》的支点:人的生物学属性&对极致的爱的追求

时间:2023-11-21 21:54:54 作者:
摘要:看完了《东宫》,看小组评论,沉迷其中。里面不同观点的碰撞,各路大神对剧情人物的分析甚至上升到现实生活的感悟,受益匪浅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剧情的逻辑漏洞和人物性格行为的精分

看完了《东宫》,看小组评论,沉迷其中。里面不同观点的碰撞,各路大神对剧情人物的分析甚至上升到现实生活的感悟,受益匪浅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剧情的逻辑漏洞和人物性格行为的精分,让本来就意难平的我更加揪心。痛苦纠结中,终于找到爱《东宫》的支撑点,这次的很坚实,不容易动摇了。

“人的一生中追求的,那就是被爱,一切外在的追求只是满足被爱需求的替代品。”原谅我的不学无术,这句话是从网上搜索到的,不知出自何处,但我深以为然。

我觉得这世间的爱总归就两种吧:亲情之爱,情爱。可能还有一种:慈悲之爱,这属于神(上帝)之爱了,能力有限,不在讨论范围。我这个极端惜命的人(注,同惜命的还有李承鄞,李承鄞曾经问小枫:“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一起活,我要我们一起活,不要一起死”,不记得原话了,正在追第二遍,还没到那里,差不多意思,大家将就吧),心目中对爱到极致的理解是:我可以为你舍弃自己的生命,用我的死换你的生。世间能为对方舍弃生命的大多发生在父母(也不能达到所有父母都能做到)对孩子,反之,孩子对父母那就寥寥无几,这从生物性角度来说是合理的,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传承。人类智慧不管怎么发展,在芸芸众生中,也不过就是一个物种而已。

生物的本质是自私的,参考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竞争。但是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后果必然是平衡被打破,赖以生存的资源被消耗枯竭,最终造成物种灭绝。所以有了“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经历惨痛的物种更迭、演化,在自然界这个神操手下,地球上的生命达成了一种最有利于彼此生存的动态平衡。有克制的竞争是物种延续的智慧,这也是人类这一高级智慧生物必须遵循的规律。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人类有了智慧,制定了规则,升华出道德,除了生存和繁衍,还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生命的本质在于传承,繁衍后代必然涉及两x关系。动物界的两x关系只为了基因传承、物种延续,jio配行为也是遵循着物种的自然属性,是没有贞c观的(也算宽慰了我对李狗子同zss睡觉的膈应)。人作为高级动物,两x关系更为复杂,同时具备了生物和社会属性,除了生理本能,有了情感需求、止不住对美好的追求,但也有了利益的牵扯、混杂了y念贪婪。其实自私才是生物学本性,无私、道德约束、对美好的追求才是人的社会属性,虽然这也是为了延续物种、避免无序竞争不得不为之。而任何一个人(除了圣人?)都不可能彻底根除人的动物性,而只留下人性。

我们追求爱和被爱(此处只讨论qing爱),不仅为了满足生物繁衍需求(此处不讨论),更是为满足情感需求。两x吸引的层次:喜欢和爱,我觉得两者是递进的关系。我喜欢你,是你让我喜欢,我获得了愉悦的感受(我获益),我希望你也喜欢我,获得感情回馈(我获益)。这个过程,是自私性占比更大的。喜欢上升到爱,爱到深处:放下自我,不求回报,我可以为你舍弃自己的生命。古今中外的文学创造中,多少为爱舍命之人让我们念念不忘、始终意难平。

在波诡云谲的政治环境下,复杂、矛盾和利己的人性黑暗面充斥了荧屏,电视剧《东宫》用这样的背景谱写了曲小枫和李承鄞之间的生死之爱。我相信这应该是原作者要表达的、也是被诟病较多的各编剧要表达的“人类对真、善、美(小枫)和纯爱的追求”,这个主题被导演和演员精湛投入的演绎了出来,让我感同身受,深陷其中。

我对剧里鄞枫多次的生死场景的理解和感受:

曲小枫对李承鄞:因为深爱而恨不得、杀不得,舍弃自己来赎罪,三次:跳忘川,跳玉门关城楼,最后在两军阵前自刎。丹蚩被灭、阿翁被杀,李承鄞直接参与,虽然是高显逼死阿娘、逼疯阿爹,却也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无论怎样李承鄞对小枫造的孽是事实,小枫是个受害者,却要以死谢罪,这难道不是为李承鄞赎罪。作为理智的旁观者,我们知道即使没有李承鄞,丹蚩该灭国还得灭国,但从小枫的角度,杀亲灭族之仇,不可能岁月静好,唯有至死方休。如果不是因为爱,小枫必杀李承鄞(当然以小枫的实力,能杀得了李承鄞只有一个可能:李承鄞心甘情愿被杀),杀死李承鄞后选择生还是死就看能否想通丹蚩被灭的政治必然性了,如此一来,小枫的结局绝不是为了逃离恨不得、爱不得而选择自杀。顾剑刺杀明月,小枫替李承鄞成为人质,刺客刺杀的是皇帝,这如果不是被设计的刺杀,那么人质唯有一个被灭口的结局,小枫是不知情的,也就是说小枫主观上是选择了“用我的死换你的生”,这是小枫对李承鄞纯粹的爱的本能,此时是抛开了国仇家恨、超越自我的爱。

李承鄞对曲小枫:第一次,追随小枫跳忘川,是李承鄞的割舍不了:“你若死了,我也生无可恋了”,是对挚爱生死相随的追求,其中应该还有愧疚。第二次,与皇后图穷匕首见,容霜来刺杀,李承鄞为小枫挡剑,这次是真正的李承鄞对曲小枫纯粹本能的爱“用我的死换你的生”,不是对爱的追求,是彻底放下了“自我”的舍我为你。第三次,李承鄞扳倒高相后、小枫单方面恢复了记忆,李承鄞告白反被刺,心如死灰的甘愿受死:“只要她愿意,让我死就死吧,活着得不了她的爱,死又何惧”,对自己深爱的人宁要爱不要命的追求(注意此时李承鄞还没有恢复记忆,小枫对他恨之入骨的原因他还不知道,并不是出于愧疚偿还的心理)。第四次,跟随小枫在玉门关跳城楼,如果不是裴照等人死命拦着100%跟着跳下去了,为爱殉情。

鄞枫对彼此的爱都达到了超越自我的境界,爱的极致:陪你生、陪你死,我愿意、我可以用我的死换你的生。我想这才应该是这个言情剧表达的主题,是触动观看者、深入人心的根本所在。

剧里达到了这个层次的,还有顾剑对小枫的爱。只是双向的总是更触动人心,而且剧中的人物关系设定也难以让观众对顾剑产生深刻的共情,师父真可怜,谁让你拿错了剧本呢。如果剧情是小枫单方面痴恋李承鄞,顾剑又单方面痴恋小枫并为之而死,我想留给观众的共情反应绝对不是目前几乎一边倒的枫鄞cp,更多会站队枫剑cp了吧。

最后附我鄞画外音:人性这么复杂,政治这么黑暗,生存的环境危机四伏,其中的委曲求全(与zss)和牺牲(除小枫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又算得了什么。九日小哥哥低沉的嗓音,深沉的告白终于让我这颗狂躁的心得到了安宁。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