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快生活的我们,如何找到自己更好的节奏?
我已经忘了有多久,未曾信马由缰、不以到达为目的骑一次自行车,但还记得最初学骑车时的发现:想骑得快不难,在低速下依然维持平衡,才是进阶挑战。
上知乎才知道,原来「骑慢车不容易」这事上百年来一直在困扰着物理学家,不管是用陀螺效应、离心现象还是从蹬车时的受力结构去分析,人们还是没有对自行车平衡的原理做出解释,只是朦胧地观察到一个现象:只有重新夺回掌控感,才能真正帮助自己降速。
身处快生活中的我们,时常会有一种失去掌控的感觉。
有信息爆炸带来的失控感:推送至眼前的资讯并无法帮助我们有效决策,反而徒增迷茫。极光发布的数据报告表明,2021 年第二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各类 App 5.1 小时,其中 26.4% 的时间贡献给了即时通讯和新闻资讯。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可以被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人们气得脑仁疼,也会因为耸人听闻的狗血报道而激愤莫名。
也有多任务模式带来的失控感:前些年,斜杠青年这一说法广受推崇,人们往往因为身兼数职而自豪。然而,身兼数职也意味着自己的碎片时间被工作填满,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国在职青年群体中,高达17.34% 的人拥有一份或多份副业,既有通过自媒体和网络文学的创意性质工作,也包括外卖、代驾之类的体力活。互联网带来了新的网络零工经济模式,一个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挂在平台上交易,用各种副业工作填充。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金融专业半路出家搞法律,一有机会,又忍不住跟风卷进了互联网行业,平时还每天花时间在知乎写东西,斜杠越加越多,天天就是在三个鸡蛋之间跳舞,遇到有时间冲突,也只好从休闲的时间里再挤出来一点填窟窿。然而,这样的时间,难道真的是多余的、可以随时支取的吗?
再就是,行业的快速迭代,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也在让人们失去进行长远规划的掌控感。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数据报告表明,90 后职场人第一份工作平均持续时间为 19 个月,远低于 80 后人群的 42 个月。这一现象,未必是因为这一代人都缺乏恒心、习惯性得陇望蜀,行业风向的改变也是背后一大因素。像是教育培训、游戏、社区团购之类的行业,从校招 C 位主咖跌落到向社会「输出人才」,也就是一两年的光景,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
那么,又该如何重新夺回掌控、自主决定生活的节奏呢?
在我看来,要做到三件事:
首先,要敢于相信非一手信息,让他人帮忙筛选有价值的内容,不必重新造轮子。
曾经我对「一手信息」怀有极强的执念,上大学的时候,周围人都喜欢炒股(还拉了个叫做「天台面馆」的微信群,这名字真是吉利……)那时,我刚学了最基础的投资学和公司金融,就开始自己去找各大企业官网的投资者关系栏目,跟王阳明学格物致知的精神,拉个电脑椅在那格上一整天,到头来也看不出啥门道,和买 ETF 收益差不了多少。再到后来,在美国学法律,考律师证,各种教辅机构的视频不爱看,觉得是二手知识不过瘾,喜欢自己啃判例原文,花了很大心思、比别人掉了更多的头发,也就是低分飘过,倒是写知乎的素材积累了不少。
到现在,我反而是越来越粗枝大叶了,有了自己关注的几位专业答主、有了看着顺眼的垂类媒体,即便是二手信息,也坦然地一仰脖一闭眼吃下去,真正和自己的工作和创作相关时,再去核实出处。当今社会,人的确需要一点「不求甚解」的精神,除非和切身利益相关,不然大可以对各类资讯保持适度的迟钝。
第二,要敢于将生活中的「非核心业务」托付给他人,相信专业化分工的力量。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是 2021 上半年洗碗机销量大增,洗碗机市场总销售额同比提升24.5%。 看来,越来越多人开始习惯运用工具来解决琐屑的日常问题,渐渐摆脱了事必躬亲的执念。
使用专业化的工具是一方面,接受专业服务也是一方面。刚去美国上学的时候,我觉得身边同学都是了不起的人物,问起去哪剪头发,对方热情推荐「我的发型师」,说起报税的时候,开口就是「我的会计师」,仿佛身后有十几个人的团队跟着自己跑。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其实就是一个语言表达习惯的问题,英语语境下,人们习惯用「my XX」来称呼给自己提供服务的人,而对方当然不一定专属于某个客户。美剧里面常见的桥段「我要和我的律师说话」,其实也就是想找个律师的意思,但别人说得如此自信、如此坦荡,好像真有个大律师在罩着它,时时相伴身旁。
这种表述习惯,也隐隐体现出一种欣然接受他人服务的信赖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专业的事交给别人处理、善于借助外力,这也是一种智慧。
最后,要时刻用长期主义思维规划人生,职业发展如此,投资也是如此。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中国 2020 年度的储蓄率达到 45.7%,远超越 25% 的世界平均水平。对储蓄的偏爱,就跟喜欢种菜一样铭刻到了我们的 DNA 之中(只是个比喻的说法,获得性遗传没有科学依据)。
然而,高储蓄背后也有着无奈的成分。毕竟,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个人能接触的投资产品来来去去也就那几样,货币市场基金有可能跑不赢物价,股票市场又凶险异常,一旦出现了新的投资机遇,对资产保值的渴望就会迅速释放,并且有可能向着非理性方向发展。
据新浪财经报道,2020年新进入基金市场的群体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为52.9%,大量没有投资经验的基金新人,容易出现追涨杀跌、冲动认购又频繁赎回的操作,在短线交易中耗尽了自己的投资热情,失去对投资节奏的掌握。
对此,不妨尝试放慢节奏、重新梳理思路。这里想和大家介绍一个投资的小工具:盈米基金旗下专注于个人理财的服务平台「且慢」。
「且慢」平台提供全程顾问式投资陪伴服务,能够帮助用户筛选和过滤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摆脱信息过载的失控感。针对市场的波动,且慢平台为不同风险偏好的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稳健型投资者也可以找到适合的方案。
个人比较认同的一点是,且慢倡导「四笔钱」的资产配置理念,鼓励用户留出随时要用的钱,将有明确用途的钱用于稳健、随时可以赎回的投资,在具备保险保障的基础上,再拿出一部分资产用于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投资品类,并且坚持长期持有、避免冲动交易。
自且慢平台成立以来,尽管经历过多次市场波动,依然帮助 93% 的在管用户实现了帐户盈利,远超于基金行业的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魔咒,帮助投资者在日趋浮躁的市场环境中找回掌控感。
当然,还要提醒大家一点,任何投资品过往的收益数据都不能代表未来的收益率,投资有风险,本文亦不构成对任何个股或基金的推荐,如果有兴趣了解,还是建议通过公众号「且慢陪伴」或下载「且慢app」自行作出判断。
参考来源:中国日报中文网 《客户盈利比超 98%,盈米且慢基金投顾交出亮眼成绩单》
相关阅读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即将于10月11日-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此次大会落地素有...
-
Aqara绿米入选2022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 技术创新赋能全屋智能
Aqara绿米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
为了帮助您快速了解2023年的社会热点新闻,我们特别推出这篇今日头条文章,为您梳理这一年的重大新闻事件。...
-
必看!教师资格考试中科目二36个易错点汇总,看完捡回20分!
科目二高频易错点1、德育方法重点分清楚: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一)说服教育法——德育的基本方法1、含义:通过摆事...
-
说起财团,总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我国的四大央企财团:招商局集团、中信集团、保利集团和华润集团。它们都是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即将于10月11日-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此次大会落地素有...
-
Aqara绿米入选2022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 技术创新赋能全屋智能
Aqara绿米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
在刚刚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这一技术的发展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
-
受业主委托,中国采招网于2016年04月08日发布中大招(工)[2016]011号,中山大学北校园微生物楼8楼东侧实验室装修改造工程;项目简介:中大招(工)[2016]011......
-
为了帮助您快速了解2023年的社会热点新闻,我们特别推出这篇今日头条文章,为您梳理这一年的重大新闻事件。...
-
必看!教师资格考试中科目二36个易错点汇总,看完捡回20分!
科目二高频易错点1、德育方法重点分清楚: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一)说服教育法——德育的基本方法1、含义:通过摆事...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