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24-01-29 23:52:09 作者:
摘要:浙商银行,是2004年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浙江杭州。借记卡、信用卡、转账汇款、网上支付、投资理财、外汇买卖、企业贷款等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

在浙江数字化改革浪潮下,浙商银行谋划金融科技转型发展,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等领域的技术与应用上具备了自主可控、持续创新、对外输出和运营能力,正好契合数字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成为数字化改革中关键的服务与建设力量。凤凰网近日采访了浙商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杨国正。

为数字化改革作出“金融担当”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省正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浙商银行作为唯—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浙江省最重要的金融平台为目标,确立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力求为数字化改革贡献金融科技力量。

应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驱动双引擎,浙商银行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的产业链技术和业务平台,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着手,构建资金和货物闭环流转运行,帮助企业全流程融资。

杨国正表示:“浙商银行除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发展做好金融服务之外,更有意愿、有能力为浙江数字化改革做好科技力量的支撑与服务,可以借助自身的基础设施、科技队伍、实践经验,为政府政务、产业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服务,促进数字化改革加速发展与快速落地。”

此外,为了进一步在数字化改革中彰显“浙商担当”,浙商银行还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用技术和数据推动政务、产业、生活的全面数字化,从而提升政府精细化治理能力,促进产业有序、高效、健康发展,让金融服务能够更精准、更便捷、更友好、更高效、更高性价比地服务到每一个企业和个人。

区块链技术应用“先行者”

据浙商银行此前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显示,该行总资产达到2.05万亿元,是国内第九家资产规模破2万亿元的上市全国性股份行。其中,平台化服务融资余额占全部授信业务余额比例达37%。据了解,浙商银行之所以能在数字化改革中充分贡献力量,源于其背后的创新理念与技术支撑。

杨国正称,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存在四个痛点:一是应收账款确权困难;二是质物管理困难;三是可融资主体范围窄;四是融资工具流转较难。为了解决这些“顽疾”,浙商银行选择“拥抱”新科技,率先在业内应用区块链技术。

杨国正说:“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共享可信、不可篡改、不可抵赖、可追溯等优势。早在2016年,浙商银行便对如何应用该技术与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相关探索。2017年,基于趣链科技底层区块链技术平台,浙商银行推出应收款链平台,成为业内第一家在核心业务运用区块链技术的银行。”

在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过程中,杨国正说:“主要难点之一是产品创新设计的整体协调问题,涉及营销、账户、风控、定价、渠道等方方面面。”但好在浙商银行的机制灵活,各部门协调配合、集全行之力,系统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发布业内首份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中央层面多次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2020年12月23日,浙商银行联合趣链科技等几家单位共同发布了业内首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对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截至2020年,浙商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已服务4000多个项目,为3万多家企业融资3000亿元。此外,浙商银行还研发推出区块链订单通、仓单通、分销通、分期通、银租联动、存货通、销售通等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在帮助实体企业盘活资产和资源、减少外部融资、降低财务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据媒体报道,2020年受复工复产推迟影响,国家级重点企业富通集团有限公司现金流受到冲击。对此,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设计了基于应收款链平台的“银租联动”解决方案,盘活其沉淀资源,助力富通在3月中旬便恢复了全部产能。

接下来,浙商银行将与趣链科技等机构继续合作,一是对行业输出区块链及其它金融科技技术与产品;二是发挥区块链技术应用“先行者”优势,在跨链、共识优化、大规模节点管理等领域为区块链技术行业作出“浙商探索”。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