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张居正

张居正

时间:2024-01-25 16:55:49 作者:
摘要: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 ,故称之“张江陵”。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刘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元至顺四年(1333年),举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后任江西行省职官掾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郎中等职。因遭排挤愤而辞官,回乡隐居著述。至正二十年(1360年),应朱元璋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参与机要决策。针对当时形势,提出时务十八策,被采纳,后又陆续陈策。朱元璋称帝后,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参与制定历法、奏立军卫法。洪武四年(1371年),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洪武八年,忧愤而死。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基具有比较系统的文学思想,在明初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基从儒家“诗教”思想出发,强调作品的教化作用,既可以对下移风易俗,也可以对上讽谕劝谏。其次,贬斥元代以来的纤丽文风,提倡“师古”,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对于明初文风由纤丽转向质朴,起了重要作用。刘基著作较多,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作品传世。(概述内图片来源:)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