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20医学考研应该如何安排复习时间和科目的顺序?

20医学考研应该如何安排复习时间和科目的顺序?

时间:2024-03-31 17:53:00 作者:
摘要:【基 本 情 况】姓名:队长本科:西南某医科大学专业:临床医学成绩:207/509英语:六级435荣誉:无科研:无参营:无初试:357(英语59,政治68

【基 本 情 况】

姓名:队长

本科:西南某医科大学

专业:临床医学

成绩:207/509

英语:六级435

荣誉:无

科研:无

参营:无

初试:357(英语59,政治68,西综230)

报考:湘雅医院骨科专硕

去向:湘雅医院骨科专硕

【考 研 前 言】

我报考的院校是湘雅医院骨科专硕。由于本科前三年沉迷于身体锻炼与各种手游,成绩方面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四无学长2333)。考研的路上还是走了一些弯路,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够稍微注意,少走些弯路也是好的。

考研之前的几个小问题

关于考研的科目与相关题型,大家应该已经有所耳闻了。专硕是全国统考,而学硕根据学校的不同,专业课考试的题目或许会有自主命题。在这里我就不再多加赘述了。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网上搜一下,复习与考试的时候时间分配上应该根据分数有所侧重。

首先说说考研之前的一个问题:自主实习or学校实习?

我的小班一共37人,除开保研的同学,自主实习与学校实习的比例约为1比1。

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是从7月份开始,一般来说刚去学校实习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是有好好学习的想法的,前两个月一般会认真实习,这样子每天的复习时间主要就在晚上的4、5个小时,而且由于白天工作比较累的话,晚上的效率也会降低。

而到后面由于考研考试的临近,大家也会越来越“消极怠工”(学霸和学神除外),老师也会表示理解,默许同学们一些迟到早退行为(个别医院与科室除外)。而有些自主实习就可以灵活的安排时间,使得考研之前的复习时间大大延长。

总的来说,学校实习可以学到一些临床相关的知识,但数量有限且效率比较低下,去实习嘛,总是要干点杂务活的。而自主实习可以多出很多时间来复习。

不过根据我对身边同学们的观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跟着学校实习的同学考出的分数并不会比自主实习的同学差很多。从我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紧迫感强

学校实习同学们大多会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而适当的压力确实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效率。

2. 互相监督

学校实习同学一般都是住寝室,一个寝室四个人都考研的话,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监督作用,至少生活作息上基本是可以统一的。而且在学习之余可以互相答疑解惑,交流思想,不同的人看同一个知识点往往角度不同,互相交流对于理解很有帮助。

上面这两点尤其是第二点是很多自主实习的同学无法做到的,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有几个目标一致的战友互相鼓励与帮助是强大的动力。所以说自主实习的同学如果能找到一起考研的同学那就最好不过啦。

3. 带教老师的理解

大五上半年我们是在一个区县的医院实习,那里的老师对我们要考研的同学还是相当支持的,尽量给我们挤出来时间复习,还给我们准备了带空调的、宽敞明亮的24h自习室。所以我们的学习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之中很多人能考上研究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给出一个最后的结论,能够自主实习,尽量自主实习并且找几个能够一起上自习的研友。如果不能,尽量和带教老师打好关系,适当的打一打感情牌,争取一些时间来复习。

【考 研 初 试】

1. 如何准备考研西综

首先介绍我所用到的复习资料:

纸质:五年制第八版教科书(除生化)、贺男神辅导讲义、刘忠保小三门辅导讲义(生理、生化、病理)

APP:某考帮APP(刷题用),某基因APP(看视频用)

视频:贺男神去年的考研视频(五门课全部)

优点:口音喜感,看着不烦,口诀有时对记忆某些知识点很有帮助,几乎历年所有考过的知识点上面都有。缺点:知识点挖的不够深,有的时候用口诀强行记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隋准(内科):

优点:细致,深度较贺男神要深一些。缺点:基本上是吧书带着你读了一遍,重点不够突出。有时候感觉太散碎了,记不住。

李睿(外科):

优点:全面,知识有深度,与临床联系紧密,摸得清出题老师的思路,形象生动。缺点:骚话多,自娱自乐,有的时候三观不太正,遇到他说这些东西的时候2.5倍速跳过去就好。

某基因APP(保)里面的免费课(生理、内外科、病理、生化):

优点:生理与内科可以挖的很深,把一些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讲的很透彻,并且可以通过一个病可以讲明白一串病。外科也类似,可以找到很多内在的联系。缺点:初学者基础如果比较差的话听课可能会有跟不上的情况,所以建议最好要对教科书有一定的了解再开始听(不过近几年为了照顾着部分同学好像开始讲的简单些了)。

课程里面的心灵鸡汤略多,不过反过来说,刘老师的三观奇正,考研初期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大家听一听,有助于把躁动的心安静下来。

而且有的时候鸡汤喂着喂着突然讲一个知识点的情况也有,最好不要跳着看。病理生化的话,中规中矩,重点比较突出把。

最开始有考研的想法是大三听说了规培政策,于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终于把每次带回去吃灰的教科书翻开来,开始看生理教科书。我看书是看一章做一章的真题(某考帮APP),错题可以收藏起来,争取把知识点看懂,记不记得住再说,留个印象就好。

暑假完了到了学校,主攻内外科学,其他的课我是一个争取不挂的态度(上课还是要听听的,临床科目之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期末挂科也是一件很麻烦很难受的事情),然后期末考前冲刺一下。

内外科的话,最好上课之前能够看看书和考研视频(隋准与李睿or贺),也是留个印象,上课的时候听起来会轻松点。这时候最好能多联系上生理知识,等于又加深一下印象。期末的时候再看一下刘忠保的视频,感觉有听不太懂的地方就翻书。

开始实习之后(7月),首先还是利用时间配合刘忠保视频基础课把生理再看了一遍,争取做到他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弄懂,这对后面看内科的帮助是相当大的。

大概8月份,开始看内科学,也是先看刘忠保视频基础课,不懂得地方看书,尽量弄懂,看一节做一节的题,犹豫犹豫做出来的题和错题可以收藏起来。可以看看APP里老哥的评论,有很多大神在里面留言,有的时候很有启发(也可以通过点赞来收藏)。

9月中旬开始看外科学,主要以李睿视频为主,看了他的视频基本不太需要看书了,不过还是那句老话不懂得就看书,要是五年制第八版的书看不懂就去看8年制第三版,书上永远是说的最清楚的。

我大概到了10月上旬弄完了内科第一轮,10月下旬结束外科第一轮。这个时候我最后再看了一遍生理书(配合刘忠保强化课),大概一周多就看完了。然后就开始滚动复习病理和生化了,也是配合某基因的视频课,病理有看教科书,生化直接是用的辅导讲义,再用APP刷题。

这样子一直看到差不多12月初,看了大概有3遍的样子吧(后面两遍速度很快的)。到了这个时候,我也就刷刷错题,然后把有些实在记不住的东西抄在纸上,多看几遍,也能记住一些了。最后刷完错题,还剩点时间我做了几套APP上的模拟题,也是把错的知识点再看看。

最最后把这两个APP上的免费直播冲刺课看一看,发现自己基本都会,增加一下信心,哦了。

2. 如何准备考研英语

纸质资料:英语历年真题(06到18,太早的题参考价值不大)

单词:红皮书(基本买来吃灰)

完型填空:真题——李剑、王晟

阅读:保命28分——李旭

作文:考研高分写作2019——王江涛,考虫作文讲义——石雷鹏。

翻译:拆分与组合翻译法——唐静

新题型:真题——徐家朋

视频:上面老师的课

单词:因为比较早就有要考研的意识,于是很早的时候(大三上)就开始背考研单词了。

主要是使用知米背单词来背,效果自我感觉比百词斩好点,每天背个50个,不停的背,直到考前两周的样子,再配合一下考研阅读真题把不认识的词整理出来重点背,效果也不错。

完形填空:大概10月份开始准备的,一开始看的王晟的课,他一开始有一个打基础的方法,值得一听,但是真题讲的比较模糊,有点对着答案讲的嫌疑。

然后我就转向了李剑,除了中规中矩的讲解以外,还有一个基于概率学的蒙题法,亲测有效。

阅读:阅读是7月份开始的,一直跟的李旭的课。李旭讲课推崇读一段做一题的原则。遇到一些不好理解的地方,有很多技巧可以让你避开一些晦涩难懂的点。

当然,他还是会逐字逐句精讲的,并且可以找到各个段落里面内在的联系,感觉还是比较有逻辑的。

其实感觉大部分老师讲的都差不多,不过李旭老师的声音最好听,没有之一,这也是我选他的重要原因。

作文:这是我走过的一条弯路之一,最开始跟的王江涛,他的方法简单暴力,就是背真题范文,20大20小,背到滚瓜烂熟,你就会拥有随手一写都是范文句子的能力。

可是我背书能力相当差,对这种逐字逐句地背诵更是2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导致我背诵的进度奇慢,一直到最后3周才背了大概3大5小的样子。

不过还好我当时及时醒悟,想找一个其他机构的,手把手带着写的那种课。于是找到了考虫的课,考虫的方法是通过带着你写作文的方式来教会你去使用各种功能句,最后达到不管什么主题都能用功能句来写出一篇看得过去的作文,于是就开始每天跟着写。

上午一到自习室先写1大1小,晚上睡前再写1大1小。就这样每天大概花3到4个小时在写作上面,可能是由于到了后期,英语底子也上来了,所以进步也比较快,两周以后勉强达到了能进考场的水平。

这个方法对于不喜欢直接背的同学还是比较有效的,不过也写不出太高分的作文,毕竟老师也看得出来你这是速成的。

翻译:关于翻译,首先要扫除的是单词的障碍,翻译有个特点就是单词重复率很高,可以历年30年的真题,一年5句话,一共150句,可以把所有不认识的词找出来,反复背,基本到后面几年全是之前出现过的。

然后就可以先跟唐静基础课掌握练习与复习的方法。后期就一次翻译一年的,然后自己对比参考答案,慢慢调整。

新题型:新题型分值不多,大部分老师都是用套路来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在这里我就推荐一个我看过的老师——徐家朋,他有一个“双面胶”的方法,算是这些老师里面比较好用的。

最后再说一下,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最好尽早跟上,对阅读,翻译都有很大的帮助。

3. 如何准备考研政治

纸质资料:

Xdf:内部政治基础、强化、冲刺书

徐涛:政治核心考案、优题库(选择题)

肖秀荣:三件套+肖四、肖八

视频资料:新东方考研政治、徐涛的视频强化课+刷题课(刷题课更重要)

对于考研政治最初的记忆来自于大三的夏天,当时去某都考研的一个点听了一个规划考研政治复习时间的讲座。讲座上老师的一句:“有人说政治只要背背就完了,政治只背背就真的完了。”让我记忆犹新。于是我很早就买了肖秀荣的书和xdf的政治课开始听,xdf的课是每个老师讲一门课,听完了基础课和一小半强化课觉得不对口味,感觉那几个老师只有徐涛毛概的听着比较舒服,于是又在B站上找到了徐涛的视频课开始听,然后越听越喜欢,就主听徐涛了。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是浪费了不少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要是早点知道徐涛说不定会更好一点。而习题方面肖秀荣的1000题由于没有视频讲解加上我懒导致只做了两三百来题就停滞了,而徐涛的题有刷题班配套讲解,还是有好好去做。

然后我把错题和信息量比较大的题目标记了出来再听了一遍,效果不错。肖四肖八不多说,肖八认真做,肖四要背。

综上所述我觉得,政治跟紧徐涛,可以整个徐涛全套。其他的还是要买个肖四、肖八,做了心里稳当,肖八认真做,肖四要背。(自我感觉今年徐涛的小黄书比肖四的大题命中率更高)

最后说一下,政治要把选择题作为重点,毕竟选择题错了就是错了,而大题别乱写基本也有个30分。(我就是大题基本上都没背到,稀里糊涂,摘抄一下题干,感觉分数也不是特别低。)

4. 一些需要注意的东西

对于考研初试,我其实没有那种特别细致的学习计划,大家从我上面的文字应该大概也能看出来,不过呢,我认为至少还是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效率和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要有个把握,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不然就有可能像我一样出现最后两周疯狂写作文的情况。

还有呢就是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说在我实习医院的自习室里,基本每天去都能看到的熟面孔最后差不多都考上研了(在自习室吹空调玩手机假装学习的除外)。方向正确+持续不断的努力=成功另外一个是关于心态的问题,刘忠保老师的鸡汤里有这么一句:“当你能坐下来静下心好好看书的时候,你就已经考上研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所以再次重申,听刘忠保课程的时候尽量不要跳过这些鸡汤,确实对稳定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到了考前一个月左右呢,我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频繁失眠,由于英语政治准备得不够充分和一些感情上的问题各种睡不着,脑袋里经常是思维奔逸的状态,经常是接近3点大脑跑累了才能入睡,这个时候我就会让自己睡到大概接近10点才醒,没办法,睡不饱根本脑子转不动。写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最后,考试时一定要留给自己时间涂答题卡,我身边是有这样的例子的,不要因为这种事情白白浪费一年的复习时间。

【考 研 复 试】

接下来是复试,今年复试时间是3月22号报道,23号操作,24号笔试,26、27号面试。最好的状态是考完初试耍两周就开始准备,至少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就应该投入复试准备了,毕竟复试还是占比较大的比例的。

最好能在成绩出来之后去通过学长、学姐去联系一下中意的导师(导师名单与研究方向官网上也有),最好能够提前见导师一面,毕竟最后是导师选你,给导师留下一个好点印象还是有用的。

今年湘雅医院(附一)外科学复试分成4个部分:操作技能考核50分、专业课笔试150分、英语笔试(一篇文章中选出10句话,英译汉)50分,面试50分,共计300分。

操作技能考核:每年操作考试的考核范围可以在湘雅医院的官网上找到,具体的评分标准是按照湘雅内部有一个评分表,可以通过找学长学姐得到。

然后网上有个类似慕课的网课平台(具体不详)上面有完全按照评分表的视频,可以认真看看。具体考试是15个里面选10个出来作为考题,我们再从十个之中抽签。

十个项目之中每个项目的最后两名直接淘汰。不过只要不出现严重违反无菌操作(例如没有消毒直接穿刺,麻醉之前没铺巾这种),基本不会被淘汰的。

专业课笔试:技能考核后第二天上午就是专业课笔试了,考试时长3小时,题型有单选、多选、名解、简答和病理分析,和平时期末考试的感觉差不多。

最好能够找到湘雅的学长、学姐给你去复印店找点往年的资料啊、真题啊什么的,很有帮助,至少应该把往年的真题看一看,把自己不懂的没见过的东西做个了解。

英语笔试:考完专业课休息半个小时马上就是英语的笔试,湘雅医院的笔试就纯粹是英译汉,不考听力。考试时长1小时,翻译十句话。今年英语低于20分的人直接淘汰,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今年文章比较简单。

主题是人们对发热的认识、态度以及处理,基本上没有什么生词,感觉最生的词就是抗生素了。我作为一个英语59分的小菜鸡也能翻出42分(平均分38)。

我感觉准备这个主要还是背一些医院英语的单词吧,公共英语部分我觉得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怕出现几个没见过的医学单词,尤其是当它还是主题词的时候就相当难受了。

面试:笔试考完又可以休息一天,每个科室的面试时间不一样,分散在考完笔试后第三四天。今年骨科面试地点是在骨科住院部的示教室,大佬们坐在下面,同学们去讲台上讲。

由于今年骨科没有招满,感觉面试的问题都挺简单的,没有太大的区分度,气氛也是相当和谐。进去以后直接开始问你问题,背了半天的英文自我介绍并没有排上用场(但是一定要准备起来,背到滚瓜烂熟,大部分科室都还是需要你来一下的)。

第一个问题是用英语回答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骨科医生?第二个问题被问的是手外伤的急救处理(止血包扎固定转运,断指干燥冷藏保存),剩下的就是问问你来自那个学校,想学哪个方面,有没有中意的导师,评价一下湘雅的骨科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我觉得只要别乱说话应该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个 人 感 想】

讲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希望学弟学妹们看到我的这些文字能够有对你们有一些帮助,这次考研最大的感受是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运气是占很大一部分的(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你就懂我说的什么意思了,嘿嘿)。

但是至少你还是得有过分数线的初试成绩作为一个敲门砖,没过线的话运气再好,关系再硬也是没有办法的。

这篇攻略因为我四无学长(无奖学金、科研经历、参营经历、推免经历)的身份有很多地方没有提到,关于夏令营和推免等等有其他疑问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公众号从医行,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给大家答疑解惑。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正确的方向+持续的努力=成功,希望大家明年这个时候,也能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写写心得、吹吹牛皮(笑)。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