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间生物 > 1.2.3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设计2021

1.2.3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设计2021

时间:2024-01-26 03:55:49 作者:
摘要:学科网为您提供1.2.3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精品资料,欢迎您下载使用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原因。课标解读:“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是本节重点内容之一。前承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动,后接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是太阳辐射在地表时空分布规律的具体表现,是理解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气候带、自然带形成的知识基础,也是理解人地协调的知识基础。“说明”表示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此项地理意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是重中之重,同时这些规律形成的原因也需要理解。教学目标: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等方式完成有关学习任务,从而认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学重难点:1、 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的原因。(重点)2、 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重点)3、 分析说明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有关的生活现象。(难点)五、教学思路:1、“看图说话”为明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独立思考等方式边看图边解锁任务,完成4大规律的学习;2、情境创设“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为暗线,在掌握地理规律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解决生活的地理问题。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地球运动给我们的自然界和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比如房屋建设,以下这些现象你见过或者听说过吗?·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方位观比南方强。提问:以上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你能说出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吗? 聆听讲述,进入情境,思考问题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看图说话一 读教材10页图1.15,完成以下任务:1、找到不同节气日出日落时间; 2、根据该地不同节气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思考:昼夜长短为何有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对太阳辐射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看图简单计算,回顾所学知识思考问题,迅速回答。 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铺陈。 看图说话二 太阳高度即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读教材10页图1.15,完成以下任务: 1、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