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2009年基金-生命科学部

2009年基金-生命科学部

时间:2024-05-16 11:54:15 作者:
摘要:30900001/C010101水稻内生根瘤菌的系统分类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2030900002/C010102 云南大学20 30900003/C010103 华南地区镰孢菌属真菌

30900001/C010101水稻内生根瘤菌的系统分类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2030900002/C010102 云南大学20 30900003/C010103 华南地区镰孢菌属真菌种类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20 30900004/C010103 中国医学科学院20 30900005/C010103 郑州大学20 30900006/C010103 中国多年卧孔菌属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20 30900007/C010103 20 30900008/C010201 20 30900009/C010201 南京工业大学23 30900010/C010201 可人工控制的假单胞菌工程菌株研制与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20 30900011/C010201 安莎类抗生素聚酮链的释放与环化 康前进 上海交通大学 20 30900012/C010201 克雷伯氏菌氧化还原电位响应的分子机制 张延平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 30900013/C010201 嗜酸乳杆菌对交互胁迫的联合生理应答机制 江南大学20 30900014/C010201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2 30900015/C010201 天津医科大学20 30900016/C010201 李明顺 华中农业大学 20 30900017/C010201 华南理工大学21 30900018/C010202 复旦大学20 30900019/C010202 董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 30900020/C010202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 30900021/C010202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 30900022/C01020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 30900023/C01020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 30900024/C010202 中南大学20 30900025/C010202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 30900026/C010301 李敏 复旦大学 22 30900027/C010301 耐盐粘球菌适应海洋生境的功能基因网分析 山东大学20 30900028/C010301 山东大学20 30900029/C010301 生物催化氧化还原途径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光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 30900030/C010301 微生物精氨酸脱亚胺酶的改造和药用活性研究 江南大学20 30900031/C010301 浙江大学20 30900032/C0103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 30900033/C010301 微生物类膨胀素的功能研究 马媛媛 天津大学 20 30900034/C010301 河南科技大学19 30900035/C0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 30900036/C010301 南京农业大学20 30900037/C010301 苏云金杆菌伴胞晶体杀虫作用中昆虫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孙运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 30900038/C010301 双歧杆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功能研究 南昌大学20 30900039/C010301 山东轻工业学院20 30900040/C010301 20 30900041/C010302 大肠杆菌表面多糖抗原多样性的遗传进化机制的系统研究 刘斌 南开大学 22 30900042/C010501 恶臭假单胞菌代谢尼古丁关键酶的基因克隆 唐鸿志 上海交通大学 20 30900043/C010501 山东大学20 30900044/C010501 南京农业大学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 2010-01至2012-12西南地区5种特有动物粪便放线菌多样性研究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两种珍稀药用石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内生真菌多样性与促 萌发活性 2010-01至2012-12 玉米-小麦轮作系统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相互关系研究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酿酒酵母种群抗逆性及乙醇耐受数量性状基因的变异研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0-01至2012-12 嗜热厌氧乙醇杆菌中还原力感应蛋白介导乙醇代谢调控 的分子机理 裴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0-01至2012-12 L-组氨酸代谢支路途径关键酶基因克隆及催化功能分析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PseudomonasputidaKT2440菌株芳烃代谢中间产物粘 糠酸内酯的转运机理研究 2010-01至2012-12 天蓝黄链霉菌产生的新淀粉酶抑制剂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 的研究 2010-01至2012-12 苏云金芽胞杆菌聚-β-羟基丁酸酯的代谢对杀虫晶体蛋白 合成的影响 2010-01至2012-12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展示过程中“锚定”与“分泌”两种类型 共存的机制及调控 2010-01至2012-12 那西肽(Nosiheptide)耐药型RNA甲基转移酶作用机理 的研究以及相关抗生素新靶标的发现 2010-01至2012-12 与金葡菌应激和致病正负相关的两种新的小RNA生物学功 能研究 2010-01至2012-12 新型抗肿瘤环肽YM-216391的生物合成研究 2010-01至2012-12 螺环乙酰乙酸内酯类抗生素Pyrroindomycins的生物合 成研究 2010-01至2012-12 芽孢杆菌产高光学纯L-乳酸的关键酶基础研究 2010-01至2012-12 硫化叶菌中Cren7蛋白在染色体组织中的作用 2010-01至2012-12 两种典型铁硫蛋白HiPIP和Ferredoxin分子内电子传递机 制比较研究 2010-01至2012-12 氧化葡萄糖杆菌右旋糖酐糊精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催化 功能研究 2010-01至2012-12 葡萄球菌aps抗菌肽感受调节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斜卧青霉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及其在生物质降解酶合成分 泌中的应用研究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耐辐射奇球菌特有DNA损伤修复基因ddrB功能分析 2010-01至2012-12 具有TOS9结构域的蛋白因子在酵母形态发生中的功能作 2010-01至2012-122010-01至2012-12 副血链球菌粘附素Fap1糖基化过程中糖基转移酶基因功 能研究 2010-01至2012-12 新型抗菌素TiacumicinB的生物合成研究 2010-01至2012-12 霍乱弧菌群体感应调控蛋白HapR多样性及其对致病相关 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古菌Sulfolobustokodaii甘油醛脱氢酶及其对非磷酸化 Entner-Doudoro糖酵解代谢的调控机制 2010-01至2012-12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中磷脂: 甘油二酯脂酰基转移酶(PDAT)及其途径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2010-01至2012-12 碱性造纸黑液菌群结构分析及其在黑液处理、可再生资源 利用中的功能菌群和功能基因研究 2010-01至2012-12 Pseudomonassp。

IM-4降解咪草烟分子机理的研究 2010-01至2012-12 30900045/C010502 玛珥湖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曾永辉 广东海洋大学 20 30900046/C010502 微生物燃料电池种群互作及其胞外电子传递机制解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20 30900047/C010502 母锐敏 山东建筑大学 20 30900048/C010502 蓝藻污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酶的筛选与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8 30900049/C010503 正十六烷互营代谢产甲烷过程的关键微生物群落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20 30900050/C010601 丁新华 山东农业大学 22 30900051/C010603 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有毒株和无毒株毒力进化机制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20 30900052/C010603 四川大学20 30900053/C010603 20 30900054/C010701 杨娇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 30900055/C010703 同济大学20 30900056/C010703 乔建军 浙江大学 20 30900057/C01080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 30900058/C0108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 30900059/C010802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 30900060/C010802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 30900061/C010803 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三维组学分析 清华大学20 30900062/C010803 复旦大学18 30900063/C010803 张勇 20 30900064/C010803 南京医科大学20 30900065/C010803 基于重组乙肝病毒免疫治疗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 30900066/C010803 丙型肝炎病毒膜融合触发机制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 30900067/C010803 中国医学科学院20 30900068/C010803 南开大学20 30900069/C010804 2030900070/C020101 华中农业大学19 30900071/C020101 山东理工大学20 30900072/C020101 植物水通道蛋白活性调控机制的活体动态研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3 30900073/C020102 华中师范大学19 30900074/C020102 一个水稻新颖壳突变体的基因克隆及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中国水稻研究所19 30900075/C020201 鹿蹄草亚科的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 30900076/C020201 中国淫羊藿属的分类学研究 张燕君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19 30900077/C020201 中国斑叶兰属(兰科)的分类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19 30900078/C02020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 30900079/C020202 中国羽苔科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3 30900080/C020202 中国丛藓亚科(丛藓科,藓纲)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赵东平 内蒙古大学 19 30900081/C020202 我国东海沿岸水域光合隐藻类的分类学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19 30900082/C020203 南昌大学20 30900083/C020301 旌节花科物种形成和进化机制的研究 南京大学19 30900084/C02030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 30900085/C02030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 30900086/C020301 芍药组的分子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研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 30900087/C020301 小麦族赖草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18 30900088/C020301 夹竹桃科娃儿藤亚族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19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