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 “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春节前,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创造 833 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新世界纪录。
从量子通信、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到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等,一批科技成果近年从合肥走向世界。
为什么原始创新不断诞生在这座城?
" 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1970 年," 科大南迁 ",合肥人腾出地方、凑齐粮票接纳了这所学校。来自中科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一批下属科研院所也纷纷落户合肥。
这些科教资源,打下这座城的底色。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合肥高新区云飞路,这条数百米长的街道聚集着 20 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包括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2021 年这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 6 亿元,较上年增长超 50%。
刚刚过去的 2021 年,掀起了一股以新技术为主的 " 硬科技 " 创业潮。合肥在源头创新上的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2021 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1200 户。
除了放大本地科研院所源头创新的效应,合肥还引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建立研发平台,聚集更多创新 " 动力源 "。
现在,合肥正启动建设 " 科大硅谷 ",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 " 试验田 " 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 " 高产田 ",成立科创集团、人才集团,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让合肥成为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创新高地。
新兴产业怎么更强?
新年前夕,合肥一口气签下三个大项目:落子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布局卫星全球运营中心、牵手数字地球产业。
这座城怀揣一个更大的 " 摘星 " 梦:到 2025 年底,形成一个包括卫星制造、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及数据综合应用配套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 1000 亿元。
曾经很长时间,合肥的科研与产业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的研究成果被 " 束之高阁 " 或 " 远走他乡 ",很少在合肥本地转化。
十多年前,致力打造家电制造基地的合肥,看到产业链上的断点:家电所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大量依赖进口,合肥决定瞄准 " 缺屏少芯 " 进行产业攻 " 尖 "。
一位合肥市的招商干部至今记得,论证京东方项目时,他被市领导连续追问各种技术问题,答不上来的他 " 大冬天里浑身冒汗 "。为了搞清技术路线、摸准产业前景,回去后他和同事硬是拆解了一台电脑,从显示器到内存储器一个个零部件研究。
如今,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已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 年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企业已增长到 300 多家,2021 年产值增长超过 2 倍。
大寒时节,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热火朝天。蔚来合肥第二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正进行内部设备安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产。按规划,这里将集聚起一个年产值超 5000 亿元、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集群。
合肥还孵化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2012 年,以科大讯飞为龙头,全国首家定位于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 中国声谷 " 建立。到 2021 年,这里入驻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如今,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一半以上,其中,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产业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增速近 30%。
一本 " 网红 " 的合肥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或能窥见这座城的产业眼光。这本 199 页的册子详细列举前沿产业及前景:化合物半导体、微机电系统产业、功率器件产业、微显示产业。合肥常年派招商小组驻点北上广等地区,实地跟踪前沿产业的发展,对招来的产业龙头企业实行 " 顶格 " 服务。
有眼光,又这么拼,合肥就这样聚集培养起了一个个产业地标。
硬核科技怎么更硬?
有人说,一座城如果拥有一项改变世界的未来科技,这里就拥有未来。
在合肥,有三项这样的科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
其中,可控核聚变 2021 年底实现新进展——中国 " 人造太阳 " 创纪录地实现千秒级等离子体运行。
2022 年 1 月,记者来到合肥北郊的科学岛附近,这里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紧张建设。这是合肥的第四个大科学装置。
这个有着 14 栋单体建筑的大科学装置基地,状如 " 凤凰展翅 ",寓意飞凤逐日。明年,约 80 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将进入园区,使用装置开展科研工作。
" 这个项目的建设,在创造新的合肥速度。" 作为研究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竖起大拇指。合肥市自掏 20 亿元,先行建设配套园区,使项目开工较国家整体审批至少提前 6 个月。
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 " 利器 "。合肥目前在建、已建、预研的大科学装置已达 10 余个,体现了这座城的 " 硬核 "。
然而,硬核科技不是一日练就的。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合肥因为有中国科大,成功引入首个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本世纪初,合肥相继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装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从 2017 年获批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加快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
手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 " 利器 ",合肥不断攀上科技高峰。2021 年中国十大科技突破,合肥独占四席。
使命不止于此。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城市,合肥正与上海同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享科学基础设施、共建创新载体、联合科技攻关。
开年以来,名为 " 巢湖明月 " 的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实施升级工程,争创国家级超算中心。作为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的发起单位,合肥先算中心业主单位负责人游浩方说,产业联盟既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赋能,更面向未来打造中国算力。
一个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正在合肥孕育。
相关阅读
-
生活是由“小欲望”组成的,“小欲望”越多,生活就越有动力,生活,开心,无求,小确幸,两面性,小欲望...
-
说起灵异事件,许多朋友都会感到害怕,一些灵异事件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些灵异事件大多数都是...
-
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戒欲,戒掉,本性...
-
哪怕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两年多的动态,说我在闲鱼上卖东西可以实现五位数的收入,依然有很多人会打问号:闲鱼还可以赚钱的吗?...
-
女人到了中年,戒掉以下三种“欲望”,大都越活越年轻,疼惜,女人,中年,欲望,天运势...
-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
生活是由“小欲望”组成的,“小欲望”越多,生活就越有动力,生活,开心,无求,小确幸,两面性,小欲望...
-
说起灵异事件,许多朋友都会感到害怕,一些灵异事件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些灵异事件大多数都是...
-
其中,健帆生物与南开大学共同研究完成科研成果“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树脂的创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代表我国血液灌流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
-
中国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多奇闻怪事,至今令人难以解释,我们对这些奇闻怪事又有怎样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值...
-
随着2024年高考的临近,考生们都在紧张地备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关注时事热点,因为这些热点很可能会成为考试的重点。...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