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风景美如画古人画中赏西湖—庆亚运历代西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西湖风景美如画,古人画中赏西湖—庆祝亚运会开幕,历代杭州西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近现代绘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近现代绘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9月23日,今天,亚洲运动会就要在杭州开幕了,这个城市历史厚重,杭州5000年建城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可惜元初的一场大火,将中国唯一的山水园林式皇宫化为灰烬,八百年的风雨沧桑,也将古都临安的遗存所剩无几,杭州一地不仅吴越国的首都,也是南宋的首都,是当时是繁华的大都市,现在也是,因为杭州这个地方的地势非常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很多有名的景点。为了各位读者更好地了解杭州,为了庆祝亚洲运动会今天在杭州开幕,我们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古代杭州山水画,以飨读者。我们徜徉在的画境之中,感受到杭州的美能穿越时空,也有一群历史上可爱的人儿忠实地记录着,是伟大的艺术家对艺术的忠实,更是发现美的眼睛对美的忠实。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历代画家笔下杭州西湖景点。
“西湖十景”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而是天人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西湖十景”的图写肇于宋,后世各代亦多有佳作传世。在晚明,士人造园风盛行,于此背景下“西湖十景图”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并由此掀起了以实景为题材的创作之风。
杭州西湖十景图《苏堤春晓》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苏堤春晓》“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一过,苏堤便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如梦如幻。
杭州西湖十景图《断桥残雪》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断桥残雪》断桥残雪,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当时是一座石桥,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欣赏西湖雪景,断桥上游人如织,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
杭州西湖十景图《平湖秋月》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平湖秋月》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秋夜,凭临湖水,但见一湖暗蓝的湖水荡漾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归舟泛于夜湖,诗中有云“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面对此诗情画意般的美景,真正可以在恬静中感西湖的浩淼,洗涤烦躁的心境。
杭州西湖十景图《柳浪闻莺》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柳浪闻莺》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的大型公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梅花等异木名花。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杭州西湖十景图《双峰插云》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双峰插云》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八。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山、北山,形成环抱状的名胜景区,两山之巅即南高峰和北高峰。流云霞鹤,气象万千,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若仙境一般。南高峰、北高峰,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建有佛寺、佛塔。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时隐时显,自西湖舟中远观,景观独标一格。南宋时,两峰插云成名并跻身西湖十景之列。清康熙帝南巡,改“两峰”为“双峰”。
杭州西湖十景图《三潭映月》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三潭映月》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
杭州西湖十景图《花港观鱼》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是西湖风景区规模最大的公园。位于苏堤南段西边,处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中间的一个半岛上。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养五色鱼观赏。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
杭州西湖十景图《南屏晚钟》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南屏晚钟》“南屏晚钟”即指南屏山净慈寺傍晚的钟声,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东。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山脚下是净慈寺,傍晚钟声清越悠扬。
杭州西湖十景图《雷峰夕照》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雷峰夕照》雷峰夕照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南侧的夕照山上,因晚霞镀塔,佛光普照而闻名。
杭州西湖十景图《曲院风荷》赏析
杭州西湖十景图《曲院风荷》南宋时旧称“院荷风”,“院”即“粬院”,是南宋朝廷的酿酒作坊,位于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清康熙年间,为迎接皇帝巡游,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引种荷花。康熙书名立碑,改“ 院”为“曲院”,“荷风”改为“风荷”,并在苏堤跨虹桥畔建了“曲院风荷”景碑亭。
南宋著名画家李唐《濠梁秋水图》赏析
南宋著名画家李唐《濠梁秋水图》绢本,设色,手卷,纵24厘米横114.5厘米,天津博物馆藏。是李唐的画风从雄峻厚重转变苍劲洒脱的重要见证,是稀见的宋画珍品。
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四景山水图》赏析
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绢本设色,手卷,画心四段每段,纵41.3厘米横69.8厘米,故宫博物馆藏。此画是西湖四季景色,显示了画家对家乡山水的挚爱之情和对西湖景色的细致体察,令熟识西湖景致的杭州观者似乎已然穿越800年的时空与之情深共鸣。
南宋著名画家李嵩《西湖图》赏析
南宋著名画家李嵩《西湖图》纸本,设色,手卷,纵27厘米,横80.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全卷含题跋31.5x296cm)。是所传最早的杭州西湖图像,这幅图像未必是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笔法最精湛的画卷,似却是最能展现南宋西湖全貌的作品,现已成为西湖宣传的重要名片之一。“西湖图”不“糊涂”,西湖山水的各时风貌和不同画家的望景寄兴都在笔墨之间了。同一片西湖总能在不同的时代,为不同的创作者带来独一无二的启发。
南宋著名画家马麟《荷香清夏图》赏析
南宋著名画家马麟《荷香清夏图》马远虽然名字里带“远”,可是几乎一辈子住在南宋首都临安城——杭州。他还有个著名的儿子:马麟。小马子承父业,也是画家。因为发扬了父亲的“一角”风格,所以留下了一幅描绘杭州西湖的传世名画——《荷香清夏图》。此画湖心升腾起雾气,远山隐若现,与对角的垂柳形成呼应,而画面的主体——扁舟,只占一小部分,而湖水则是大片留白,读者都能想象到波光粼粼的湖面。
南宋著名画家夏圭《西湖柳艇图》赏析
南宋著名画家夏圭《西湖柳艇图》夏圭的构图往往裁取画面半边,把焦点集中在近景,远景疏淡,显得画面空旷高远,故人称“夏半边”。夏圭给西湖画了《山水十二景图》,存世仅余四境,但足以表现西子般的湖水风姿绰约之貌。别看画面乍一看”头重脚轻,可那点睛的空旷留白却穿越了时空,连通了古今,小艇仿佛跃跃欲出呢!
南宋著名画家陈清波《湖山春晓图》赏析
南宋著名画家陈清波《湖山春晓图》陈清波最擅长画西湖全景图,南宋时的“西湖十景”和如今的不同,我们可以从陈清波的扇面画中,推测出个年代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等景点的的具体方位。比如这幅《湖山春晓图》中的“苏堤春晓”,描绘的是苏公堤锁澜桥一带的风景,当我们好奇地睁大眼睛,想要一探“楼里深锁幽怨的谁”时,是否像画中左下角的过客一样,引颈驻足,久久留连呢?
元明时期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赏析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一
元明时期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这是一部描绘800多年前杭州西湖、总长近16米的浩浩绘画长卷。画卷可能是出自南宋画院名手,与后人增补的集合体,或元、明、清绘画名家临摹南宋西湖图的仿作。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二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三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四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五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六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七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八
佚名《西湖清趣图全卷》之九
据弗利尔艺术馆的介绍,《西湖清趣图》系1911年从一位叫程宽(音)的中国人处购得,1931年由一名叫木下与吉的日本人在弗利尔艺术馆作了装裱。目前,艺术馆鉴定该画为14世纪元末明初的作品,但同时承认,卷轴主体部分描绘的是南宋西湖的图景。
近现代画家傅抱石《春雨西湖图》赏析
近现代画家傅抱石《春雨西湖图》纵28厘米横39厘米,1963年作。画面远处各种杭州西湖的元素,近处在现实中有这个地方吗?没有的,其实他只是画一种感觉一种印象。还有保俶塔,全世界没有看到过一个跟它相同的造型,保俶塔原来就是这样的吗?不是的,我们看李嵩画里面,外面还有木结构,我们常常看到身边熟悉的这些人文遗存,它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进入画面又是怎么样的,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就像雷峰塔,相信大家记得最深刻的还是老照片上的砖塔心。
近现代画家傅抱石《苏堤春晓图》赏析
近现代画家傅抱石《苏堤春晓图》纵34.5厘米横45.5厘米,1963年作。仔细去分析傅抱石的画,像话剧的舞台,每一个人物的动态、神情和身边的道具,经过导演苦心经营,那种推敲的刻意与入微,堪称鬼斧神工。
近现代画家顾坤伯《三潭印月图》赏析
近现代画家顾坤伯《三潭印月图》纵36厘米横56.7厘米,1960年作。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观享誉中外。
近现代画家李可染《灵隐茶座图》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可染《灵隐茶座图》纵45厘米横41厘米,1956年作。他用国画中的赭黄来描绘自然界中光影变化,视觉效果极佳,该作是我见过最迷人的一幅:墨色浓淡焦枯湿的变化丰富微妙,颇具韵律美,人形的微小反衬出场景的高旷清幽,稍远处看,浓密的林梢下阳光斑驳,树影婆娑,既有大自然绚丽胜景之美,又得中国画闲淡意境之妙。
中国美术包括山水画创作不可能不有所变化。虽然就总体而言,山水画界在民国时期尚未天翻地覆,旧传统还勉强维持其在画界的主流地位,但着眼于长远,当年少数派的努力正勾勒出山水画的发展前景。
赏名家绘画,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历代画家杭州西湖经典绘画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论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利弊-马克思基本主义论文推荐.doc 8页
论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利弊-马克思基本主义论文推荐.doc,论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利弊 姓名: 学号: 摘要:经济全球化毫无疑问是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潮流,任何一个国家...
-
见证全球青年智慧 赋能金融行业创新...
-
CCO大会|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来了!肿瘤如何防治,这5个环节都不能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11月17日-20日,杭州将迎来一场盛会。国内顶级医学专家齐聚钱塘江畔...
-
无论社交、游戏,还是腾讯其他产品,都要面对中国互联网公司必须经历的同一场考试——如何布局全球市场。...
-
【中国科学报】《绿色能源与环境》: 一本年轻期刊的全球化之路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中国科学家致力于围绕我国能源、化工、环境领域的诸多科学问题展开攻关,提出了一系列绿色新方案。与此同时...
-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逐句解释: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而能获得新的感悟。...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