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方志知识----写志必读

方志知识----写志必读

时间:2024-01-28 02:53:59 作者:
摘要:笔事说对“方志”一名大都作这样解释:“方”者地方也,“志”者记述也。“方志”者地方之记述也。文本说以直观感觉为依据,认为方志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本。例如

目录/提纲:……

一、方志是什么?

二、_同志怎样重视地方志工作?

三、_同志怎样重视地方志工作?

四、方志的来源有哪些?

五、方志的发展历史概况如何?

六、当代方志发展战略是什么?

七、当代方志发展的基本策略原则是什么?

八、编纂方志有什么意义?

九、修志有哪些基本任务?

十、为什么说“人生难得修回志”?

十一、修志工作总要求“一纳入”、“五到位”是什么?

十二、编写方志要运用哪“三新”?如何体现“三新”精神?

十三、方志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十四、地方志的特性有哪些?

十五、_方志有什么基本特性?

十六、地方志采用什么文体?

十七、为什么说志文的基本笔法还是提“据事直书,书中有断”为宜?

十八、地方志的体裁应包含哪些?

十九、地方志运用表有哪些作用?

二十、新方志中可用哪些表?制作表有什么要求?

二十一、新方志如何运用图和照片?

二十二、为什么说地方志不是教科书、论著、宣传手册、报告文学、总

二十三、修志工作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方志如何体现时代特点?

二十五、一地和一行业的特色含义是什么?

二十六、方志如何突出地方特点?

二十七、志书要做到哪“三性”相统一?

二十八、编纂志书的“三严”是什么?

二十九、志书的编纂原则有哪些?

三十、方志编纂有哪些特性?

三十一、方志纲目设计有什么要求?

三十二……

一、方志是什么?

当代人们对方志是什么可归纳为四种说法,即笔事说、文本说、事业说和著述说。

笔事说对“方志”一名大都作这样解释:“方”者地方也,“志”者记述也。“方志”者地方之记述也。

文本说以直观感觉为依据,认为方志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本。例如,《中国地方志大辞典》在“方志”辞条下写道:方志“是以地域为单位,按一定体例,综合记载一定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自然各方面的书籍。”

事业说是萌芽于民国,形成于当代的新观念。例如,1983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在给__宣传部《关于地方志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新编地方志“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思想建设事业”,“是一项新兴文化建设事业。”

著述说认为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著述。胡乔木同志《在_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给地方志下的定义是:“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是一部科学文献”。

以上四种说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道理。但有一点是大家认同的,即方志记载的是一个地域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是分门别类记载一个地域人类活动的总体史。

二、_同志怎样重视地方志工作?

在战争年代,每解放一个县城,_总是要找当地的县志看。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_不仅自己调阅了大量的四川方志,还精选了部分方志,推荐给到会的领导同志,提倡利用方志,提高领导水平。同时,_还倡议_各地要编修地方志。此事得到了_的支持和_各地的响应。

三、_同志怎样重视地方志工作?

_同志非常重视地方志工作,他曾对修志的重要性作过全面的阐述,他说:“编纂_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_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编纂新方志,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不仅有近期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意义重大的事业。”_同志还深刻地指出:“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

四、方志的来源有哪些?

方志的来源主要有三:

1.古代的“国别史”。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记载。自周王朝建立以来,_及各诸侯国都设有史官,负责记事记言。这些记载编纂成书,就成为一国的史书,如晋的

……(新文秘网省略159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和现实中,将使人们懂得为什么没有_就没有新中国,只有_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从而启迪人们热爱党、热爱_……”

2.方志的实用意义

方志的实用意义有如下几方面:

(1)、为各级领导的行政决策提供依据;(2)、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为科技发展提供参考资料;(4)、为扩大对外开放和增进海内外交流服务;

(5)、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

九、修志有哪些基本任务?

修志的基本任务有三:

1.收集、整理旧志,做到藏志于区。2.开展对方志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一支修志队伍。3.编写好北仑第一部区志和若干部专志。

十、为什么说“人生难得修回志”?

首先,修志的机会不是随时可遇的。建国后,50年代,国家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60年代初期,三年暂时困难,后来刚刚形势有所好转,接着十年dong luan就开始了。十一届_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才提出修志问题。北仑区这次修志,是建区以来第一次修志,实在是机会难得,我们应该珍惜它。

其次,尽管修志时代到了,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参加修志。过去编纂志书,

有的是翰林院编修,采编人员也由秀才来当。所以,参加这次修志的同志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应下定决心,修好北仑第一部区志。

十一、修志工作总要求“一纳入”、“五到位”是什么?

“一纳入”是真正把修志工作纳入到各部门、各街道镇乡的工作任务之中。

“五到位”是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

十二、编写方志要运用哪“三新”?如何体现“三新”精神?

方志编写要“三新”,即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是胡乔木同志提出来的。编写方志要切实体现“三新”精神。

1.新观点。编写方志一定要遵循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特别是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同时,还应注意以下4点:第一,记载历史上的人和事要用现在的观点,而不能用当时的观点和提法;第二,记述“文化大ge min”及其以前十七年,要依据《关于建国以来_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第三,记述_改革要符合_有关文件精神;第四,对旧资料要进行分析,切勿带进旧观点。

2.新材料。新材料包括四方面:第一,旧志不记的资料,特别是由于时代的原因没有涉及的资料;第二,旧志中记错而经过订正的资料;第三,一般书中不载的资料;第四,从未有人记载过的资料,如实地考察资料。

3.新方法。大的方面说,编写区志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部门配合,众手成志;分志稿由各部门提供,方志办总纂;定稿前先举行评议会等。

十三、方志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方志的学科属性是什么?自古以来,争议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两派:一派认为是地理学科的一部分,另一派认为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

持方志为地理学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戴震、洪亮吉等考据专家。他们以考据方法进行地方志的编纂,着重考据地理沿革与方位。因此被称为地理学派。

持方志为历史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章学诚,他确立了方志是史,一方之志为一方全史的新观念,从而破除方志是图经、是地理书的旧观念。

以上两派见解,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道理。对此,胡乔木说得比较全面,他说:“为了研究地方志各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面涉及许多学科,从历史学、各种专门史学、史料编纂学、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到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可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社会统计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等,这里面最重要、最关键的也许是人文地理学。”依我们看,方志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十四、地方志的特性有哪些?

地方志的特性有六方面:

1.有明确的区域性,不“越境而书”;

2.有编纂的连续性,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连绵不绝;

3.有内容的广泛性,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生产斗争到科学

实验,都可以在志书中记载。

4.有时代的鲜明性,它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5.有体例的特殊性;

6.有编纂的科学性。

十五、_方志有什么基本特性?

1._方志是_领导的,即具有党性;2._方志是属于人民的,即具有人民性;3._方志是属于民族的,即具有民族性;4._方志是最讲科学的,即具有科学性。

十六、地方志采用什么文体?

1997年颁布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指出:“地方志的文体,采

用规范的语体文。”这个规定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要求新编地方志必须使用现代语体文而不使用文言文。现代语体文是用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写成文章,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容易普及等优点。其二,要求新编地方志必须使用现代规范语体文。语体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比口头语言更精确,更条理化,更有逻辑性。其三,叙而不论,寓观点于材料的叙述之中,即编者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褒或贬,都用史实表明,编者不另发议论,不用讲道理来表明。

十七、为什么说志文的基本笔法还是提“据事直书,书中有断”为宜?

其理由有四:

1.志文当“据事直书”这是许多古今名人所倡导的;

2.“书中有断”这是古今志书所共同存在着的。方志作为一种著述是不

能不使用论断这种思维方式的;

3.“据事直书,书中有断”既强调了尊重历史和存真求实这个基本精神,

又强调了编纂者主体意识的适度表达;

4.“据事直书,书中有断”是从正面提出要求,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十八、地方志的体裁应包含哪些?

地方志的体裁应包含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

1.述,即综述或概述、总述。

2.记,即大事记或大事年表。

3.志,即著述部分。用于各分志,是志书的主体部分。

4.传,即人物传记,专门用于写人物。

5.图,即各种地图、图像、照片。

6.表,即用文字、数字表述的各种一览表和统计表。

7.录,即附录或丛录,用以辑存地方珍贵史料。

十九、地方志运用表有哪些作用?

表,即各种表格。“一表抵万言”,表是一种既易综合、又便省览的体裁,

也是后代修志的一种传统手法。志书中准确运用表的形式,具有文字不能详尽表达的功能。其作用有三:

1.各种形式的表在志书中的依次排比,可增强科学性和资料性。

2.表的恰当运用,能使志书某些内容代繁为简,节省文字。

3.在志书的经济诸卷中运用表的形式,更能起到以类系事的作用。

二十、新方志中可用哪些表?制作表有什么要求?

表的运用,新方志多见于制作沿革表、历届领导人员表及各类人物表,各类经济、文化事物统计表、一览表、分析表、升降表、对比表等。表的制作要求是:表的式样要科学精致,简单明了;表体要有纵横表目,经纬分明,结构清晰;标题意明,文字简略,显示主题;时间、内容准确无误,防止差错遗漏和资料不实。

二十一、新方志如何运用图和照片?

我国方志最早是以图为主,文字说明为辅的图经、图志、图记等,其形式为历代志书沿用。新方志如何恰当地运用图和照片,要注意三点:

1.插图要精选。所选图要与志书的内容密切相关,说明文字要准确,能

起到“图以明文”的效果。

2.插图的位置要适当。如系某一史料的附件或某一方面内容的反映,图

应置于同类文字之间或之后。若为反映全貌的图,则应放置志书之首。

3.图片的绘制要符合标准。志书中图片或照片的采用,一定要具备时代

性和地方性。

二十二、为什么说地方志不是教科书、论著、宣传手册、报告文学、总

结、历史书?

地方志不是教科书,不必讲定义、概念,作一些不必要的解释。有的志

书写人口章,讲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计划生育的意义一二三四条,这些完全没有必要。

地方志不是宣传手册,不宜发出号召,什么“向四化目标奋勇前进!” “*

**同志永远活在本县人民心中”等等。

地方志不同于报告文学,不能加枝添叶,进行描写。有的地方写人物传,写某人“圆圆的脸,白白的肤色,容貌端正清秀,英武气概溢于眉宇之间”等 ……(未完,全文共24842字,当前仅显示446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