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选修一2.3:月相和潮汐变化教学设计
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 第二章 第三节 月相与潮汐变化 人教版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2.3 月相与潮汐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介绍月相产生的原理,培养空间的想象能力。初步学会地理示意图的制图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归纳出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会对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发展观。【教材内容及分析】上一节学习的“月球和地月系”是把月球作为一个知识点,深入了解月球的相关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直观示意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等来讲授,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学情分析】本届高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差,但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图表分析能力,但是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地理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等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实践问题。本节课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以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一次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引入】大家好!月亮,又称月球,古称太阴。我国古籍当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天狗食月”等。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浩如烟海,那大家给说说有哪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当中有月字?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张九龄的《望月怀古》、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当中的名句。那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又是如何的呢?大家先动手把你脑海中的月亮的形状画出来。【学生活动】画月亮的形状。学生画完后,自告奋勇拿到讲台的展台来交流。这几位同学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仔细,我们看到的月球形态是不一样的,我们注意到:在一月之中,它不断重复着圆缺,只是缺的位置有时在左,有时在右。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点课件】二.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 第二章 第三节 月相与潮汐变化 人教版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问题探究 1:为什么会产生月相变化?月球明明是圆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会产生月相?)【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小组代表发言——(所有假设都成立)这几位同学都很善于思考,假设都很不错。
那下面我们就要通过示意图来了解这部分内容。我们已经学习了地月系的运动关系: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看板书】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体积和质量占了总太阳系的 99%。因此,我们在绘图时,用一组平行光线来代表太阳;而地球是太阳由近及远第三颗行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绘图时,我们可以画出四个特殊的日地月的相对位置。【解释】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月球(不透明、不发光)亮的一面始终朝向太阳光。(绘图:画出晨昏线及月球背向阳光的一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能看到的月球只是其一部分,哪部分?——太阳照到的一半;所以,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来自于哪里?——太阳的反射光线。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相也不一样。大家肯定就会有疑问了:咦,老师,这不月球都是一半黑,一半白么?错啦!我们要站在地球的视角来看,由于日地月的相对位置不同,月球面向地球的部分就不同。例如,这个时候的月球(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日地之间)亮的一面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以此举例其他三个位置的近月相。)【补充】其他位置的月相是什么样的?(过八分之一圈的其他位置)【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 56 页图 2.24 月相,一起来鉴别一下之前的同学在黑板上所画的月相。
问题探究 2:月相是如何周期性变化的?下面,我们就用课件来更深入的探索一下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球绕地公转是逆时针。【课件演示】说明:太阳光在右边,中间是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右上角是月相在相应位置的月相。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球时全黑的,我们把它叫做新月(朔)。然后逆时针转过 1/8 圈,我们看到月亮露出了一部分,叫做峨嵋月。再转过 1/8 圈,当日地月三者垂直时,我们看到月球的右边是亮的,所以右边亮的我们把它叫做上弦月。再转过 1/8 圈,我们看到右边亮的范围变大了,有点凸出来,我们把它叫做凸月。再转过 1/8 圈,日地月三者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全部都是亮的,我们把它叫做满月(望)。接下来按这个规律请学生回答——再转过 1/8 圈,月球的左边亏了一点,但还是凸出来的,叫凸月。再转过 1/8 圈,日地月三者又垂直了,月球的左边(西边)变成一半亮了,我们叫做下弦月。再转过 1/8 圈,右边又亏了一点,又变成了峨嵋月,但是为了和上面的峨嵋月区别开来,我们把它叫做残月。再转过 1/8 圈,月球又回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又变成了新月。这样,月球绕着地球跑了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有 29.53 天,我们叫做农历月,又叫朔望月。
问题探究 3:月相是如何与农历一一对应的呢?农历上规定,当月球是新月的时候是初一,月球满月的时候是十五或十六。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 第二章 第三节 月相与潮汐变化 人教版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思考】为什么会有两个日子?——月球绕地球转的周期不是 30 天,所以日历里面安排的农历月有时候是 29 天,有时候是 30 天,所以,满月的日子变成了十五或十六。【推理,讨论】那在新月和满月之间的上弦月出现在农历什么时候呢?下弦月又是什么时候呢?——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课件演示】那么我们通过课件一起来巩固一下,并且看看月相变化中还有那些特点?【归纳总结】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我们所见月球的照亮部分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强调:从地球的角度观察,下面的图要倒过来看。很好,大家这堂课都表现的很出色,下面就来考验一下大家。三. 【课堂练习】【课件演示】1、 判断下面各图分别是什么月相。一个一个出现。古人做诗我作画,挑选一句画月相: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2、前两天看到了如下的月相,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农历多少吗?7 天后月相又是什么?【课件演示】其实,不同的月相出现的时刻也不同月相 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 月没 夜晚见月情形 出现日期[农历]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 半 夜 见 于 西天,月面朝西初七、初八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 半 夜 见 于 东天,月面朝东二十二、二十三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十五、十六月相变化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 第二章 第三节 月相与潮汐变化 人教版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四.【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知道了月相产生的原理和月相变化的规律,并能通过月相推算出当天的农历。下面再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演示】1. 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2.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新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3.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最后,就像苏轼词里说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望大家在人生满月时不骄不躁,新月如朔时,不悲不弃。下课!五.2.3 月相变化一、什么是月相二、为什么会产生月相三、如何把农历与月相一一对应?
相关阅读
-
刚好在写一个古生物的连载,这是关于笔石的章节【多图预警】:【地球演义】第八十八回 岁月有痕在古生代的地层中,经常可以发现一类特殊的化石,它们就像是用铅笔在石面上画下的图案...
-
头铁恶魔的辉煌,海中重骑兵的沧桑头足动物作为软体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从一开始就不是善茬,它们的感官系统和神经系统都很强,同时拥有喷射这一独特的推进能力。在日积月累的演化道路上...
-
如果这个基本目的被动摇了,那么说明这个人已经万念俱灰、无药可救了,迎接他的或许只有那个人类共同厌恶和惧怕的终点死亡。...
-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 每天一分钟 知晓天下事10月31日
365资讯简报,每天精选15条热点新闻简报1条微语,每天一分钟,知晓天下事! 5.河北: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二级甲等县级医院。 7...
-
不会患癌、不会衰老的裸鼹鼠究竟有多可怕?,裸鼹鼠,哺乳动物,动物,变异,存活...
-
刚好在写一个古生物的连载,这是关于笔石的章节【多图预警】:【地球演义】第八十八回 岁月有痕在古生代的地层中,经常可以发现一类特殊的化石,它们就像是用铅笔在石面上画下的图案...
-
第10课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023年新七年级生物上册暑假预习优学笔记
学科网为您提供第10课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023年新七年级生物上册暑假预习优学笔记精品资料,欢迎您下载使用,获取更多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优质资源请关注学科网...
-
全球GDP最高的前十大城市分别是?全球GDP最高的前十大城市分别是:纽约、东京、伦敦、首尔、洛杉矶、大阪、香港、芝加哥、多伦多、墨西哥城。补充:一、日本-...
-
头铁恶魔的辉煌,海中重骑兵的沧桑头足动物作为软体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从一开始就不是善茬,它们的感官系统和神经系统都很强,同时拥有喷射这一独特的推进能力。在日积月累的演化道路上...
-
不会患癌、不会衰老的裸鼹鼠究竟有多可怕?,裸鼹鼠,哺乳动物,动物,变异,存活...
-
2020年,无论在全球层面还是在国内层面,广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均保持相对稳定。在全球城市层面,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Kearney)从商业活动、信息交流、...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