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024-04-06 03:51:12 作者:
摘要: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哪里? 悠悠 百年,寻寻觅觅 。 怀疑、争论、推理…… 最终是观察和实验, 探明它神秘的踪迹!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哪里?悠悠 百年,寻寻觅觅 。怀疑、争论、推理……最终是观察和实验,探明它神秘的踪迹!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结果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的子细胞。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天才魏斯曼的预测精子卵细胞成熟染色体数目减半融合 恢复正常染色体数目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减数分裂: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精子的形成过程形成部位:睾丸曲细精管中有大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精子形成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长大间期第二次分裂 精细胞 精子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

是通过  分裂形成。相同有丝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这两次分裂是怎样进行的呢?变形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间期:精原细胞经过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可见变化与有丝分裂是相同的。染色体复制的结果: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上有二个染色单体。减I间期的特点: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同源染色体联会,n对同源染色体形成n个四分体。2、核膜及核仁消失。染色质缩短加粗成为染色体,出现纺锤丝组成纺锤体。 想一想,减I前期与有丝分裂前期相比,区别在哪里?你能画出有丝分裂前期的图像吗?图中有多少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联会后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含四个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从染色单体的角度考虑)减Ⅰ前期: 有丝分裂前期减I前期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I中期:  四分体(注意,一个四分体包含两个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  看一看想一想,跟有丝分裂中期有何不同?能画出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吗?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I后期: 1、同源染色体分开(注意着丝点没有分裂) 2、同源染色体分别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看一看想一想: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可不可自由组合到一极?跟有丝分裂后期有何不同?你能画出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吗?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I末期: 1.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成为染色质。

 2.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现 。  3、细胞分裂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结果: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II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附着在一条纺锤丝上。(注意:此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数目比减I前期少一半。)减II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II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     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减II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注意:精子细胞和精原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形:四个精子细胞的细胞质大量减少,只保留细胞核、细胞膜和少量的细胞质,体积大大减小。同时,形成一条细长的尾。经过变形的精子具有在适宜的液体中游动的能力。分析讨论1、染色体复制时间?2、联会时染色体是否复制了?3、四分体的含义?4、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在什么时间;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何时?5、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6、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4n3n2n1n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4n3n2n1n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4n3n2n1n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各期的变化减数分裂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同源染色体(对)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减I分裂后减半,减II着丝点分裂时加倍复制后,减II着丝点分裂前才有复制后加倍,每次分裂都减半减数I之后无2N 2N N(2N) N0 4N 2N 02a 4a 2a aN N 0 0说明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 [2019·山东日照高一考试]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 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 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 条染色单体典型例题【解析】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A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 [2019·山东德州高一考试]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一次,核DNA 分子含量减半两次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C. 果蝇(染色体数2n=8)所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含有4 条同源染色体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组合是随机进行的 【解析】果蝇所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答案】C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二)卵细胞形成过程形成部位:卵巢(卵巢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中央的一个是卵细胞)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为什么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最后只形成一个较大的卵细胞?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的,最终产生三个较小的极体和一个较大的卵细胞,而三个极体最后又退化消失,所以只剩下一个较大的卵细胞。目的:为以后受精卵的早期分裂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问题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何异同?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先复制,在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相同点不同点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细胞,再经变形而成四个精子两次细胞质分裂均为不均等分裂,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没有变形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图解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分裂起始细胞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同源染色体行为子细胞数目类型染色体数相同点体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一次 二次一次 一次无联会、分离 有联会、分离2 4体细胞 有性生殖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都有纺锤体的出现,染色体复制一次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019·安徽淮北一模]下列关于某二倍体雌性动物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时期有同源染色体B.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 染色体和核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一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 染色单体和核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一定都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典型例题【解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时期有减Ⅰ后期和减Ⅱ后期,其中减Ⅱ后期无同源染色体,A 项错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为减Ⅱ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 项正确;染色体和核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为减Ⅱ后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 项错误;染色单体和核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有减Ⅰ全过程以及减Ⅱ前期和中期,只有减Ⅰ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项错误。

【答案】B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二、受精作用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精子的顶体是特化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类,能够溶解卵细胞的外被,产生孔道,使精子进入卵细胞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母本)高等动物(2N)(父本)受精卵(2N)卵细胞(N) 精子(N)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1. 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 引起后代变异类型的多样性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染色单体 联会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四分体四分体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2个着丝点=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交叉互换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精细胞和卵细胞末期比较图精细胞减数1末期卵细胞减数1末期精细胞减数2末期卵细胞减数2末期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分裂细胞类型 体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 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复制一次分裂二次子细胞数目 2 1或4染色体数目变化 2n→4n→2n 2n→n→2n→nDNA分子数变化 2n→4n→2n 2n→4n→2n→n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0→4n→0 0→4n→2n→0同源染色体行为 不联会、无四分体形成 联会后形成四分体可能发生的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意义 有丝分裂使生物在个体发育中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之间维持遗传性状的稳定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上下代生物之间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减数分裂时发生的高频率的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当堂检测【解析】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是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后,形成的是相同的染色体,并非同源染色体。【答案】A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下列有关百合(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B. 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C. 着丝点未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D. 两个子细胞中各含有6 对染色体【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染色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A 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 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着丝点未分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C 项错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有12 条染色体,D 项错误。

【答案】B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3.[2019·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A. 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 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C. 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 图丙中的M、m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图甲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 项错误;图乙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应是初级卵母细胞,B 项正确;图丙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项错误;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 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D 项错误。【答案】B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4.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ab 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 bc 段的细胞可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 cd 段的细胞可能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 形成de 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ab 段表示间期核DNA 复制之前的阶段,此阶段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A 项正确;曲线bc 段为间期,主要进行核DNA 的复制,此时细胞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 项错误;曲线cd 段可表示间期核DNA 复制后的时期,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 项正确;de 段表示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D 项正确。

| 【答案】B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5. [2019·高一期中]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 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应选择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B.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 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雄性个体产生精子的数量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的数量,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故观察减数分裂时常选择植物的雄蕊和动物的精巢,A 项正确;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B 项正确;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C 项错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D 项正确。【答案】B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